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的泼水节》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讲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 ,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达了人民爱总理 ,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感情。教学这篇课文 ,要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 ,图文对照 ,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启发回忆 ,揭示课题教学伊始 ,可出示挂图《清洁工人的怀念》。提问 :①这幅图画的是谁和谁在握手?(周总理和一位清洁工人在握手。)②周总理为什么特意去和清洁工人握手?(周总理尊重和关怀清洁工…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泼水节》简要教案□河北省承德市教研室/陈秀芳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3.
看图学文《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动人情景。教学时,教师可以图导读、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和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一、谈话引趣,提示课题新课开始,教师启发谈话,设置悬念:同学们有谁参加过泼水节?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节日?为什么说是难忘的呢?(板书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引起强烈求知欲的环境中进入新课文的学习。二、以四号汛指导现农这将看图学文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周总理和修族人民共度发水节、相互祝福的动人场面。观察图画时…  相似文献   

4.
“难忘的泼水节”语感训练史红《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总理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真挚情感,其基调是欢快的。教学本文,可以通过语感训练使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一、加强朗读,品味任感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通读全文,理解一至八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点:实验的具体情形。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考试的具体感受。 2.引导学生看图,导入新课。教师设问:今天我们学的这一课,讲的是一次怎样的考试呢?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通过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新词,读有关的句子。注意强化生字的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外国教育家做了一项什么实验?(2)小梅在实验中是怎么做的?(3)那位外国教育家为什么激动?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谈□兰州实验小学孙玉梅《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画和一篇短文组成。所以教学这篇课文,就要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相似文献   

7.
教材理解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叙述了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黎明城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作者先写总理到来之前的情况 ;接着写傣家人欢迎周总理到来时热烈、隆重的盛况 ;再写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最后写幸福、难忘的感受。作者重点写了欢迎和欢度两个场面 ,表现了敬爱的周总理关怀各族人民 ,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高贵品质及各族人民爱戴敬爱的周总理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周总理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场面。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关怀各族人民及各族人民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8.
【课例简析】本课由一幅图和一组纯拼音句群及6个生字组成。教学重点应放在巩固拼音和识字,写字上。教学本课应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理解纯拼音句群及识字、写字。【导学构想】一、揭示课题引导自学1.复习:r z ch ou en an ing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这种类型的课文应该怎么学?3.自读课文:先看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再拼读课文,看课文讲厂些什么?最后拼读生字,看谁最先认得它们。  相似文献   

9.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关怀,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这里的“笑容满面”、“特别高兴”、“开心”体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参加泼水节时无比高兴的心情,“一手……一手……”、“祝福”、“一边……一边……”、“祝愿”展示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幸福”、“难忘”表达了傣族人民1961年过泼水节时的感受。两颗连在一起的心表现了…  相似文献   

10.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 文,教学时应注意指导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引 导学生结合图画读懂课 文内容,还应注意在观 察图画和学习句子时,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以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理解能力。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后教师简单介绍“泼水节”。 2.设问: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借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时无比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耶种难忘的真挚感情,达到吟咏品“难忘”,美读颂真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继续提高观察能力。2 .学会本课 1 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一段。第一课时教学任务 :指导看图 ,了解图意 ;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 ,掌握1 2个生字的音和义 ;借助图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应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揭示课题。1 .总观三幅图 ,边观察边思考 :这三幅图主要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 ?2 .揭示、板书、齐读课题。重点指导“骆”读轻声。二、初读课文。1…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 .练习运用“读——画——批——议——悟”五步学法自学课文 ,并通过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4 .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 ,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教学准备 :准备写有自学提纲的投影片、生字卡片和反映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录像带。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流程】一、说一说1.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初步了解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红楼春趣”,学生齐读课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后,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预设:从题目“趣”字上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红楼的生活很有趣。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认识“枣、浅、秃”等八个生字,写好“怎、思”等十个字.2.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识记“枣、浅、秃”等八个生字.2.指导学生写好“心”字底.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听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2.师:孩子们,你们看,春天的使者来了(相机画出小柳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柳树和它的伙伴(相机画出小枣树,学生同步说)的故事.3.板书课题,请学生认真看.4.出示字卡“枣”,学生认读,强调平舌音.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八个词语(带拼音,突出八个生字为红色:小枣树 浅绿色 光秃秃 忍不住 结枣子呗 虽然 乘凉 不好意思)开火车中的小老师读,正音: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邮票”,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现在发行的邮票,引导学生认识邮票。(教师相机板书:邮票)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了解,自由谈谈自己对邮票的认识。2.引导观察,认识现在发行的邮票周围的“齿孔”。(板书:齿孔,学习生字“齿”的读音“chǐ”。)激趣:邮票最初发行的时候,周围没有齿孔。为什么后来的邮票会有了齿孔呢?这里边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故事齐读课题)补充完整课题,告诉学生:《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邮票齿孔的由来。二、学习生字读音,识记生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19.
请看下面三例: 例1: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丑小鸭》的第一个步骤是“导入课题”:①介绍作者安徒生。②板书课题。③读课题。第二个步骤是“初读课文,认识生字”:①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生字读音。②认读词语。③在句子中认读生字词。④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  相似文献   

20.
教具准备彩电、放像机、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过程一、破题导入 ,直奔中心1 师 :我们在《归类识字·5》学过许多反义词 ,你们记得“寒冷”的反义词是什么 ?2 板书课题 :温暖。 (齐读课题 )3 打开课本 19页 ,看看“温暖”这个词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个别读 ,齐读最后一个重点段 )4 周总理给谁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 )二、引导看图 ,培养能力1 看图 ,简介周恩来总理。2 周总理紧紧握住谁的手在说话 ?3 清洁工人后面有哪些景物 ?4 远处又有什么景物 ?这座亮着灯的建筑物是什么地方 ?5 小结观察方法 :刚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