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或组织代表国家或整个社会向审判机关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诉讼。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或者向特定机关提出请求,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我国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形式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笔者认为,通过了解西方法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研究我国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有理论基础,又是现实需要,也是国际上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危险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特定机关也可以不经申请而依职权主动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定机关包括检察院和公益性社会团体及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4.
浅论非诉行政案件执行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诉行政执行是将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提交法院审查、执行,通过分割行政权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对人的利益、防止滥用行政权的目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的合法、正确。在我国诉讼环境不佳、公民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制度,对减少行政侵害的发生,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6,(1):43-45,91
识记:我国三个诉讼法律的名称。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职能。正当防卫的含义和条件。紧急避险的含义。 理解:用事例说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用事例说明,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叫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列举事例和有关资料,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揭发检举权的重大作用。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既是公民的基本杖利义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通过走访、参观、模拟法庭或其他活动。了解诉讼和审判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引发行政公益诉讼的关键,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决定着诉讼是否得以进行。原告资格作为最重要的起诉条件,实质上决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对公民权益的保护程度。建立起授权任何公民、团体和检察机关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新型原告资格制度,已成为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断进行,社会利益朝着多极化发展,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保护,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后却没有良好的救济机制。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件应该是利益协调和安定有序,尤其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所以本文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益诉讼的构建展开论述,力求通过完善司法,建立个人、公共、国家利益保护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出现了诸多侵害国家、社会和不特定多数人利益的违法行为,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使上述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裁,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损且影响了法治建设的推进。如何理解公益诉讼的内涵、怎样建立公共利益的保护机制,已成为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诚实信用原则对诉讼权利滥用之制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要求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滥用诉讼权利是违背权利设置目的,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或国家利益为目的行使权利的行为.为诚实信用原则所禁止。各国均立法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我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滥用诉讼权利的程序性惩罚措施,但并未规定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有效遏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切实落实诚实信用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确立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原告资格确立问题是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对公益范畴界定主要有国家利益说、社会利益说、公众利益说以及群体利益说。不同的界定会导致原告资格确立制度的差异。美国的公民诉讼制度、英国的检举人诉讼制度、日本的居民诉讼制度以及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均体现了这一点。根据我国国情,应该将国家利益说和社会利益说相结合确立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建立相关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各国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得到普遍确立。但在我国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致使检察机关不能依法代表国家或社会公众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近年来.我国各地检察机关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支持起诉和督促起诉的实践探索。有人认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督促起诉是检察职能的有益延伸和制度创新。也有人认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存在公权干预私权之嫌。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督促起诉是在我国现有立法关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缺失情况下的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一种“曲线救国”.这种制度的价值在于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是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和司法实践的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规范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以满足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切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司法伦理道德的正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伦理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进步、完善的今天,作为司法主体的司法人员,其职业伦理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律的尊严、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形象。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制约,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司法人员准确、规范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充分体现法律的正义、公平和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的成因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极低这一现象对司法实务界的困扰由来已久,同时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立法的缺失、司法实践中对证人权益保护不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应该从完善相关立法、健全证人权益保护机制和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等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利益”概念界定不明;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征收补偿不到位;征收中对农民权益救济的司法保障不力等。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要实现经营性用地市场化供给,完善土地征收的程序,改革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的司法救济途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指导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运作的仅仅是一些为数不多的司法解释、通知、意见和刑事政策.只是在现有成人刑法理论框架之下附带研究未成年人问题,这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十分不利。国外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已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值得我们借鉴的体系制度。今后应结合未成年人的特点加快未成年人刑事立法进程,构建完整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并着力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少年法院,打造职业化的未成年人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一些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例的出现以及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带有行政公益性质的案件日益备受社会关注的事件入手,提出法院以“该案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或该案的原告不是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处理的事实,因而原告资格问题成为阻碍行政公益诉讼的首要问题,为此剖析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成为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维护公益,实现民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随着行政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现实生活中公益诉讼案件的不时发生,行政公益诉讼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界和司法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行政公益争议进入诉讼程序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原告资格。我国应顺时代的发展需要,拓宽原告主体资格,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使公益的保护有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完善司法制度的要求。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同时,这种制度也更有利于保障行政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此外,可以通过对国外制度的考察和借鉴,来构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实体法不仅是经济法诉讼的裁判依据,而且应当为经济法诉讼的启动和推行提供支持,这是经济法可诉性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经济法实体法对经济法诉讼的支持主要通过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作为司法制裁依据的经济法责任制度和赋予公益诉讼原告实体请求权来实现.惩罚性赔偿激励私人诉讼,通过私人诉讼维护公共利益,受害人获取的惩罚性赔偿金可以理解为其维护公共利益的收益,这也是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合理依据;司法制裁为司法机关查处经济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手段,使通过司法途径制裁经济违法行为成为可能;赋予公益诉讼原告实体请求权是公益诉讼制度得以推行的实体法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