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园专栏是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一项重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经常苦恼于如何使家园栏真正为家长所关注,成为连接班级与家长的纽带。为了更好地体现家园专栏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我们依据大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发展水平和目标,对家园专栏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改变了以往家园专栏无人间津的旧面貌,家长和孩子的参与程度令人惊喜。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常说,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但沟通也是幼儿老师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擅长与孩子打交道,却并不一定擅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家园沟通不畅的现象。本期在“家园直通车”栏目,我们特设“家园沟通”专栏,请老师、家长、专家就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点将台     
“点将台”是我在《家长园地》“每月话题”中开设的一个小栏目。以前的“每月话题”是老师向家长定期介绍一些科学育儿方法,家长只是阅读,达不到家园共同交流探讨的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才能打破它的局限性,使其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呢?我便开设了“点将台”这个小栏目。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出每月话题后,“点将台”里点出某位幼儿家长的名字。家长看到后,针对这个话题就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写成文章,张贴在“点将台”栏目中,使老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例如:针对我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庞静 《早期教育》2010,(1):28-29
“家园立交桥”栏目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参与,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永远是家园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使我们的家园协作更能够贴近实际,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策划一组系列文章,从对孩子比较典型的行为观察入手,家园携手从心理分析、教育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帮助孩子在集体中快乐成长!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和家长给我们投稿或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5.
我园各班门口的"家园之窗",每月定期出刊,是传递信息的窗口,也是家园互动的平台。我们积极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家园之窗"栏目建设,突出互动性、可读性、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成为我园家长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介绍几个有特色的栏目:1.家园温馨对对碰"家园温馨对对碰"是为小班开展  相似文献   

6.
渝中区巴蜀幼儿园在《纲要》的指导下,对于家园合作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四次变迁:老师拽着家长走——老师顺着家长走——老师引领家长走——家园牵手协同走,这四次变迁既是我们理解《纲要》的过程,也是《纲要》精神从幼儿园走向家庭,实现幼儿园与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王蕾 《山东教育》2002,(27):43-43
自从我园的保教活动进行了改革———实施主题活动后,因为主题活动打破了以前六科教学的局限,实施网络性教育,相对来说,难度增加了。大家认为家园互动配合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究竟如何来做,以下是我的几点经验。一、家长参与确定主题我们将确定主题这个权利分为三份,孩子、家长和老师。根据孩子的在家、在园的表现、兴趣等,由老师和家长共同提出自己的方案,经老师最后分析确定,设计出主题的网络,张贴在家园联系板上。家长根据自己对主题的分析、理解,对网络进行补充与修改,同时与老师共同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知识、物质等准备;…  相似文献   

8.
我们每周都提前将下一周工作的具体安排写成周计划贴在活动室门口,这既是我们课程实施的引擎,也是与家长交流的窗口。但实践证明,在我们的家园互动、家园合作共育上,周计划对于家长而言显得过于笼统与概括,不能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孩子每天在园的情况(学习、游戏、生活),影响了家园合作的实效。如,在我们没为家长写计划前,接送孩子时经常有家长问:“张老师,你们今天学了什么?我回去与孩子交流一下。”“张老师,你们昨天学的什么,××回家没说清楚,我也不知道,没法跟他交流。”……为此,我班每天专为家长写计划,把一天的具体…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为了密切家园联系,普遍都将家园联系册作为沟通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交流的主体是教师和家长,幼儿在其中仅仅是充当邮递员的角色,很少能了解教师和家长填写的内容,因而对家园联系册不够关心,有时还会损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家园联系册真正成为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有效沟通,实施针对性教育的载体,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鼓励幼儿参与设计个性化的信息栏目家园联系册封面一般都是全园统一的,由各班老师填写。为了让幼儿更喜爱自己的联系册,我们尝试将里面册页第一页的幼儿基本信息栏目交给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在幼儿姓名这一栏…  相似文献   

10.
边洵 《学前教育》2009,(4):46-47
幼儿园的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依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感受,我切身体会到“家园共育”栏目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栏目创设的主题定位很关键。栏目主题不仅要设置恰当合理,同时还要吸引家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在形式上给予家长和孩子们参与的机会,使家长能够从栏目中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及老师付出的爱心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周桃珍 《山东教育》2005,(33):61-61
家园联系册一个月循环一次,它通过孩子们的手往返于家庭与幼儿园之间。通过联系册,家长与教师都能较直接地了解孩子的当前发展情况,及时地了解孩子当前的兴趣、困惑及不足,促使老师、家长进一步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当前问题共同教育、引导好孩子。表面上看,“家园联系册”确实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无形之中成了老师、家长的好参谋、好帮手,因为通过它,老师、家长可以直接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2.
家长开放日好,好就好在它是沟通家园结合的渠道,在家长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与联系的桥梁,达到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但是有少数家长却认为,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没啥必要,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不碰不磕就行了,教育孩子是老师  相似文献   

13.
蒋小宏 《学前教育》2006,(12):44-45
在家园合作领域,随着我园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家园共育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扩展:由最初的幼儿园、家长、社会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幼儿、社会对家长的教育→家长、幼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从这个发展的流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幼儿、家长、教师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成长的,而共同成长是家园共育最核心、最根本的价值指向。本文将就如何在家园共育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谈谈我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家园共育     
随着爱心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了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其中,“家长园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沟通家园联系、促进家园共育的重要桥梁。一、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宣传,并给以教育方法上的指导在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的初期,很多家长不太理解我们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观念。如,有的认为爱心培养可有可无;有的虽然表示有培养的必要,但认为无需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有的希望幼儿园加大智力开发的力度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有的甚至认为培养幼儿的爱心,会使孩子从小吃亏,  相似文献   

15.
严肖环 《学前教育》2004,(12):32-32
家园共育栏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努力挖掘它的潜力,将它分为若干小版块:本月视点、最佳父母、童言稚语、亲子乐园、经验分享、创想摇篮、英语乐园、我在长大、请您注意等。利用这些版块,我们逐步让家长参与到了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的确,在幼儿园,搞好家园沟通,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关键所在。我们幼儿园自建园以来,通过对家长的真诚交流、全面服务,始终与家长建立着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的做法是:唱好家园联心“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作中,我园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填写家园联系册、开放家长半日活动、进行随机访谈、设置家长园地、开展家园互动活动等,为家园共育搭建了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在平时,我们发现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由于某些原因,再加上沟通的方式方法可能有所欠缺,致使家园沟通出现一些误解和矛盾,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如何搭建和谐的家园沟通平台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整合,总结了家园沟通的几点经验:家园沟通五大误区怕——家长怕话讲多了,老师会觉得烦,甚至会另眼看…  相似文献   

19.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幼儿教师都很重视,常常绞尽脑汁设计出不同的栏目和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家长浏览。但有一个问题可能老师注意得不够,即《家长园地》是否真正发挥了实效。也许我们习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周海燕 《考试周刊》2010,(53):246-247
家园共育是当今幼儿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在开展家园共育时通过开辟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和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碰撞出教育的火花;深化多种家园共育方法,帮助老师和家长共同构筑幼儿成长教育体系,激发出教育的力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