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斌 《新闻实践》2008,(4):F0003-F0003
翻看"法新社2007年度最佳图片",发现了两张很有意思、又非常相似的照片(见附图一、二)。这两张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他们不是一般人,而是美国"第一夫妇"——乔治·布什夫妻。这对美国第一夫妇在不同地方做着一件相同的事——亲民:丈夫布什在白宫草坪上与受伤伊战士兵跑步;夫人劳拉则在一个遥远国度与那里的病人攀谈。把这两张照片放在一起阅读,会让人发出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3.
窥视月芯     
1976年8月,在阿波罗计划最后一次登月之后的4年,一个6吨重的飞船停在了月球的危海,该飞船仅仅在月球逗留了一天,即发回月面的壮观照片,并采集了岩石标本,就匆匆返航。"月神24"是前苏联无人样本返航计划的一只飞船,这个计划共有三只飞船,只有"月神24"安全返航。在冷战政治的奇怪逻辑中,俄国人的月球计划在登月战役中被看成是一种失败,因为他们用的是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云南省档案馆保管一处征集组一行4人前往北京中国照片档案馆开展征集与云南有关照片活动.中国照片档案馆隶属于新华社,它和新华社的摄影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它的馆长也是摄影部主任.我们这次征集活动是在双方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协商促成的,为了确保合作的规范性、长期性,双方还签署了协议书.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共查阅了26800张照片,并从中筛选出反映云南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3000余张.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档案馆近日公布了一组中国老照片,这批照片拍摄于1873年——1930年之间,其中不少绝版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这批照片多达700多张,相当一部分照片没有注明拍摄地点,英国档案馆  相似文献   

6.
外媒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9月26日 月亮的暗面 说到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很多人也许认为它应该从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宣布启动人类登月计划开始,到8年之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他“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而结束。但是,根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最新获得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冷战时期美苏双方的登月计划实际上要更为凌乱和可怕。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深刻阐述──评《系统工程与控制导论》杨东奇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船长阿姆斯特朗,作为地球人的先驱者登上月球,开创了人类开发宇宙、向太空进军的新纪元。作为统筹这项重大太空活动的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把系统工程理论付诸实践的光...  相似文献   

8.
德清县档案馆保存有一张陈云同志和德清县新市镇的党员吴志表的照片.这张合影摄于1925年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共两张,一张存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另一张存于德清县档案馆,它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与普通百姓的友谊.  相似文献   

9.
细节的魔力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大家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另一个细节:首次登月的天地对话中,竟然有一大段是关于中国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代表人类首次飞抵月球.10年后,我在大学宿舍读到了获1969年度普利策奖的、长达25000多字的通讯<一小步,一大步--人类登陆月球记>.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郑杰 《湖北档案》2016,(12):36-37
建国后,徐海东唯一一次返乡是1958年10月秘密进行的.湖北省孝感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当年徐海东省亲时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徐海东大将当年以朋友身份馈赠给李铭勋的,此照片从未公开过.照片上,徐海东一人端坐在亲属墓前,神情肃穆.照片背后,留有徐海东的亲笔字迹.  相似文献   

12.
在朝阳市档案馆的馆藏照片中,有一张微微发黄的老照片。这是著名战斗英雄张立春与他的妻子刘月英在1954年的一张合影。照片上的张立春胸前挂满军功章,英武中透着帅气。……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相互促进,虚拟现实技术走进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第一人称游戏,比赛直播,到产品发布会,开发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全新的视听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在视频中的优势,在于给体验者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宽阔的视野、丰富的视角。体验者通过头戴显示器实现追踪,让体验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瑞安市档案馆保存有一张1967年2月在非洲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生活照,而是一张瑞安人民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非洲建设,受到非洲几内亚首任总统塞古杜尔接见的照片,是一张见证中非友谊、不分种族民族、和睦相处共建地球家园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丰碑的建造     
在中国地质大学档案馆里有几张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由于时间已久,照片已经泛黄,但它带给人的震撼依然强烈.让我们循着这些老照片定格的瞬间,探寻历史留给我们的记忆和启示. 一、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 第一张照片是定格在特定历史瞬间的照片.照片中人物喜悦、兴奋地心情透过他们每一个人的眉梢、嘴角尽情流露,这些满怀着胜利与喜悦之情的人们把归来的英雄高高抬起,显得那样忘情而高亢.  相似文献   

16.
近日,湖北省档案馆宣布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历史照片。据了解,在该馆60多万件馆藏档案中,照片数量不到10万张,且多为官方照片,反映民生的照片所占比例很少。以往该馆的档案收藏渠道主要是通过官方渠道接收,面向民间大规模开展征集照片活动尚属首次。湖北省档案馆表示,征集老照片有两大目的,一是抢救民间珍贵档案资源,让在百姓家中发黄、霉变的老照片得到专业妥善保管;二是该馆打算建立民生档案公众查询系统,并计划以此为素材编辑大型画册《我们的60年》,并制作明信片和举办展览等。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档案馆刚刚征集到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原珍藏于省人民检察院离休干部刘恩珍同志处,是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于1960年4月19日-26日出访印度时与大使馆同志们的合影.  相似文献   

18.
2016年5月份,常州市档案馆收获一批230余张家庭照片,其中有十余张是青果巷普选工作人员合影.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查考,弄清楚这些是常州市文化局原副局长王润元家庭照片.炎夏6月的一个周末,我和王润元老人相约在常州市档案馆,通过照片一起追忆青果巷那段普选历史.青果巷作为江南第一巷,拥有近千年历史,是整个常州乃至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完整保留了常州水乡文化整体的历史风貌和精华所在.1953年,百业待兴,常州青果巷迎来人民普选.  相似文献   

19.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20.
曹仕力 《湖北档案》2016,(11):44-46
打开一张张珍贵历史图片,细读一段段史事简介:重温将军心系老区、关怀群众的家乡情怀. 在湖北省阳新县档案馆馆藏的照片档案中,有一卷类别为SZY3重大事件的照片档案,记录着原武汉军区政委王平上将在阔别家乡48年后,于1977年11月29日至12月15日,首次携夫人、儿女回到阳新县东源人民公社,探望家乡父老乡亲实况.全组照片共计86张,质地为黑白5寸.如今将军已离开我们18个春秋,而这些存放在档案馆里39年的照片,除记录那次将军回乡的情景外,同时也向查阅利用者们传达着将军浓郁的家乡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