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什么是商量教学法对商量教学法有两种解释:一种单指学生之间相互商量的教学方法,另一种是指教师直接与学生商量,或者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学生之间的商量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后一种。商量从交际语言学上说是一种言语变体,它包括商谈、商议、商讨等多种语言交际方式。商量关系得以建立与保持的基本条件是交际双方的合作动机、礼貌态度和平等地位,其中平等的地位(指言语角色地位,而非社会角色地位),是商量区别于其他语言交际方式的主要特征。师生之间平等的言语角色地位则是商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商量教学法与谈话法、提问法、…  相似文献   

2.
“商量”万岁张建明有幸听到著名青年教育家魏书生的报告,受益匪浅。最有感触的是他的“商量”艺术。这原因说来也极简单,一是魏书生“商量”的威力.使听者无不震惊;二是笔者在教学中极不善于“商量”,当然也就使我极有感哨了。魏书生治学治校花样翻新,建树颇多。对...  相似文献   

3.
学会商量     
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与父母和他人沟通。今年春节,我和北京女一中高中同学聚会。昔日一起读书的少女,如今将年过半百。谈起我们自己的中学生活,一个个兴致勃勃,可说起我们正在上中学或大学的孩子,一个个竟是唉声叹气。一位老同学对我说:“我们这代人是上要照顾老,下要照顾小,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到十几岁,上了高中,竟和我们没话,和他爸一见面就吵。儿子整天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许我们进。我要和他说句话,也只好写个纸条,从门缝里塞进去。我心里又难过…  相似文献   

4.
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学习、考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生活消费等方面问题的困扰。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首先找同伴的占70%,首先找父母的占10%,首先找老师的占8%,其他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真正敞开,彼此也就不容易沟通和交流。伙伴之间则不  相似文献   

5.
魏书生老师常说他的长处是善于“商量”,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还是课堂教学,他都愿意和学生们“商量、商量”。“商量”一语说来轻易,细细琢磨却有丰富的内涵。这一“商量”,赶跑了师道尊严,使教师能用建议性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尊重;这一“商量”,消除了教师道貌岸然的侃侃而谈,赢得了师生的心心相印和教学信息的  相似文献   

6.
王毅 《甘肃教育》2002,(6):38-39
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应当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学好你这门课的基础。在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在小学时学习就不好,老师经常请家长。进入中学后,他的数学成绩也一直很差。但这位学生有他的优点,为人坦诚,集体观念很强,和班上同学的关系很好。我和他经常谈心、沟通,我们既是师生,又成了朋友,因此,他对我既佩服又尊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在学习上引导他,鼓励他,渐渐地他对数学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后来,在全区统考中取得了90分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马林 《青海教育》2006,(3):46-46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3.利用提问评价学生的反应,即应答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入展开思路,追问和反驳;4.促使学生加深思考,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李敏然 《宣武教育》2005,(6):17-17,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它能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它还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助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之相应,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交往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建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笔者日前有幸观摩了魏书生先生的一节语文公开课,他的“商量”教学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上课,他借用的是西安某中学初一学生,讲授的是高中课程《(诗经)二首》中的《硕鼠》。上课伊始,他见学生未唱歌,便问学生想不想唱歌,学生回答不想唱,他便说尊重大家的风俗习惯,不想唱那就不唱。然后他说,自己在盘锦所带的班,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站立着,老师出一作文题,学生口头作文,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师生适当的沟通可以改变教育效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三个方面阐述师生之间的沟通,以提高教育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教学所提倡的一种形式,它依循的原则是:师生平等,互为主体,相互尊重,相互肯定,形成共享形式的“我一你”关系。你不愿意学习,我吸引你学习;你不会学习,我助你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能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教材,又能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3.
师生之间言语交流、心灵沟通,是师生关系良好的体现,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成长。因此,对于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谈心交流,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绝对不可缺少的。就自身的体验而言,我认为只要依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就能使师生之间的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商量     
寒江雪 《家庭教育》2007,(7X):25-25
当人们可以用语言交流的时候,战争减少了。当然,如果是一意孤行,或者在心中已有固定的模式,商量不过是个华丽的幌子,没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当师生之间的交往正常而频繁,师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当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时,就达到了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走近学生呢?为此,我经常留意观察和询问身边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从他们与学生的交往、接触、接近、沟通中,从他们的内心独白中,找到了部分极有参考价值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分层教学,首先是将全班学生按照现有基础划出A、B、C三个不固定的评价级。班中30%左右对本学科的学习有浓厚兴趣、基础知识较扎实、对所学知识有一定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的学生作为A类层次对待;20%左右对学科的基础掌握较差,或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方法不良而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作为C类层级对待;50%的中间生作为B类层级对待。级别由本人自愿提出,再由任课老师与其商量确定,不在班中公布。当然,这种分类是动态的一般一个月或两次单元考后调整一次。这样使同学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同时使学生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需呈现一种沟通与合作之态,教学中我尝试用问题去激活学生思维惰性,用话题去推进师生之间交流,让“师生·生生”之间够成学习共同体,不仅活跃了课堂,更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青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明白在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或做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时,应该学会跟别人商量。2.正确对待商量的态度和结果,学会商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这里的“沟通”指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合作”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之相应,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笔者认为,交往型的学习模式的建构,符合教学的本质规律,能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在语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交往型的学习模式呢?该模式应包含目标分析、资源分析、情境创设、确立探究点、自主交往与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我学会了使用QQ,并且偶尔能够在QQ上遇上几个学生,跟他们随意地聊聊天,丝毫没有了在教室中的严肃。渐渐地学生开始在这里向我倾诉他们心中的想法和烦恼,师生之间走上了实话实说的道路。因此。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现:何不利用QQ这个网络平台,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呢?在这里,我可以放下教师的架子,幽默地跟同学们谈天说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