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3,(15):31-31
人类大脑的左右半脑有着各自明确的分工,但面临某具体问题时,大脑空间是如何决定让哪一半来进行工作,并且左右半脑又是如何交流沟通的呢?德国科学家日前设计了一个独特的试验,发现了大脑内部协调左右脑工作的“管理中心”与其控制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2.
人体没有一个器官的功能象大脑那样受到可靠保护大脑位于颅骨之后,周围是特殊液体,血液不是脉动地输入大脑,而是平稳地流入,也没有一个人体器官能象大脑那样“隐藏”。研究人脑方面的革命性突破,首先是提出越来越新的问题,如涉及到如何解决大脑电活性———脑电图数据,脑电图描记法曾在本世纪30年代发明。脑电图描记法奠基人H·贝格尔很快记录到频率范围为8-12赫兹的高幅振荡,他称这些振荡为α节律。虽然这些振荡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命名,但是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迄今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清晰的α节律是大脑正常工作及其稳…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科技信息》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研究所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在消极或者积极的情感刺激下,尽管大脑皮层兴奋和工作的范围不同,但都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强烈的情感刺激能够影响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毫无倦意,而有的人刚刚起床就哈欠连天?为什么有的人“聪明绝顶”,而有的人却“智力平平”?为什么有的人大脑可以“永葆青春”的痛苦?对此,科学家们一直期望在人类自身的大脑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杨欣 《百科知识》2004,(9):16-17
第二大脑的说法现在人们并不感到陌生了,但是,除了大脑以外,人类类似于大脑功能和作用的第二个大脑究竟在何处真还有些众说纷纭。迄今有据可查的说法就有好几种。一说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另一说脚是人的第二大脑,再有一说肚子内藏有的一些神经丛是人的第二大脑。当然,还有把脊髓当作人的第二大脑的。那么,哪一种说法更准确更科学一些呢?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工作机能的差异,强调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再以物理教学为对象,着重阐述形象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体内最勤勉的器官是哪个?没错,是大脑。大脑就像是一台永动机,即便在身体休息的时候,大脑也不曾停止工作。那么,大脑不眠不休,究竟在悄悄地干着哪些活儿呢?
  如果你弄清楚了人体在睡眠状态时大脑加班加点都干了啥,往后你再想赖床不起时,也许就有了更加充分的借口:“别打扰我,我虽然在睡觉,可我的大脑一直在忙着呢!”  相似文献   

8.
给大脑加油     
假如有人问你人类最大胆的梦想,你觉得答案应该是什么?在我们看来,那既不是殖民太空,也不是拥有无所不能的威力——这些事情尽管听起来让人无限向往,但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本刊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在脑外科医学方面取得根本的进展,让我们能洞悉大脑的工作机理,治愈那些大脑顽疾,并能够随心所欲地对其进行改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怀着一位科学家对实证真理的信念,以及长期从事大脑、行为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经历,我在大多数工作年月里,都接受了关于生命和宇宙起源及本质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0.
石磊 《科教文汇》2005,(7):15-16
对人类而言.已知的最复杂的东西当属人的大脑了——它不仅复杂,而且它还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为数不多的自然现象之一.即意识的中心。因此,试图复制出一些缺乏了解的东西似乎是狂妄自大的。但是你不得不在某个地方开始这项工作。IBM公司和瑞士洛桑联邦高等工业学院(EPFL)计划通过用“硅”复制的方式开始这项工作.用专业术语说——硅是大脑的建筑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1.
揭示大脑和意识的奥秘是当代科学面临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对它的最大挑战。在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理论。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大脑与意识问题。一要解开大脑与意识之谜,首先耍弄清楚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实际上,从基本的工作原理来看,大脑与计算机是完全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程序的方式来工作的。所谓程序,就是由一系列信息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意义的信息过程。程序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既成的信息控制过程,一个程序一旦启动其信息流就会顺序持续进行,直到程序结束。除非遇到外界干扰,否则不会自动停止。大脑和计算机正是利用程  相似文献   

12.
一、认识你的大脑,相信你的大脑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大脑仍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大脑包含100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非凡的计算与信息处理的能力,1/8秒种就可以处理一项信息,这意味着每分钟可以处理700多个信息。但至今为止,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拥有脑力的4%—10%。科学研究得知,大脑皮层每天减少将近5万个神经细胞,一年大约减少1800多万个细胞,即使这样,人如果活到150岁消耗的脑细胞也不会超过30个亿。人们大脑由惊人的剩余细胞武装着,虽然大脑细胞一般不能再生,但人在出生时,脑细胞就已远远超过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当编辑的属于脑力劳动,怎样科学用脑、怎样保护好大脑尤为重要.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成年男子的大脑重量占体重的2%左右.这2%却掌管着思想、意识、情绪、运动等机体的各项活动,是身体管理的核心.编辑是搞语言文字工作的,如果不能科学用脑,是搞不好工作的.大脑也要劳逸结合,如果安排不当则会头昏脑胀,干不好工作.大脑需要保护,否则是会生病的.大脑生了病,肯定对编辑工作造成极大损失.下需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大脑扫描仪既轻便又小巧,完全可以当作帽子戴在头上,这种帽子能够扫描大脑顶部2厘米深的区域,病人戴着它可以随意走动。它不久就会被用来帮助脑中风病人进行康复,或者用在驾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身上,告诉他们是否疲劳过度了。这种神奇的帽子运用一种能够显现出大脑内部图像的技术,叫做散射光断层摄影术。帽子上装有32束光导纤维的光缆,能在大脑顶部一个巴掌大小的地方放射红外线。在正常情况下,红外线在进入大脑内部2厘米时会迅速散射,信号凌乱不堪,全是杂音,显示的图像一塌糊涂得像一锅粥。但是,新型的软件…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05,(11):24-24
数不清的大脑实验观察过当动物在将得到奖励的动机驱动下要行动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总是一定会得到奖励,日本科学家利用这个想法,观察了大脑的活动,确定了一个与失望有关的区域。Takafumi Minamimoto和同事用猕猴研究了大脑一个叫丘脑外侧核区域的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16.
马静 《百科知识》2009,(12):16-18
多年来,人们对大脑中枢的探索多多少少感到有些无奈。有不少人感叹,大脑是一个无法研究的神秘黑匣子。尽管如此,我们对大脑的理解还是在逐步升级,而且对探索人的智力(智商)中枢投入了更大的精力,有了更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都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的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成伟 《知识窗》2007,(2):46-47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从不规则的脸和变形的图案中寻找吸引力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熟悉的形状和常见类型相对来说就好多了,这是因为在寻找吸引力上,大脑不爱花费很大工夫。这是不是说,大脑是懒惰的呢?  相似文献   

19.
开车打手机为何有危险? 驾驶汽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驾驶员同时还要密切观察周边环境,这同样是项需要全神贯注的复杂工作。人在开车的时候要同时进行两项复杂工作,大脑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电话,负责思维和控制语言系统的大脑额叶部分将“超载”,上述两项工作难免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健 《知识窗》2008,(9):52-53
原先被认为无用的细胞,居然也能如神经元一样,在刺激下做出反应.让大脑闪耀.如同星河。“胶质细胞”就是大脑里的海绵。科学家认为它们作为填充物支撑着我们的大脑。麻省理工学院的舒默尔斯和中国留美学者俞洪波等人研究发现,胶质细胞同样参与了大脑的工作。这一结果可能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生物体最神秘的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