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文艺消费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术语,从不同的角度看,在不同的意义参照系中它的含义大为不同。所谓文艺消费就是以文艺产品的精神意义消费与商业消费复合体为主导形态,同时包含作为前商品时代遗留的非商品消费的文艺消费、作为指向超越了商品化逻辑束缚的后商品时代的可能境界的非商品消费的文艺消费、各种边缘化的亚商品消费的亚文艺消费在内的一切对文艺产品、文艺服务和其他相关文艺设施的使用活动。消费在历史上的诸种含义也共存于当代文艺消费中。当代文艺消费呈现出商业性与非商业性、产业性与事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膜拜性与展示性、修心性与宣泄性对立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小时代》在市场上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郭敬明把文学创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而这个生产流程是以消费为导向的。郭敬明在小说文本中致力于用语言堆砌出一个消费世界,在文本外则通过经营自己以及《小时代》人物的偶像身份,将它们定位于“90后”消费群体,打造成文化消费符号,并把这个符号延伸到其它可能的文化产品上。  相似文献   

3.
在几次升腾且愈演愈烈的“张爱玲热”中,张爱玲作为小资文化偶像和消费品牌逐渐被确立起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经由传媒引导和文化市场的介入,张爱玲成为一种经典,一种时尚。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成为了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这一文化品牌被有效利用,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透支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张爱玲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消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4.
在几次升腾且愈演愈烈的"张爱玲热"中,张爱玲作为小资文化偶像和消费品牌逐渐被确立起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经由传媒引导和文化市场的介入,张爱玲成为一种经典,一种时尚.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成为了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这一文化品牌被有效利用,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透支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张爱玲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消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很多规则和潜规则都正在被改变的年代。在娱乐的江湖里,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星时代"到了"粉时代"。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一定会上演出一幕幕不可预料的悲剧和喜剧。在这个时代里,人人都可以成为粉丝,人人都可以"被粉",被追捧的话题可以无关娱乐却甚于娱乐。这样的时候,曾经高高在上的偶像,也被打落到粉丝的世界里,成为一名普通的看客。粉丝们不再是被动的群体,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意志、情感和喜好来造星,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娱乐个性化时代的来临。他们能快速成就一个明星,也能瞬间丢掉一个偶像。  相似文献   

6.
我们远未进入所谓的"消费时代"、"消费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文化经济阶段.在当前,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纯粹的"文化",纯粹的"消费".经济、生产仍然是第一性的.现在已成为全社会"关键词"的"消费文化"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消费形式.在全球化"消费文化"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殖民化陷阱,这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7.
透视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浅析传媒与消费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这个消费时代,媒体文化已成为展示社会冲突和建构社会现实的重要舞台。不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通过交锋和调和,成为构建当代个体、社会和文化的主要动因。媒体文化对人们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也在进行着无孔不入的渗透。媒体文化在消费社会的格局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今,消费文化盛行,而作为重要消费场所的当代商业建筑免不了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建筑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而是牵涉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的一个综合体.相关研究也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内容.从消费文化入手,引申出与其相关联的当代商业建筑,阐述研究当代商业建筑设计的意义.并且深层次地从各个方面剖析当代商业建筑,进而提出更加合理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苏芳 《现代语文》2007,(11):120-122
消费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实践,是一种"系统的活动形式",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包围的社会,并以物(商品)的大规模生产、消费为特征的社会,物的消费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的文化。总之,消费社会是一个特殊的文化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审美问题成为当前美学界面临的新问题。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审美实践发生转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体育消费这一新兴的消费领域正在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发展,体育消费己成为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体育消费概念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对体育消费进行了总结和分类,提高群众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大众消费时代图像文化的勃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怎样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变化规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论文从大众消费时代的消费对象、图像文化的特征和图像时代审美取向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路径的解析凸显了消费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的符号化控制了物的消费、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领域。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挑战着思想家们的智慧,时代呼唤着新型消费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文学经典话语权力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不断嬗变,依靠大众媒介掌握了商业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读者,已成为建构文学经典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文学经典建构的也形成新的形态:文学经典的"戏仿"和"商业化",进一步体现出大众读者掌握着话语权,这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无疑是一种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我们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做"三驾马车",即出口、消费和投资,这"三驾马车"一直拉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这"三驾马车"中的消费越来越能引起人民的重视和关注。在现在这一后危机时代,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好的使出口、投资与消费同步协调发展,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我们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5.
美国消费社会初期的男性消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个现代消费社会在美国逐步兴起与发展。消费成为美国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相信消费是一种女性化行为。而忽略了男性作为消费者的角色。但高涨的消费浪潮将美国男性卷入了不同层次的消费活动中。男性开始成为美国现代消费社会的一部分。随着20世纪的推进,男性消费群体的兴起逐渐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现代中国社会物质产品大为丰富,整个社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变价年均增长率持续的高速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而言,中国将要进入消费社会.本文阐明我国将要进入消费社会之时,消费社会下的文化和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和谐消费文化引领消费社会下文化的健康发展,即社会文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带动社会文化传播的良好运行,促进社会文化消费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社会文化风气的良性运转.并且,提出在建立和谐消费环境、提高人的素质和消费力以及建立健全消费价值评价体系和社会保障机制三方面构建和谐消费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亮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51-152
电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身份和自我情感表达的认同,在消费社会的影响下,电影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的代名词。风靡全球的商业电影凸显的不仅是电影艺术嬗变,更体现一种在大众文化侵蚀下美学风格的更迭。用消费符号的相关理论来探讨电影艺术,从而对市场环境下商业电影风格的表征,对推动电影理论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大家怀着不同的心情但相同的热情,在追星这条道路上挥洒着青春和热血。信仰的普遍缺乏造成了大多数人精神的空虚和无着,加之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不堪,使得明星成为大众的宠儿,源源不断地挤向绚丽的舞台,而台下更有源源不断的众人挥手呐喊。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能让万千少女少男一见倾心、朝思暮想的人,一定有着帅你一脸血、美到让你哭的倾世容颜,所以长得好看必定是粉丝喜欢自己偶像的首要原因。其次就是偶像的艺。歌唱得好、舞跳得好、戏演得好,才能征服众粉丝的心。  相似文献   

19.
在消费时代,空间成为消费的对象,城市的休闲气质与休闲旅游空间的生产密切相关。在阐述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特征和消费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的生产途径。认为城市要建设旅游综合体,使景区观光和社区休闲完美结合;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城市名片;多向度休闲体验空间设计,构建城市空间的休闲气质;拓展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空间,塑造更具活力的城市休闲气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地方性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20.
侯雨 《华章》2013,(28)
“身体”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是当今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的文化视野。身体文化也成为文化研究的流行的理论话语。消费时代的身体文化透过身体文化现象具有了自己的狂欢化特征,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同时,身体文化也在消费时代陷入即身体解放与身体陷阱悖论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