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随班就读的弱智生小茅同学,我常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并非是因为他13岁读三年级还不太识字以及平时身上总散发着一种臭味,而是因为这个孩子特别贪玩,上课时稍不留神,他就在座位底下大动特动,根本不顾及周围同学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普通班学生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普小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弱智生的态度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态度 ;相比较而言 ,非随读班学生比随读班学生的态度积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接纳态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 ,普小学生的性别因素、普小学生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 ;普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对接纳态度影响不大 ,地域因素对接纳态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在教育工作中又增加了一项抓住随班跟读生的工作。这项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却又非常艰巨。 我班自五年级以来,有两个随班生。他们智商差,基础差,学习态度也差,教育起来非常棘手。经调查,我发现这两个学生的弱智,不是器质性大脑发育不良造成的,而是由于早期智力开发不善造成的。由于他们成绩极差,饱受老师的批评,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加之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态度都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我并未丧失信心。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首先我为树立他们的自尊相信心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我对这两个学生说,你们智力比别的同学差一点,并不是脑子有什么问题,只是开发得迟一点,思维不够灵活,加上基础方法差,因此学习能力比别人差一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八岁刚会讲话,还不如你们,别人也都认为他是低能儿,可他成了科学巨匠。经过努力,你们的智力完全可以赶上、甚至超过一般同学。我向他们表态: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教好他们,送他们毕业。请他们配合好老师。当他们成绩好于其他差生时,多对他们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其次,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大量的工作。要使两个随班生赶上一般同学,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弱智生随班就读,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弱智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保证弱智生学好所有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得到自己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机会中各得其所。但目前有的教师只忙于对智力正常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弱智生的存在,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坐,致使他们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要真正达到随班就读的效果,教师就有必要正视和研究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必须针对残疾儿童的个性特点,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在保证正常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让残疾儿童也尽可能提高。那如何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随班就读,就是指在普通小学的正常班里,招收少量(一般1—3名)的弱智或学习有障碍的儿童、少年随班学习的一种办学形式,也叫做“一体化教育”或“回归主流教育”。显然,这种教育旨在给随班就读生提供和普通学生等同的教育环境,让那些“非主流”的孩子们也能融于“主流”的学习与生活。不过,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体化教育”却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注重人文关怀,共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主题时,我们也开试探寻摸索随班就读生的教学工作,尝试着像爱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倾注爱心给随读生:转变观念。接近、了解随读生;营造良好氛围关爱随读生:采用适当方法鼓励随读生。教师的转变引起了随读生的转变,我们看到了他能够健康成长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我教过一个叫高XX的学生,属于“重度弱智”虽然她和其他同学一样是从一年级一直跟上来,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她和同学们的差异逐渐明显起来,又因她本人的智力特点,使其在班内同学的眼中地位也特殊起来。在我接这个班以前,同学们就知道高XX是个弱智生,  相似文献   

9.
隆林县重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1992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普通小学附设的弱智班;七十三个弱智随班就读班;二个盲童随班就读班;二个弱视儿童随班就读班和二个聋童随班就读班。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28%。在全县形成以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0.
隆林县采取特殊办法办特教莫宝琪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重视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1992年以来,全县办起了一所综合性的特殊教育学校,一个普通小学附设的弱智班,七十三个弱智随班就该班,二个盲童随班就读班,二个低视儿童随班就读班和二个聋童随班就读班,学龄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已经将随班就读确定为特殊教育的一种主体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弱智者的认识也在不断地转变。本文试图探讨“随班就读”教学模式的一些规律,希望老师们能把特教生也看成是朝阳下的花朵,也当作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的平等一员进行教育,并有良好的从事特殊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学期开学第5天,我们六年级一班经过民主评议,同学们一致推选郑波同学担任班长.可是第6天下午,郑波同学给我递来一张小纸条,要我免去他的班长职务,让别的同学担任,当时,我好生奇怪,郑波同学在校表现都不错,自觉守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友爱同学,年年被评为“三好”生.论学习,他每次统考及参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论能力,老师交给他的每一件工作,他都做得有声有色;论威信,老师  相似文献   

13.
相信你能行     
学生需要老师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我班有位小男生,上课几乎不举手发言,而且家人介绍说他检查结果是弱智。我有时也弄得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不知他能否听懂。一天,我教学“5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口诀对口令游戏,两组同学先对口诀,然后再从每组中推荐出一个,让他们对口令,一个学生说上句,另外一个学生答下句。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弱智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发展弱智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应大力抓好。其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5.
弱智生随班就读,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弱智生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保证弱智生学好所有课程的关键。一、听、说能力的训练听与说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得清才能说得明。弱智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效果很好。弱智生不但自己要说(说他们自己熟悉的人,事或感兴趣的话题),而且要评价别人的“说”(评价语言师生能听懂即可)。这样就把听、说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教授  相似文献   

16.
弱智学生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模式,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辅导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一位班主任向我诉苦:“教育转化差生的工作我实在没少做,光个别谈话就不下百来次,可他们就是不长进。”后来,我有机会同他班上一位后进生作了一次长谈。不料这位同学边说边哭:“这个班我实在再也呆不下去了?”因为,班里的同学投给他的是鄙夷不屑的目,光他听到的也尽是呵斥、挖苦和嘲讽。有的同学甚至把他看作“瘟疫”,使他整日里孤独苦闷,  相似文献   

18.
随着康复技术手段发展和随班就读工作的推广,部分听障学生经过语言康复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在普通班级,他们的语言发展与普通同学比仍有差距,与老师同学交流仍或多或少存在困难,因此表现出性格孤僻、自卑、不愿意与人交往,难以在认知、语言、个性和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我班也来了这样的一个孩子,随班就读听障学生小美(化名)。  相似文献   

19.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孩子早已泪流满面:“今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说我给自己多分了一份菜,说我拿了他菜里的鸡腿。后来他把我菜里的鸡腿吃了,吃了还说我自私,给自己多分了。妈妈,我没多分给自己,我也没拿他的菜。我们班每天中午总是我最后一个才吃饭……”孩子一脸的委屈。我想,八成是这位同学误会了。孩…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前我在学校任教时,有一年学年开始,年级组长通知我,有一个重读生安排在我班就读。开学的第一天我找这个学生谈话,表示欢迎到我们班里来。但他走到教室门口却不肯进去。我进去告诉班里同学:“我们班要来一个重读生。”我知道他就在教室外面,他听我在说他时就悄悄地到窗户下面听,我有意放低声音说:“××同学,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不努力,没有跟上,现在到我们班重读。不过他很聪明,相信他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接着,我又跟班里同学提了要求:“我们不能歧视他,要热情地关心帮助他,谁也不准叫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