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6年9月22日晚上,老实巴交的三轮车夫臧大咬子在路边就着碗温开水,胡乱吞下了两只大饼充饥后,又匆匆踏着三轮车上路了.  相似文献   

2.
1946年3月,天津市在遣送日俘日侨回国的过程中发现了13名麻疯病患者(其中1名是在日军中服役的韩国籍士兵),此事引起了国民党天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麻疯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不易治愈,为防止疫情扩散,市政府一边组织有关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一边与有关当局联络,  相似文献   

3.
许罡 《航空档案》2005,(4):50-53
据美国军方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3月3日,美军在对伊拉克发起的长达两年的战争中死亡人数达到1502人。自2005年1月30日伊拉克举行议会选举以来,伊拉克武装分子针对美军为主的联军以及伊拉克政府军队发起的攻击已逐渐减少,美军死亡人数也随之降低。据统计,今年2月有58名美军士兵在伊死亡,这是2004年7月以来最低的月度死亡数字。  相似文献   

4.
李跃群 《新闻前哨》2012,(12):80-8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中国文摘》(China Digest),1946年12月31日在香港出版,其前身是1946年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刊物《新华周刊》(New China Weekly)。这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向世界宣传中国革命的唯一刊物。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燕京大学学生积极参与抗议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的学生运动.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抗议于子三惨案、四月风暴、反美扶日运动及抗议"七五"血案等重要学生运动中,燕大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多次发表宣言、游行进行抗议.由于燕大主要为美国教会开办,美籍教授与司徒雷登曾对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6.
2月8日,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称“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英国《名利场》杂志的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拍摄的这张照片获得2007年年度照片奖。图片说明词是:“2007年9月16日,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掩体里休息。”  相似文献   

7.
反战小说《追踪卡西亚托》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文坛随着社会上此起彼伏的反战呼声,正出现一波颇有声势的反战热潮。曾经在越南战场上经历战火硝烟的作者蒂姆·奥布赖恩(1946.10--),熟知美军士兵在战场上遭受的无谓牺牲与心理创伤。他将美军在战场上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和几个士兵跨国追踪逃兵的幻想故事巧妙地糅合在小说之中,真实地反映了美军士兵在战场上鲜为人知的一些侧面,从而形象地点明了越南战争对美军而言,也是不得人心的这样一个视点。小说从多个方面深刻地描述了前线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为读者了解美军士兵对越战的体验以及他们的士气与心态提供了一个可以感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6月16日)美国《时代》美军的秘密武器伊拉克一线巡逻作战的美军士兵正在使用一种秘密武器:有史以来第一次,越来越多的美军士兵每天服用抗抑郁症药物,以缓解漫长的服役期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些药物不仅能帮助士兵保持镇静,更能有助于疲惫不  相似文献   

9.
1946年4月,国民党军队向东北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一触即发。此时,国共谈判仍在进行,谈判地点由重庆移至南京。为争取和平,在上海地下党的推动下,6月18日上海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组成“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准备赴南京请愿,呼吁和平,反对内战。上海各大、中学校也纷纷成立反内战团体。6月19日,“上海学生争取和平联合会”成立,发表宣言,要求美军撤出中国,永久停止内战,并在全市学生中开展反内战签名运动,组织学生到上海北火车站欢送请愿团代表晋京,进行反内战宣传活动等。本辑史料选录了上海学生“和平联”及部分学生反内战团体的宣传材料,供研究者参考。档号D1-1876,由杨雅伦整理。  相似文献   

10.
和平的呼唤     
《军事记者》2006,(7):I0001-I0001
悼念6月22日,白俄罗斯士兵在该国与波兰接壤边境地区向二战纪念碑献花。当天,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以各种方式纪念卫国战争爆发65周年。演习6月9日,在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30公里的山谷地区,参与联合反恐演习的一名法国士兵端枪警戒。执勤6月14日,几名伊拉克士兵在首都巴格达的一个检查站执勤。反战6月16,在捷克首都布拉格,200多名市民手持火把举行集会,反对伊拉克战争。抗议6月18日,一些韩国民众在韩国京畿道平泽地区的一个美军基地附近,抗议政府为美军征集军事基地扩建用地。和平的呼唤$新华 $法新…  相似文献   

11.
1994年9月19日清晨,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一艘 快艇开进了加勒比小国海地的首都太子港。9 点半,10架全副武装美军眼镜蛇直升飞机从美军停泊在太子港附近的航空母舰上起飞,飞向太子港国际机场。 5分钟之后,美军第十山地师的首批120名士兵在太子港机场宽广的飞机跑道上着陆。直升机上的士兵在飞机落地的一刹那,纷纷从机上跳下散开卧倒,用随身背  相似文献   

12.
↗ 2003年11月9日,在伊拉克城市巴古拜区的一场搜捕行动中,一名伊拉克人被美军士兵扣押。  相似文献   

13.
名刊要览     
★黑鹰坠落一架美军“黑鹰”直升机1月20日在巴格达以北坠落,12名士兵遇难,加上当天阵亡的另外13人,驻伊美军单日死亡数字纪录再次被刷新。但伊战4年后,民众对美军伤亡数字逐渐麻木,因此,在美国增兵之时,我们不得不自问:战死的美军是否死得其所?  相似文献   

14.
悲情里程碑     
徐斌 《新闻实践》2005,(11):F0003-F0003
今年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中士乔治·亚历山大于10月22日在医院不治身亡,他成了第2000个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驻伊美军士兵。——2000,这个数字即被国际各大媒体称为“悲情里程碑”。 10月26日,新华社向全国媒体转发了一张路透社2003年11月6日发的资料照片(见附图)。照片中,十多名已战死的美军士兵的M16步枪上,戴着钢盔、挂着姓名牌,被插成一排;前面则齐刷刷地摆放着士兵军靴,仿佛正穿在那些步枪的“脚”上;步枪的身后,一面鲜艳的星条旗正随风飘扬……乍一看,这多么像是一排正在操练的士兵呵!然而,年轻士兵早已随上帝而去,只留下一枝枝闪着冷光的、屠杀生命的步枪。朗朗蓝天下,这更像一群静止的雕塑,更像是一座里程碑——一座关于战争和死亡的悲情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镇威 《航空档案》2004,(4):32-34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新突然袭击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舰队,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沉重打击。其中,战舰被击沉6艘,被击伤15艘,飞机被击毁311架.官兵死伤达3681人。令世界惊奇的是,驻守菲律宾的美军选3万多人(菲军近10万),居然奠名其妙地遭遇珍珠港类似的结局,大量战机被击毁.许多士兵死伤。驻守菲律宾的美军最后不得不撤往澳大利亚一带。几十年  相似文献   

16.
“海豹”身后的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塔利班真的改进了RPG火箭筒技术,夜晚都能一发即中,那留在阿富汗的美军前景堪忧可能面临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进攻阿富汗被打下300架飞机那样的可怕前景奥萨马·本·拉登2011年5月1日在巴基斯坦被美军特种部队击杀,阿富汗反恐战争看似出现大头朝下的局面,美国已经在急着将3.3万美军士兵在2012年9月前分批撤回国内,秋风扫落叶的维稳工作交给了解决拉登的美军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17.
电脑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一)这个由日本开发生产的训练装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人们真实地体验到如何操作砍伐和搬运树木的机械设备;这种训练装置在世界上还是第一台。(新华社发)一名美军士兵在一辆155mm自行火炮的战车上健入自己的坐标装置。这是美...  相似文献   

18.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写作》2008,(7):I0001-I0001
天呈,姓沈。1946年10月生于上海。1976年开始漫画创作,以单幅讽刺漫画居长,作品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编辑奖),中国新闻奖怍品二等奖,上海韬奋新闻奖,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伴随着各种新思想的产生,各类期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涌现出来。由于女性解放一直是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所以在众多的期刊当中,女性期刊尤为惹人注目。当时的妇女刊物主要有1920年1月1日创刊于上海的《新妇女》、1920年5月1日创刊于苏州的《妇女评论》、1920年5月4日创刊于上海的《解放画报》、1921年创刊于上海的《妇女声》半月刊、1921年8月3日创刊的《妇女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以及1923年8月29日创刊的《妇女周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等,这些刊物大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创办的。它们均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广泛报道国内外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