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汪平 《今传媒》2011,(9):98-100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3.
指出微博已经成为图书馆宣介图书馆特色文化资源、推送综合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有效平台;介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构建的集微博信息发布、微博活动直播、微博大屏幕、微访谈等多种微博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微博传播云”模式,认为其能使图书馆的品牌营销有效提升、图书馆与公众之间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得以缓解、图书馆的科学传播模式从“缺失模型”向“语境模型”演进转变。  相似文献   

4.
何震 《东南传播》2013,(7):48-51
传播学视域下的微博反腐现象实质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同于传统媒体,其有着独特的离合式传播、偏执传播、交互式传播等信息传播模式.舆论是微博反腐成功与否的核心要素,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它受信息传播模式的重要影响,使得这种中国式新型反腐得以惊雷阵阵.  相似文献   

5.
王婧 《网络传播》2010,(4):64-65
在微博带来的新的传播模式中,是“信息聚合——临界点——信息裂变”过程产生了令人震撼的传播力。国内外微博发展呈现不同局面:国外微博的代表Twitter在一次次热点新闻及政治事件中获得飞跃式发展,并已完成第三轮融资,在让草根市民发出声音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如今的发展先锋新浪微博仍走不出娱乐定位的阶段,还是构建着名人主导的声音社会。  相似文献   

6.
何奉华 《新闻世界》2013,(6):178-179
微博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然而微博新闻传播却面一临诸多问题,如现存的新闻信息无法证明其真实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有着众多的说法而人们无法判断事实是什么,类似“罗生门”现象。本文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袁厉害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新闻传播的“罗生门”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反思。  相似文献   

7.
范璐璐 《新闻世界》2012,(8):262-263
微博的发展带来了自由、便捷、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它给社会及个人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微革命”。本文试从传播学视角来厘清微博的传播模式,以及微博带来的社会功能,并指出微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息传播模式的微博信息挖掘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娟  祝宁 《新闻世界》2011,(5):91-92
微博自2006年在美国出现后发展迅猛,中国微博在2010年也快速兴起。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基础上,微博形成了二级至多级的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了裂变式的传播能量和海量信息。同时,微博具有实时、移动、碎片化等特点,而积聚的碎片信息使信息挖掘和分析成为可能,国外就运用微博进行电影票房的预测、地震灾害的监测,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何星烨 《声屏世界》2011,(12):17-18
微博以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语境下的信息分享、易操作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推动着社会大事件的走向。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①笔者搜索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有关“7·23”甬温线铁路事故的微博。并抽取微博中影响电视媒体报道进程的相关学者微博。  相似文献   

10.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娇娇 《今传媒》2012,(9):101-1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微博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空前传播。微博在融合传统媒体传播特点的同时,也正以独特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引发信息传播的变革。本文试图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从传播效果理论角度对微博的传播效果进行探讨,并试图对微博传播的负面效果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微博的传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微博信息建模过程中影响因素众多、过程复杂现状,梳理模型构建的依据及其演化脉络。文章对现有微博信息模型进行功能解析和演化分析,从节点自身属性、链接关系到整体拓扑结构演化的视角,解析微博信息传播模型中的社会网络特征;从传播模式、传播影响因素和传播规律演化的角度,阐释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复杂网络特性;从传播预测和传播控制的视角,揭示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双重网络特质。文章提出微博信息传播模型的演化方向,即微博信息传播中节点、节点链接与信息内容的融合,复杂网络与多重网络的融合,微博信息传播与大数据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体育微博呈现差异化发展模式,其中以“明星效应模式”和“草根效应模式”最为突出。本文在阐释中国体育微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新浪体育微博和体坛网微博为案例,深入分析中国体育微博差异化传播模式的特点,并试图提出优化其传播效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产物,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参与者和互联网媒介的强大催化剂。微博正在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与特点冲击着现在的新闻传播模式,被业界称为信息传播方式的又一次革命。微博来袭有利有弊,看清微博模式下新闻传播的不同特点才能促进信息传播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重要平台。活跃在微博上的除了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和象征权威的政务微博之外,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作为一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力量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地传播信息,然而,微博在为我们提供充足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本文研究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和模式,分析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微博谣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信息传播的5W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的新宠,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态。从传播学5W模式的角度对微博这一新的传播活动的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五要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微博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交流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自2010年以来在国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而纸媒微博即“报纸官方微博”正顺应这一趋势壮大成为报纸新的传播渠道,成为近年传媒领域重要的创新性变革之一.那么,纸媒微博如何成长为报纸新的传播平台,如何重构报纸新闻生产机制,打造纸媒在数字阅读时代的竞争力,超越同质竞争达到“创异”竞争,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微博出现之前,BBS论坛、博客等虚拟社区成为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微博这一新兴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本文从传播角色、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和信息的传播效果来比较微博意见领袖和BBS意见领袖的不同。相对于论坛舆论领袖的草根性,微博意见领袖更趋于精英化;论坛意见传播是内聚型,微博传播则是发散型;微博的信息传播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论坛的意见流通则局限于孤岛内部。通过这些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意见领袖的特点,进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9.
朱颖 《中国出版》2024,(6):28-33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