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大学体育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获得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激发兴趣更为重要。对此,教师应积极对影响女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使女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86):115-116
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近几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以及家长对于学生体育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要想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初中体育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本文就针对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4.
李广梅 《考试周刊》2014,(95):100-100
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初级中学学生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研究了影响初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内外因素,认为学生内部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体育课兴趣的主导因素,外部因素是制约因素。建议学校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教师自身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培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激励性是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上课的形式,而忽视了新的体育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荣军 《教师》2011,(29):55-55
在教学中激励性是现行体育教学模式,大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上课的形式,而忽视了新的体育教学方式,致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育新课程把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是因为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兴趣——爱好——习惯——理想——发展的递进关系最后达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夏春兰 《中学理科》2008,(4):146-147
摘要:改变体育课的评价方式,建立人性化的评价体系,创新体育课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动力,以此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高职体育的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高职体育与终身体育自然衔接。  相似文献   

10.
建立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是普通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中心任务。全面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基础。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原因。要科学应对并积极地加以改进,切实把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育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激发他们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初中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并最终实现终身体育。教师要遵循主动参与的原则、集体互动的原则、环境优化的原则,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则学生的大脑皮层将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对于体育的热情将大大提高,最终会以最佳的心理态度来正确对待体育课,并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配合体育教师的各种提议来完成体育锻炼。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以下探讨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措施。1.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自主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体育课更是如  相似文献   

13.
周向阳 《考试周刊》2011,(81):128-128
初中体育新课标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鉴于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通过情趣教学法,努力使初中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兴趣是快乐的源泉。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初中体育新课标明确提出:"运动习惯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生只有对体育课感兴趣,才能主动而积极地投身到活动训练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前提.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是因为,学生一旦对体育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出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教师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将初中体育教学落实到实处,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春良 《考试周刊》2011,(58):151-152
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进而促使学生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兴趣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实现高效教学。本文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体育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