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材观。一般人认为,把教材当作知识的载体,师生注重学教材,这种方式被理解为“教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一部分学者提出“用教材教”,强调教材的示范功能。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种观念上的变革,既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我大开眼界,从根本上给我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用教材教是摆在我们而前的重要课题。以往的教学.教师精心备课,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课本上有什么教什么。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学到了知识.却没有了能力。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我们努力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3.
一、把教材变活教材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正如教师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教教材”。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目前政治课教材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单纯地教教材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超出教材,离开教材,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4.
“适切性”是教学的根本属性.在数学教学中,展开“适切性教学”就是要在教与学之间找寻平衡,努力让教学建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对教材、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进行理性考量.努力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找寻平衡.  相似文献   

5.
截止到2004年8月,全国中小学尚有相当一批学校正在使用《大纲》下的教材,即使是使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下的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用教材”教,业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学的难点问题。其中的难点主要在于:新旧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和编排的基本方式不同,对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认识不同,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不同,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追求不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使用传统意义下的教材要想尽可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必须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教师必须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跳出”原有的教材呈现方式和编排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王宝辉 《福建教育》2007,(10):48-48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尊重教材的编排方式和编写意图,又要超越教材,创造性地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本文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例谈谈如何“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更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保证。一、扩展英语教材资源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是学校英语教学的核心材料。不过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材就是教科书的想法 ,更要改变原来只是“教教材”的传统方式 ,而是应建立大教材观 ,要确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方式。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 ,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调整。英语…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改革于2006年在我校展开,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将面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这一对问题。我觉得要弄清二者的关系,不妨先打个比方:我们要求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是先理解而后能运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道题—解释下列词语并用它们造句。“教教材”就好比题目中要求的“解词”,“用教材教”就好比“造句”。  相似文献   

9.
尹艳荣 《宁夏教育》2004,(7):106-107
我认为在教学科学课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学生能亲自体验和实际感觉到的事物及现象为基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及时选用能进行制作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充实教材,也是教材活用的一种,因为尽管科学教材是新的,  相似文献   

10.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回归学习本质的学习方式,更注重系统性、结构性和综合性.深度教学是“用教材教”的延伸、发展与深化,是融入高阶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的通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是一种相融性一体化的关系.从“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课堂构建”的层面,通过案例展现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创意.  相似文献   

11.
胡寅初 《学语文》2011,(1):17-19
【教学设想】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以知识传授为主,后者以能力培养立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改的深入,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数学.刘默耕教授曾指出:“教师的教学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谓高屋建瓴.”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科学而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教材是“金科玉律”,是“圣经”,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是“材料”……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不管怎样“,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笔者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但是,教师在备课时有个误区:抄袭“教案”花时多,钻研教材花时少;讲究“教法”花时多,探究“学法”花时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教材的使用呈现出与旧课程不同的理念,这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倡,意在提醒教师,教材不是“圣经”“法典”,而是教学所凭借的资源,因此理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和“学”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当然,“用教材教”关键是“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不同呢?笔者力图从二备《新型玻璃》的实践中一探端倪。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教学大纲上所列的知识点、语法点进行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效果甚微。而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便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不仅  相似文献   

18.
李姿琼 《贵州教育》2010,(19):40-41
教材是为达到特定的数学目标而使用的材料,但不是必须遵循、不可变更也无可选择的教学依据。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要把教材用好并不简单,尤其是苏教版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审视和探究的眼光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比如细节上的精雕细琢,不同领域内容的巧妙融合,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竖式除法”时是如何“打扮”数学的。  相似文献   

19.
袁雄敏 《科学课》2009,(4):10-11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本质上是对待教材的两个过程。首先是“教教材”,“教教材”是基础,然后是在“教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困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形成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课堂,从而使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能力变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