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老师对幼儿说的最多也最具有“鼓舞性”的话是:谁听话,谁表现好,谁就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谁;某某小朋友上课(平时)按老师的话去做了,他(她)表现真好,小朋友要向他(她)学习。于是,幼儿就纷纷效仿,积极响应。这里,老师如此具有号召力的话语,究竟是鼓励幼儿表现什么呢?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老师实际上要幼儿表现的是受束缚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幼儿安静,表现为不能讲话;为了使幼儿安全,表现为不能乱动;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每一天,表现为事事都要听老师的安排;为了让幼儿准确按老师的思路回答…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常常会听到幼儿天真无邪的表述:“老师喜欢我,因为今天老师奖励了我一张小贴画。”“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因为今天老师说我真棒。”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货美的话、一个温馨的动作,都能让幼儿快乐一整天。只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真诚地爱孩子,让他们感到老师非常喜欢自己,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就可以逐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3.
“唉呀,真漂亮!你看,大大的眼睛,多聪明啊!”看到朋友抱着她两岁半的女儿玩,我情不自禁伸手接过来,小孩子也乖,笑嘻嘻地任我抱,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含笑看着我,“白白的,胖胖的,真好玩!”我亲着小孩子的脸蛋赞不绝口。一旁的妈妈搭了话:“光长了两个大眼,很笨,什么也不会说。孩子,叫阿姨!”小姑娘笑嘻嘻的不作声。妈妈说:“真是笨!”这时,小姑娘张开嘴,用稚气的童声慢悠悠地说“笨啊”我一愣,“来,孩子跟阿姨说‘我不笨,我聪明呢’”,句子太长孩子学不来,只是看着我笑,多可爱的孩子!怎么妈妈就看她笨呢?一问才…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注意力渐渐不集中了,也不积极地回答问题。于是,我灵机一动问:“谁是小博士?”全班幼儿齐声说:“我是小博士。”我又问:“谁的眼睛亮晶晶?”全班幼儿齐声说:“我的眼睛亮晶晶!”经过几遍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5.
本期问题:怎样表扬、鼓励幼儿才有效?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作出积极、及时、正面的回应。当一个幼儿任务完成得好或行为表现良好时,我就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集体前面表扬这个幼儿。这很有用。因为小朋友们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有的时候他们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会特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最近,我发现以前表扬的方式如“磊磊真听话,小朋友都应该向磊磊学习”,“小明真聪明”,“亮亮真棒”等越来越没有效果了--被表扬的幼儿似乎没有反应,有时反而会听到其他幼儿暗地里说:“哼!他还不如我呢。”现在连奖励都没有力量了。比如,我每天都给幼儿贴小苹果贴纸,偶尔不贴的话反而会引起他们的误会。有一次家长来接孩子时发现她没得到小苹果,便问他:“今天是不是没听老师的话呀?”直到该幼儿解释说今天老师没发小苹果贴纸后,家长才放心。对此我突然感到,表扬、奖励变成了幼儿正常表现的标志,而不是良好表现的赞赏或奖赏!我该怎么办?难道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的做法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6.
我班有个小磊,语文学习是个老难题。平时,我常常半是批评半是鼓励地说:“小磊啊,你这么聪明,如果再认真点就会很不错的。”“小磊,这么聪明的孩子可不能总是不做完作业。”但这孩子,好像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一样。  相似文献   

7.
“听话、表现好就是好孩子。”这似乎成了教师评价幼儿的标准。但是,这些“鼓舞性”的评价是否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呢?如果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许多教师对幼儿说的最多也最具有“鼓舞性”的话是:谁听话,谁表现好,谁就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谁。某某小朋友按老师的话去做了,他表现真好,小朋友要向他学习。于是,幼儿就纷纷效仿,积极响应。这里,教师如此具有号召力的话语,究竟是鼓励幼儿表现什么呢?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实际上要幼儿表现的是受束缚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表现力。如为了让幼儿安静,表现为不要讲话,为了使幼儿安全…  相似文献   

8.
大葫芦     
冰波   《顽皮娃娃》2006,(10):5-7
熊妈妈有四个孩子:熊老大、熊老二、熊老三和小小熊,他们都很聪明。 熊妈妈很想知道,他们当中到底谁最聪明。她想:“我要考考他们。”  相似文献   

9.
贴纸的故事     
新学期开始了,为帮助小班新入园幼儿记住自己用品的位置,我在毛巾架上贴了一些贴纸作标记。随后,我让幼儿都来看自己的标记。这下孩子们可热闹了:亮亮指着他毛巾上的贴纸让飞飞看,并说:“你看我的是潜水艇,里面还有潜水员呢!”一副得意的神情。花花跑来问我:“老师,我这个是什么呀?”我看了看,告诉她这贴纸上的标记是新型飞机。李瞳听到我的话,指着花花的贴纸说:“老师,我也要那种飞机!”说完,还伸开手臂,做出飞机飞的样子。我说:“那我帮你问问花花,看她愿不愿意和你交换。”于是我对花花说:“你喜欢的贴纸标记,却没考虑每个孩子的爱好。于…  相似文献   

10.
小游戏     
谁拿了画片五名幼儿来到老师面前,老师交给他们一张小画片,然后背转身去,等幼儿藏好画片,老师再面对幼儿猜谁拿了画片。老师只要说藏了画片的孩子头上有小蜜蜂在飞呢之类的话,就能很快猜出。因为幼儿有好奇心,没藏画片的幼儿会朝别的孩子头上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学生讲些鼓励的话 ,这是家常便饭 ,并不稀奇。然而 ,这些鼓励话有时却产生神奇的效果 ,既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 ,又给教师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这是我当班主任多年的一点感受和体会。我曾教过一个叫做梁广的学生 ,起初 ,他的学习很差 ,班里许多同学都笑他“笨” ,我总是教育这些学生不要取笑他 ,还给他讲一些鼓励的话。前些日子 ,我收到了梁广的一封来信 ,信中说 :“周老师 ,你记得以前你对我说的一句话吗 ?那句话就是 :‘我从不认为梁广同学笨 ,我是一直把你当作聪明的孩子来教育的。’从那时起 ,我坚信自己不笨 ,加倍努力。今天 ,终于…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孩子是个‘顺毛摸’、爱听好话”之类的议论,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幼儿有自尊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的,他们判断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和爱护,也是凭直观的感受。那些表扬、鼓励、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个容易“受伤”的孩子 思思是个聪明、漂亮的大眼睛女孩。她口齿伶俐,语言丰富,做事认真细心。跟她接触不久,却发现她是个不经意间就会受到“伤害”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劝架四法     
当两名幼儿打得难解难分时,我经常采用以下四种方法劝架:①鼓励。如“老师知道×××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现在肯定不想打架了”。这样,被老师称为听话的孩子就会先停手。②竞赛。由于幼儿的好胜心较强,只要教师说声“现在老师来看看,谁先停手”,就会立即见效。③分散注意力。幼儿的注意力易分散,根据这个特点,我有时用惊奇的  相似文献   

15.
“梦婕是谁?是这个小姑娘啊,一看就是机灵样子!”开学到今天,已经有好几个家长跟我打听梦婕了,他们都说自己孩子回家总是谈梦婕如何聪明,老师如何喜欢她,一会儿说她讲故事得了第一名,一会儿又说她领舞了,连拍球也没有人拍得过她。“唉,我家女儿有她一半能干就好了,也省得总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有一个妈妈甚至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丁学东曾听说过这样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老师问学生:“花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  相似文献   

17.
该吃点心了 ,保育教师对我说 ,今天本应都吃酸奶糖的 ,可是酸奶糖差四颗 ,没办法 ,只好用大软糖来凑数了。于是 ,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看谁坐得最端正 ,表现最好 ,老师就把大大的软糖发给他吃!”话刚说完 ,所有的孩子都坐得端端正正。我扫视了一下 ,说 :“波波、涛涛、艺艺、甜甜这几个小朋友最乖 ,老师把大软糖发给他们吃。”“我早知道会是这样的!”棋棋大声地说。我吃了一惊 ,棋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又看了看全班孩子 ,发现有些小朋友神情失望 ,有些小朋友神情木然。于是 ,我走到棋棋身边问 :“棋棋 ,你怎么知道我要叫的是那几个小朋友呢?…  相似文献   

18.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9.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20.
邱荣梅 《幼儿教育》2000,(12):27-27
班上有几位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时,总是对我说:“老师,给我们孩子多喝点水。”对此,我总感到纳闷,因为我班每天安排四次幼儿集体喝水,其余时间也不限制喝水,随渴随喝。按理说,幼儿喝水不算少了,为什么家长却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喝水少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观察幼儿的喝水状况。格格咳嗽了,我让她去喝点水,只见她取下自己的水杯,很熟练地扭开保温桶开关,一会就接完了水。我走过去看她的杯子,发现她接的水还不到杯子的1/4,我问她:“你每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