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维钧是现代中国名的外交家,他主张自主外交、超党派外交和和平外交。分析顾维钧与中国现代外交,探讨个人、外交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外交官的事业,并不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而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根本改变外交状况。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在十分困难的的情况下和毛泽东一起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提出的许多外交思想在今天对我们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交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走向成熟伴随了他革命的一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是灵活的、务实的,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它长期作为我党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今天,当历史已迈进崭新的21世纪时,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导意义并未因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丧失。相反,发掘其中的精髓对于当今我们制定更加合理、更加适宜的外交政策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美国成了统治全球,特别是独霸欧洲的真正盟主,西欧许多国家都在紧紧地追随着美国,但是拥有大国之梦的或高乐将军却极力为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而不懈奋斗。他曾提出著名的“第三势力”构想,坚决捍卫法国的独立外交路线,从二战到战后,特别是执政期问,他不断探索和实践维护法国大国利益的独立外交思想和原则,成功地制定了能够提升法国大国地位和影响的外交政策与策略,对法国今后外交政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谈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逊中山对日外交思想。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生涯中接触最多的国家是日本,他对日外交思想由最初的联日思想到对日积极求援思想的动摇,直到最后反帝思想的确立是随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但不论如何变化,其思想核心是以民族为本位独立外交的思想。研究这一思想转变,使我们认识到孙中山对日外交思想的深度与飞跃。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也为他提供了在外交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是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的。本文以周恩来对苏、法、美、日等国家外交工作的成功实践,阐明其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周恩来完全改写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外交屈辱史。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对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国家的外交思想与实践需要从民族主义角度来解读。法国民族主义对其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影响强烈而显著,形成了法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从而成为法国外交独特经历的历史依据与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对中国新时期“大外交”格局的形成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一是在外交主体上的突破,既重视首脑外交,又积极开展政党外交、民间外交;二是在外交对象上的超越,既重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又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开展与第三世界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三是在外交内容上的拓展,既有政治外交,又有经济外交、文化外交。  相似文献   

9.
文化民族性是民族之间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文化民族性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而外交政策也反映了该国的文化民族性;不同国家的文化民族性对其外交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这种文化民族性也制约着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一个国家外交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时代、阶级、经济等因素制约之外,文化民族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文化民族性对国家外交的影响不能无限度地放大,要正确看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文化交流与传播为核心的文化外交逐步发展到公共外交新阶段,成为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和提升国家形象最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战后韩国的"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进的历史表明,韩国的公共外交已经从国家事务的相对边缘地带逐步走向政治中心,对韩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虽未曾直接参与外交事务,但因其在清廷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外交思想对时人的影响还是很大.本文从他的外交思想出发,分析了他各时期外交思想中的书生之见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外交事关重大,现代的外交家应该从张之洞书生之见中吸取教训,避免空言误国.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散文家、学者黎庶昌被誉为清代贵州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以文化为纽带,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外交活动,赢得了所驻国人民的一致认同,顺利地完成了外交任务。他的文化外交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外交活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华 《考试周刊》2011,(27):36-37
李鸿章是近代外交的代表,他的外交思想对近代前期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他的"外敦和好、内要自强"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于再清 《天津教育》2013,(13):63-67
今天,我重点谈一谈国际体育以及体育与政治、外交的关系。大家知道,不是所有的体育活动都与政治、外交有关系,但是重大的国际体育活动,经常与政治、外交发生关系,有些和政治、外交的关系我们摆脱不了。在这里,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们国家在国际体育活动中,到底有哪些国际体育活动与政治、外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实现外交决策智能化首先建立外交决策数据库。外交决策数据模块将采集与外交决策相关的大量知识信息,并记录了外交实践中的个人经验和教训,使外交决策者在做出复杂的决策时,有一个方便的参考工具。其次,数据库可以从模拟角度建立若干数据模块数据库。再次,在外交决策计算机化基础上,把国家防卫系统上升到外交决策层次,形成中国的外交决策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中华 《时代教育》2012,(3):181+190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和第一位驻外使节。其在充分了解"国情"和"夷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和为主"的外交思想,认为中国应循理外交,对外交往要"知己知彼",通其情,达其理,知其法,严守条约等。郭嵩焘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的外交思想,主张通过和平谈判使国内外环境和谐,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使中国自立、自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不仅促使人们传统外交思想的转变,而且也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和平外交实践成果丰硕。在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扭转了长期以来中国外交的被动状况,真正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邓小平和平外交思想所面对的历史课题还远远没有完成,仍然是中国和平发展、矗立于世界之林的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18.
马基雅维里是欧洲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幻想通过有强大实力的国王来统一意大利,提出了加强王权的外交策略,并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和伎俩,包括欺骗等,来达到最终目的。因此,他的外交思想既十分注重外交与政治、军事的关系,也注重外交技巧和外交经验,本文通过具体外交事件和外交语言,尝试对其外交技巧和外交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局势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十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紧紧围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中心任务,顺应时代的潮流,采取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既有对外交原则的坚守,又有对外交目的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体现出中国外交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中国外交正在不断以“合作、参与和务实”的姿态融入世界,为国内经济建设拓展出越来越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中国外交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从战略高度审视中印关系的意义,从全球视野和时代主题看待发展中印关系的重要性。根据对印关系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推广到所有国家关系中去,不同制度国家之间应求同存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这些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毛泽东对印外交思想着眼大局,富有远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汲取毛泽东中印关系外交思想的智慧和精髓,对于推动中印关系行稳致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