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中教学中的实数部分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其中的实数运算法则又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原理,因此,学好实数对于学好整个数学学科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实数章节的教学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学生学习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在实数章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建议,给教师在实数章节教学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数理论教学存在着诸多困难,笔者从数学文化视角对实数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实数理论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为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数理论教学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作出调整,以实现实数理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数学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常被当作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教师的任务是举例、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模仿,惟一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是解题,……真正的数学家从来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的,他们常常凭借数学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再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P倒P"和"P倒不(没)P"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中的肯定式“P倒P”和否定式“P倒不(没)P”除了都可以选择中性谓词之外,它们在选择期望义谓词和非期望义谓词方面具有互补性:前倾向选择期望义谓词,后倾向选择非期望义谓词。本认为这两种格式有着共同的语用意义,它们一般用来权且认同或认定某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人们所期望的或是不违背期望的。这种语用意义决定了“P倒P”和“P倒不(没)P”选择谓词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5.
《实数》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和立方根、实数与其应用,虽然内容不多,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本文从数学思想的角度解读实数,意在使同学们有更新、更多的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是一门划时代的数学,它彻底改变了数学的研究方法,将初等数学嬗变为高等数学,为数学科学搭建了赖以繁衍生息的大厦的框架。笛卡儿的《几何学》建立了平面坐标系,将平面上点和实数对(x,y)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是代数与几何第一次完美结合,开创了数学学科的崭新时代。笛卡儿被公认为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平均,比如给定两个实数a、b,就有:  相似文献   

8.
<正>实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在实数内容中,渗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可以指导我们解决实数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再创造”是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荷兰)倡导的教学原则,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再创造”。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进入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行动口号,“为创造而教”,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合适的条件,并作必要的启示、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各种定律、规则、现…  相似文献   

10.
让高职的数学课教学真正"动"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使数学课教学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数学”转化为“用数学”,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