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主要基地,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由于华文独中坚持办学性质的民族性、办学目标的准确性、对办学活动的有效领导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得到持续的发展。由于华文独中的发展,马来西亚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华文独中的办学经验对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拥有包括学前、小学、独立中学、大专等各教育阶段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其中华文独立中学的三语教学特色备受瞩目。本文简要回顾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及华文独中三语教学局面形成的政策原因,并基于对17所华文独中校长的采访,分析了华文独中三语教学的现状、优势和困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1957年马来西亚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中学华文课程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马来西亚中学有两个教育系统:一个属于国家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一个属于民间董教总所辖的独立中学.这里所说的中学是指教育部所辖的标准中学),分别制订了<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58年)、<中学华文课程纲要>(1989年)和<中学华文课程大纲>(2000年).  相似文献   

4.
华文独立中学堪称海外华文教育的典范,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完善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既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本文在考察马来西亚董教总和华文独立中学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构建新型华文独立中学教师教育组织机构、加强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取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是马来西亚华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断对华文教育政策做出调整.20世纪60年代针对华文教育的政策焦点是华文中学的改制,70年代侧重阻挠华文大学的创办,80年代则侧重华文小学的控制权,90年代后华文教育政策相对宽松.本文对马来西亚独立以后的华文教育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在怎样的境遇下不断抗争、发展壮大的;同时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经过艰难的发展历程,已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显著成就。现在,全国拥有1289所华文小学,学生60多万人;60所华文独立中学,学生6万多人,基本上形成小学、中学、大专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也面临华文小学变质倾向、华文学校(...  相似文献   

7.
陈炳易 《中国教师》2006,(12):10-12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滥觞于19世纪初,发展至今已经有180多年的历史。华文教育历经了风风雨雨,艰难坎坷的奋斗,期间也穿插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造就了现在华文教育的茁壮成长,蔚然成林。马来西亚华族重视华文教育,一方面极力捍卫、发展民族教育;一方面极力融入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语言的大家庭里,与国家发展接轨,无形中塑造了现今华文小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一、繁衍中华文化的苗床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最为完善的国家。目前,全国有1,287所华文小学,学生642,914人。华文小学是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堡垒。保持华族文…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华文教育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它拥有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族群母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非华人族群的"汉语热"日趋增温。但"一种文化、一种语言、一种源流"的教育政策,导致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也陷入困境。华人族群的华文教育向本土化转型、非华人族群出于商业价值形成的"汉语热"这两种形态并存,是马来西亚近期华文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公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这一标准包括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建议等,不仅重视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与理解,而且主张科学课程联系生活世界并应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新《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安排、评价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教育简介阎金铎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从1819年在槟城建立的第一所私塾——五福书院算起,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云波折、起落浮沉。目前,华文独立中学有60所,其中37所在西马,23所在东马。在60所华文独立中学之中,有...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着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层次齐全的体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同其国民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互交融,又相对独立。研究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及其国民教育的区别、联系及各自特点,有助于我们看清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境况,对未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作为除中国之外现存的华文教育保持最完整的一个母语教育系统,是马来西亚华人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于2011年3月颁布了最新的《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标准》。本文以该标准中"生命科学"部分的内容选取及评价方式等方面与我国《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借鉴,提高我国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正方兴未艾,在改革中,各国数学教育既有不分地域、民族的共性,也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发展的个性,数学教材也是如此.因此,开展教材的分析研究,借鉴、吸取他国教材之长,对于促进我国数学教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受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的邀请,前往马来西亚交流讲学.借此机会,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历史和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有所了解.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当今世界中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中文教育以母语教育的形式建构了包含“本-硕-博”全部学历层次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同时作为二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且分别发展出完整的师资和教材体系;私立高校中的中文教育学历层次完整,孔子学院逐渐开发出“中文+”的职业教育。中文教育在马来西亚教育体系内外呈现出国家政府和华人组织“董教总”对中文教育协同促进的发展特征。基于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马来西亚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东南亚中文教育的区域性中心,并着力进行硕博高层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应马来西亚柔佛州董教联合会邀请,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宗世海教授于2012年3月赴该州咨株巴辖华仁中学和新山宽柔中学开展独中初中华文“读写一体教学法”师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为该州各独中初中华文教师,共128人。  相似文献   

16.
在百年大变局与新冠疫情交叠的新形势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面临更多潜在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宏观、外观、中观及微观四个系统层面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识别新形势下各系统层面的风险内容;同时讨论四个系统层面的互动作用,明确各系统风险对华文教育的影响力。其中,宏观系统风险践行于外观系统以引导华文教育全局,中微观系统受制于宏外观系统风险直接影响华文教育。最后,结合四个系统的风险内容及互动作用,建议发挥各支点主体的能动性以应对各系统风险,即激活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活力以降低宏外观系统风险;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机制以降低中观系统风险;推进华校供给侧结构改革以降低微观系统风险,从而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国外信息     
国外信息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主办的“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于1995年9月2日至5日在新加坡报业中心举行。除东道国百余位教师参加外,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尼、文莱,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研...  相似文献   

18.
短短的二十天,我体验了太多的惊喜和震撼,感受了太多的关怀与感动,收获了太多的经历和经验,所以,感谢相遇,我们来日可期!2018年7月,我参加了由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办的赴马来西亚境外实习活动。其实,马来西亚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它的人文、地理,最重要的是其完善的华文教育系统,我曾经很好奇,是什么让他们世世代代坚守着华文教育,通过这三周的实习交流,我想,我或许找到了答案。教学实践我所实习的诗巫公教中学位于沙捞越洲,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华文独中。在教学主任的安排下,我承担了初、高中四个班级的华文课程。首  相似文献   

19.
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黄万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创作中浓郁的个性味往往同他所置身的“本土”文化有着血肉相依的联系。现在的马华作家,都视马来西亚为“生我养我”的“本土”,翻阅他们的作品,也时时感到扑面而来的“马来西亚味”,而这种风味又不同于土生...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李韧竹一、马来西亚教育的发展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以把马来西亚教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土著教育时期、殖民教育时期和民族教育时期。土著势力到达马来群岛之前,马来亚教育基本处于非正规状态,父子相传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古兰经”、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