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启蒙》2011,(3):62-62
课堂上,李老师说到“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俗语,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句俗语的意思。大伟站起来说:“意思是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能轻易掉眼泪。”  相似文献   

2.
这句俗语常常被用来比喻办一件事情有利也有弊,也就是说既有得益,也存在缺点或害处。潮州方言的说法是“沉东京,存南澳”,与它同一个意思。这句俗语源于一个关于地貌变化的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3.
说你胖你就喘,我是胖了之后才知道有这句俗语的。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另外一句俗语: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句话是样板戏《沙家浜》里阿庆嫂的台词。我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不知道含义,后来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7,(3)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语音讹传而来的。探寻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行很广的一句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  相似文献   

5.
《科学启蒙》2011,(Z1):62
课堂上,李老师说到"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句俗语,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句俗语的意思。大伟站起来说:"意思是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能轻易掉眼泪。""回答得非常正确。"李老师笑了笑,接着说,"但是男子汉在悲伤  相似文献   

6.
“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俗语的引用,从当时客观实际出发,是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的。因为这句俗语所反映的哲学意义和本质内涵,完全符合改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擀面杖吹火”与“辘轳把擀面”这两句俗语在陕西境内广泛流传。其虽单独成句,但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故经常被人们连起来使用。这两句民间俗语是陕西人生活、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化石,既反映了广泛的生活内容,同时又体现了陕西人尊长、尊亲和大度、宽容的优秀文化传统。尽管以前生活和生产方式逐渐消亡,但陕西人曾经的生活、生存状态却被这两句俗语永恒地镌刻在了陕西人的记忆之中了。  相似文献   

8.
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谐音讹传而来的,探询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实  相似文献   

9.
何捷 《小火炬》2008,(5):34-34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是一句人们所熟知常用的俗语,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想打到狼有时不得不舍弃孩子。这句俗语用来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可是有的小伙伴认为这句话的本意太残忍了:为了打到一只狼,不惜失去一个孩子的性命,代价太大了。  相似文献   

10.
幽默     
白国宁 《高中生》2008,(9):42-42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实际上,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后来随着时代的变  相似文献   

11.
乱,词典上解释:"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称乱;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子",也指"把事情办坏"。"乱七八糟",现代成语词典上解释为"乱糟糟的"。 "乱七八糟",这是一句流行很普遍、用途很广的口头俗语。但可曾知道,这句俗语来源于历史上两个很重要的典故。  相似文献   

12.
倪培森 《初中生》2005,(14):33-34
"上司放个屁,下属唱台戏"这句俗语,旧时民众常用来讽刺那些专会溜须拍马、阿谀奉迎上司的官员.它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讨好上司者的丑态,抒发了人们内心的愤慨之情.在党中央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的今天,我们也用这句俗语讽刺某些思想作风庸俗、政治腐败的干部.  相似文献   

13.
读写新闻     
贾平凹与一道中考语文试题最近中国教育网刊登了某地一道中考语文试题,并请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来做,结果贾平凹先生也未能做出来。这一道中考试题如下: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生日书》,有这样一段文字:“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籍,却常读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这段话可以用一句俗语概括,这句俗语是什么?其中的两个字形相同音不同,请写出这句俗语。贾平凹先生在看了这个题目后说:“我的文章已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俗话去替代呢?如果我们教人写文章不是鼓励用自己的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首先想的是…  相似文献   

14.
黎琳 《语文知识》2001,(3):43-44
俗语的讹变有三种形式:一是音讹,二是字讹,三是义讹。“有眼不识金镶玉”,这是人们熟悉的一句俗语。金镶玉,是一种特殊工艺,指在金器上镶嵌各种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08,(1):51-51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三国时蜀国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相似文献   

16.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这是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请你运用逆向思维法,以铁杵何必磨成针为题构思并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有句俗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旨在勉励人们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然而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拿这句话来说,在我看  相似文献   

17.
说你胖你就喘,我是胖了之后才知道有这句俗语的。但是,我很早就知道另外一句俗语: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句话是样板戏《沙家浜》里阿庆嫂的台词。我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不知道含义,后来我胖了,胖了的这二十多年里,我通过亲身体会别人说我胖了瘦了的种种声音,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终于得出了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实践出真知!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劝慰、高抬某人时常用一句老话,叫作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还是一个爱情故事里的一句诗呢!说的是宋朝宰相王安石不幸丧妻后,续娶了一位叫姣娘的名门闺秀。王安石因国事繁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能否推理? 人不是机器.这句俗语通常是用来说明人需要休息,而机器则可以不眠不休地下下去.  相似文献   

20.
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亦称口头语,都是有其缘由的,探索这些俗语的来源.颇富趣味. 不识数 这句俗语原为"不识疏",意思是对某人抱怨或瞧不起.唐玄宗时,安禄山反叛,一直器重他的唐玄宗后悔莫及,说了句心里话: "信是胡儿只识疏."意思是: "我一直相信这个胡人出身的家伙只听从我的政令呀!"言下之意是我哪里会料到他骨子里对我的反叛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