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产物,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他认为话语是战争性质的关系,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话语权,必将失去一切,永远都处于奴役的状态,永远处于“他者”地位。本文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背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阿库乌雾的组诗《哥伦比亚河的召唤》,试图揭示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如何进行话语权力的建构和争夺,以及民族文学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手段消解主流文化话语权力,旨在阐释话语权力的生产性如何在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压迫和互动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福柯知识/话语权力观中知识、话语、身体与权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生特点,梳理福柯权力观与后殖民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之间融合与分离、接受与批判的内在联系。权力/知识话语启发后殖民主义者为殖民地他者争取话语权、建构民族身份的思索;引导后现代女性主义者颠覆父权制菲勒斯中心,开辟阴性写作与身体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疯癫、肉体和真理是福柯毕生关注的对象,是其权力话语理论的重要载体。正是透过对三者的分析和解构,福柯证明了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权力话语通过知识话语获得践行的权威,同时,知识话语也借助权力话语的权威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福柯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话语理论吸取了尼采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用考古学与系谱学的方法对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进行了互联性研究,其著作的中心在于揭示话语的权力与权力的话语,在于发现知识的政治学。  相似文献   

5.
福柯从多个角度寻找构成社会制度背后的隐蔽规则——权力关系。权力思想反映了知识与权力由相互对立排斥、相互外在影响到相互内在、相互生成的思想发展新走向。要考察福柯的权力观以及福柯的"人之死"的观点,权力与知识的话语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6.
在福柯的所有理论集大成中,权力话语成为其理论核心和关键.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其话语权力利理论启发并影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成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基石.他们借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力关系,揭示出西方宗主国时边缘文化的控制和文化侵略.  相似文献   

7.
论福柯的三维话语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福柯的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系统。这个话语系统是由知识话语、权力话语、生命话语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知识话语关注的是真理自身形成的问题,权力话语关注的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关系规则的问题,生命话语关注的是经验主体建构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福柯的分析风格从考古学转向谱系学后,权力替代了话语和知识成为他思考的中心问题。他突破了传统观点从经济学角度和法权角度研究权力的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讨权力问题,推出微观权力物理学。这一权力观贯穿于福柯整个的学术探索。《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被福柯本人称作“我的第一部著作”正是他运用谱系学分析权力的最重要的成果。本文将从《规训与惩罚》这本书说起,并结合福柯的其他论著,从生产性、分散的网络状和权力―知识的紧密结合三方面对福柯的权力观作一整体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福柯的思想深受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和复杂的。福柯使我们对人类的知识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他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知识论,一种对传统认知模式颠覆性的知识话语。但我们不要认为福柯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思想家,他不过是继马克思以来那些不断怀疑西方唯心形而上学体系的颠覆中的一个,他是近代以来西方批判思想的继承和一个与传统知识对话的探险。我们在这里围绕身体、权力和主体性三个主题来分析福柯是如何与这三位思想家以及西方思想传统对话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从历史的纬度探讨疯癫、肉体和真理(前两个是福柯的重要关注对象;后者是其着重要解构的对象),并试图证明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权力话语通过知识话语获得践行的权威,同时,知识话语也借助权力话语的权威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话语权力"理论是福柯的核心思想,话语是一种秩序,更是一种权力结构和结构性的权力。话语、知识和权力三位一体:话语是载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没有话语的生产就没有权力的实施,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权力思想与西方的翻译霸权是相辅相成的:翻译霸权是"话语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实践形式,话语权力则是翻译霸权的深层逻辑和内在本质。在翻译领域,"话语权力"理论启示我们:要站在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看待翻译问题;要警惕外文内译过程中的价值观冲击;内文外译中要强化异化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军义 《文教资料》2010,(35):118-120
福柯是欧洲20世纪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重要哲学家。他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通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福柯认为,话语是构建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机制,话语即权力。话语生产总是依照一定程序,受到控制、挑选、组织与分配。其全景敞视的教师话语理论试图阐明教师是整个社会规训机制的一个环节,教师的具体职能就是规训学生。然而事实表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并未能给人们指引出一条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行道路。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生成性等观念的出现,教育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就是对话理论思潮的兴起,强调理解性、交互性、情境性、生成性的对话似乎更有利于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微观权力学理论,这引起了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兰查斯的批评。福柯主张深入到社会的微观层面研究权力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普兰查斯着重考察权力的结构性特征,认为权力表达结构整体对处于冲突中的各个阶级的实践关系的影响。普兰查斯从结构主义角度指出福柯思想的局限性,他从权力与生产关系、权力与国家、权力与阶级斗争、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对福柯权力思想展开批判。这启发我们回归马克思关于权力分析的资本逻辑,结合结构与实践将宏观权力与微观权力进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刘莉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1):12-15,48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主要考察各种陈述类型的空间分布,谱系学则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不同话语实践行为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协商的关系上。不同话语实践行为之间互相制约、影响、协商的过程是"权力"斗争博弈的过程,而"权力"斗争妥协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谓的知识。揭示权力—知识的复杂成因和运作机制,展示这种机制对于"主体"的全面控制,并尝试释放生命自身所携带的"力量"的可能,寻求摆脱全面控制的有效途径,是福柯思考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博大精深、纷繁复杂,其研究主题、方法都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谱系学方法不但体现了福柯匠心独具的个人思想风格与研究进路,而且借此福柯将目光投向历史,通过各种历史人文景观的深层梳理、把握,展现各种知识、话语、权力等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文着重就谱系学方法的内蕴、逻辑、渊源,及福柯对于谱系学方法的丰富与发展做了梳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于福柯的知识权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蔚 《考试周刊》2008,(3):239-240
福柯是法国后现代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知识-权力"理论被认为是其对当代社会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为理解知识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此作用下对人和社会的控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正确理解福柯的知识权力观有助于总体把握福柯的思想体系,而作为后现代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福柯的知识权力观对于理解后现代思想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短篇小说《两个钓鱼人》以简单直白的文字,通过日常生活琐碎的细节,揭示了人性的悲哀。本文旨在使用福柯理论,根据他对社会生活中权力、话语、知识和真理的分析,讨论小说中权力和正义的关系,以及在两种话语的激战中作为个体的人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思想溯源,所谓权利和话语是指不同客观事件承担的本质蕴藏着同一轨迹的内在过程集合即两者具有不可分割属性。他认为知识使统治的结构获得某种合法性,而这种统治总是具有压迫、监禁和权力的分割等特征。进而影射出的话语权利启发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并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他们借用福柯的权利话语理论来研究殖民主义文本并指出其中隐含的权利关系,是西方宗主国对边缘文化的控制,是一种话语权利机制。  相似文献   

20.
吴继宁 《考试周刊》2009,(23):205-206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个多学科交融汇集的复杂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借助于关于权力、意识形态的相关社会学理论来揭示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而福柯在哲学领域则建立了其特有的话语理论。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性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