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夏青 《视听界》2012,(6):113-115
鉴于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引入关注,主持人的独特解读方式是一条“拉拢”收视的途径。近几年,部分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一些新闻脱口秀节目,如凤凰卫视尉迟琳嘉主持的(《倾倾百老汇》、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今晚80后脱口秀》、黑龙江卫视的((故事天下》。这些栏目以社会热点新闻为主,剖析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以诙谐、幽默、轻松的表达方式,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夏青 《新闻实践》2013,(1):52-54
随着电视新闻的竞争愈演愈烈,新的节目样式不断被挖掘,主持人的独特解读方式成了一条“拉拢”收视的途径。近几年,部分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一些新闻脱口秀节目,如凤凰卫视尉迟琳嘉主持的《倾倾百老汇》,东方卫视的《壹周立波秀》、《今晚80后脱口秀》,黑龙江卫视的《故事天下》等等。这些栏目以社会热点新闻为主,剖析受众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以诙谐、幽默、轻松的表达方式,以讲故事为基本叙事策略,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拉近了主持人与市民的距离,因而深受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从1998年凤凰卫视推出国内第一档"说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以来,"说新闻"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十四个年头。2011年1月1日,凤凰中文台新节目《倾倾百老汇》开播,开创了用娱乐精神说时政的新范式,将脱口秀和"说新闻"结合起来,也是我国"说新闻"节目形态的一次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轻松化趋向,新闻节目的制作和呈现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试以《倾倾百老汇》为例,通过对节目特色的分析,使我们对这种新闻呈现方式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并对我国的新闻脱口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是限制性的,需要在其范畴之内把握自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来自电视媒介的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评论思维对节目的整体组织。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栏目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实践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言节目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如何处理方言节目创办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解决作为地域文化表现的方言节目和承担推广普通话责任的广播电视媒介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广西本土节目《有话日日倾》为例,通过对方言节目创收、创优、收视、受众等多项指标的分析,尽可能客观地阐述方言节目的正负效应,理顺方言节目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审视方言节目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电视艺节目的录制大都是由多台摄录设备一次合成的,他们把每一个艺节目按照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并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可看性很强的电视艺节目。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电视行业的专职岗位——导播。导播的任务是要尽一切的能力和手段去实现节目编导们的创意和构思,并且还能锦上添花。他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节目的创意;熟悉节目的形式、内容、舞台调度、灯光效果;熟悉艺术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设置相应的拍摄机位;调动摄像员变换机位、镜头、景别;在体现节目的构思和总体创意下进行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所以,一个节目导播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导播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他的切换直接体现了这一个节目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董卿  朱冰 《现代传播》2008,(2):142-144
"人际传播"被传播学学者称为"永远的迷",它其中蕴涵的丰富在于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就是"人际传播",而综艺节目主持人就是这样一位将人的本能与主持的本领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人.作为艺术舞台上的传播者,综艺节目主持人因为这个舞台的特殊性,她(他)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沉默不语,皆被烙下浓重的人际传播的印痕:有人情味的大众传播者最吸引受众,有效沟通是缩短与受众距离的最佳途径,受众与主持人间的关系越和谐,节目所达到的效果无疑越出色.  相似文献   

9.
湖南卫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益智节目《好好学吧》。本文将通过节目外部包装凸显青春主旋律、节目内容设计趣味十足两方面来重点分析其视觉传播特色,包括节目名称更换具有必要性、守擂队员选才兼具"三高"、舞台设计更显年轻化等。  相似文献   

10.
电视话剧的艺术创新——以湖南卫视《星剧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哲旋 《声屏世界》2014,(10):41-42
<正>电视话剧将传统舞台话剧与电视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舞台话剧表演的一种革新。湖南卫视今年4月份开播的《星剧社》栏目,将传统的舞台话剧搬上电视荧屏,可谓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它实现了电视与话剧的融合,突破了传统话剧舞台表演模式的限制,将话剧所独有的舞台的"现场感"搬上了电视荧屏,让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近距离地观看表演者的表情,随着剧情的起伏而感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广播栏目的生命力在于听众对它的钟爱与信赖,在于它对社会的回馈与关爱。福建都市生活广播的《速度生活》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在节目内容上不断改革、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在节目的拓展空间上不断探索,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节目宗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服务理念,为听友打造出一个自觉自愿奉献自己关怀与爱心的舞台,最直接、最人性化地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施展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不少人青少年时代曾经梦想过登上舞台,成为一名艺术家。时过境迁,他们还有机会吗?1997年,中央电视台就开办了《梦想剧场》节目,为普通观众圆梦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尽管《梦想剧场》每隔一周才播出一期新节目,而且播出时间也非黄金时段,但并没有影响到观众与心中的"圆梦人"──主持人毕福剑在屏幕上如期相约。大器晚成现在的电视屏幕不再是年轻貌美的主持人一统天下,像毕福剑这样的中年主持人使屏幕多了一种成熟感。看看他的成功轨迹,我们就会发现他似乎老比别人晚一步,比如上大学要比一般人晚,当时已经26岁。他出生在海滨城市大…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观众?策划者如何在开发新节目时就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在现代电视产业链上,节目制作和营销环环相扣.电视节目的设计应该和市场营销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将消费者的利益贯穿节目始终,正是一个新节目能否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张轶琳 《声屏世界》2012,(10):141-142
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的下达,要求增办道德栏目、减少娱乐节目、增播新闻节目,各大卫视掀起了新一轮的节目大洗牌。真正为观众服务的节目破茧而出,情感调解类节目自然而然搬上荧屏舞台。看准当前社会时机,众多电视台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调解节目,《金牌调解》率先全国应用而生,成为了电视荧屏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5.
"热线类"节目是广播媒体独有的特色节目形态,也是大众媒体中最具有操作意义的节目。历来"热线类"节目都与"民生类"节目和频道定位联系在一起,也能够更好地发挥电波媒介语境下,媒介机构和受众的"互动"。结合近几年来的"热线类"节目的一些制作及播出实际,我们能够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对于这些情况和问题的解决和思考,某种程度上又能加  相似文献   

16.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中波1080千赫苏州综合广播,是一个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地方媒体。六十多年来,频率的整体架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编辑记者人员的配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一档以传播苏州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苏州评弹"为内容的节目——《广播书场》却一直坚守至今,和听众一起"品味弹唱艺术,感受评弹魅力"。  相似文献   

18.
欢庆的焰火把文艺舞台照耀得五彩缤纷,舞台上的许多节目主持人更是群星争艳,他(她)们的艺术创作无疑给文艺舞台增添了不少色彩。但是有些舞台节目主持人,因为长期从事电视或电台主持,缺乏舞台主持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起看奥运》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北京奥运期间推出的一档综合性体育资讯节目,该节目提出"遥控器"和"广角镜"的报道策略和方式,在为观众呈现一个全景观奥运盛会的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奥运传播的传播场。  相似文献   

20.
重庆渝中区政府日前透露,嘉滨路水上步行街方案已敲定,具体开工日期视三峡工程2009年蓄水至175米后的实际情况而定。根据该方案,水上步行街将绵延3公里,由30艘船用浮桥首尾连接在一起。在这长约3公里的水上步行街上,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舞台表演为一体。(1月22日中国广播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