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学习。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每一位走进课堂的老师必须思考,也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教什么,学什么,属于教学内容的范畴;怎么教,怎么学,属于人才  相似文献   

2.
马宏志 《学周刊C版》2010,(4):115-115
从教六年来,我一直听到许多老师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讲了许多遍的问题,许多学生还是不会做。”我不禁沉思,一堂课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什么?一堂课的有效性不应看老师教了多少,而应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得怎样。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的等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创造性被大大压抑,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思考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本文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合理开发教材、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沙瑞莲 《考试周刊》2010,(14):189-190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教师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在教学中充实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与判断,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促使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受到重视,全国各地纷纷试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一、在空白点上探究 大凡文质兼美的文章总是会留下许多空白之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空白之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想象、去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文中最后一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孔乙己死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关注的是课堂上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就语文课教什么或是学生需要学什么?很少进行思考,或是认为不必深入研究,大家都知道。昨天,有专家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叫我一时不知所措,这隐含着一个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定问题。不知道,教什么和学什么,教学目标的制定肯定会出问题。我向来没有怀疑过教学  相似文献   

8.
邓欣 《贵州教育》2012,(20):34+37-34,37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教师怎么教"属于教法问题,"学生怎么学"属于学法问题。优化教法和优化学法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教和学是统一的整体。只讲教授、不重视学,或只重视学、不重视教,都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很多时候重教法、重素质,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等学法问题研究得很少;而学法同样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很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蔺雄生 《甘肃教育》2007,(10S):45-45
一、拓展教学资源,开辟探究园地 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拓展教学资源,融自然生活于英语课教学中,寓教于自然生活。例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出有关天气的生词sunny,windy,cloudy。其中sun,wind,cloud都是已学过的单词,教师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学习作为高中生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是基于拓展性和基础性学习,深入利用已学技能与知识处理各种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强调的是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勤以动手和思考,主动交流合作以及实践探索,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当营造出对学生交流合作与自主探索有利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思考、共同进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高中生具备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多加引导高中生利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至12月得到深圳市教育局的选派到美国纽约市参观学习,在70天学习中考察了11所纽约市的中小学校,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在参观学习期间一直想寻找一个答案“纽约美术课堂的特色”:教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是学科本身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教师的主要职责将从传统的教学生学什么、思考什么,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目标由传统的“模仿型人才”转变为“创造型人才”;教师的角色也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怎样才能既不代替学生阅读,又能将学生引入对文本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呢?积极创设探究性学习的环境是阅读教学的最佳途径。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  相似文献   

14.
你讲了几遍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学生的成绩,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昨天讲过的一个问题,今天提到学生仍是不知道。联想到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发的愤慨: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他们(指一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其实,教师的讲和学生的会是两个人的两件事,本该是互不相干、互不关联的两件事。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同意甚至反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会怎么没有关系呢?老师的教为的是什么呀?还不是为了学生会吗?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这仅仅说出了教的目的,而目的的实现与行动的过程还是两码事,在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决定了其目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值得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感受:一、营造民主轻松的探究氛围;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三、少“占”多“让”,少“扶”多“放”,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四、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相似文献   

16.
高中政治探究性学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兆峰 《文教资料》2011,(26):147-148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政治教学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在不断地推广和发展中,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旨在全面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生物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近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老师的教,另一个是学生的学。怎么教,怎么学,依据的文本就是教材。这就涉及课堂教学的三个显性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教师用什么方法教,学生用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来自三条途径:如文王恒老师上《再见了,亲人》一课。在学生深读课文时,他相机设问.“课文说‘再见了.亲人’.我认为他们不是亲人.你们同意吗?”从而引发学生去读书,紧扣课文词句.捕捉相关信息,结合自己对当时的了解,发表意见,进而深入领悟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教师的设问一般涵盖面广,思维跨度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