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静 《新闻前哨》2014,(6):47-49
随着微博等社会性媒体的极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互联网传媒所引领的大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与微博之间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既有竞争又不乏融合的关系,鉴于微博与传统广播电视之间的巨大差异,从差异入手模糊微博与传统广播电视的疆界,将传统的广播电视渗透到微博与互联网之中,必将会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在大传媒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刘丹 《新闻传播》2023,(17):37-39
互联网技术催生了一系列新型网络经济盈利模式,给互联网企业和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有关理论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分析小米手机“米粉”社群构建的模式和框架,探讨分析其实现价值变现的路径,并由此延伸到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所催生的新样态给传媒企业带来的新生机,为传媒行业提供新的关注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互联网与传媒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明确了"碎片化""个性化""注意力经济"是互联网经济下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用户需求和传媒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传媒经济新生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意力经济为核心,打造满足市场碎片化需求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构建适应碎片化发展的矩阵传播模式,适应用户多元需求;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增强市场把控能力,营造传媒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传媒"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4.
卢卫 《传媒》2015,(8):31-32
互联网把传媒业联系到了一起,转眼间,互联网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此时此刻,笔者想到了18年前,也就是1997年第一次和传媒业打交道的时候.那时互联网刚刚出现,作为邮电系统的一员,笔者意识到网络的传播作用着实强大.为了发展互联网,推广互联网,笔者找到了当地的日报社,建议把日报做到互联网上去.日报社的领导非常开明,也非常有前瞻性,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18年过去了,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互联网对传媒的冲击,应该讲是最先的,因此笔者认为传媒系统的人,对互联网的认识、对互联网的应用也要非常超前才能更好地做好传媒产业.  相似文献   

5.
吕宗礼 《传媒》2020,(10):87-89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全新的媒介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课程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媒体行业对应用型全媒体人才的需求,传媒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室嵌入到传媒实践教育中,通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式,缓解理论脱离实践的矛盾,培养业界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6.
《传媒》2007,(11):18-20
行业分析 未来五年中,GDP的快速、稳步增长将为传媒产业提供创新前进的强大动力.在联合经营的趋势下,更多综合性巨型媒体集团将应运而生,地区和行业限制将被打破.全国资产规模过十亿的传媒集团、企业数量超过40家.国营传媒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传统媒体领域,民营传媒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领域,且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营传媒集团.目前,成都传媒集团仅仅能做到西部地区领先.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注意遵循传媒的发展规律。同时,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取长补短,是媒体实现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与互联网结合的必要性,并且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方式,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内涵、特征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同时,深刻理解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本质和核心内涵,掌握在“互联网+”时代开展传媒创意传播与营销的主要方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文章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已经深度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传媒行业格局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呈现相互融合发展之势。面对大形势、大趋势,传统媒体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成为各行各业风向标的时代大背景下,广电传媒将如何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各大广电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广电传媒正在积极地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特别是一些领先的广电巨头已经开始用资本来推动平台化,更快速、更大规模地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广电生态圈,各大广电集团开启"电视+"模式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一种重构产业与社会的力量,因此跨界成为传媒整合与发展的关键词.其主要模式有三种.智能模式:从数字整合到数据整合;智库模式:从信息整合到知识整合;智识模式:从知识整合到社交整合.这些模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传媒的智慧互联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渗透改造的大潮中,传媒业首当其冲.在不断被颠覆与重构的过程中,整个传媒行业的生态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文章回顾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传媒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弊端,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传媒产业生态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的变化:产业内向“崩溃”的融媒化、产业外向“崩溃”的泛媒化、产业“崩溃”重组后的生态化.在此基础上对传媒产业生态演化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主要形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形式,其利用互联网环境、计算机等设备,发展成为我国互联网时代的主要传播方式。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先前的传播信息方式,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将新媒体技术应用融入人们生活,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影视传媒行业增添了一笔艳丽的色彩。本文就"互联网+"时代影视传媒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媒新生态下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新 《青年记者》2010,(19):33-34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传媒生态中,以互联网和手机为前驱的新技术催生了令人目眩的传播空间,而且,没有人能确切预言,这种传媒生态的演变哪里才是终点。  相似文献   

15.
今天,几乎所有的传媒人、媒体都在努力给自己注入互联网基因,谋转型。但或许只有先了解整个社会系统的变化,进行充分的互联网研究,把握其脉络,才可逐渐看清传媒人在这个时代的定位。本期杂志,我们对话社会化媒体理念的布道者、移动互联网时代新4C法则的提出者唐兴通先生,探讨互联网社会学如何拉高传媒人的视角、洞见传媒人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正>传媒教育应该有一定稳定性《中国传媒科技》:您对未来五年传媒业及传媒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喻国明:传媒业目前正处于巨变之中。不要说传媒教育、传媒研究者,就算是在一线的操作者,包括新媒体的操作者,都很难预测未来五年传媒业会是什么样子。就像五年以前,我们也很难预测今天的媒体、互联网会面临的情况一样。这是一个从底层基础,到规则,到界面层面的具体的表现形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这对传媒教育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传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体现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媒介融合将传统的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由各自分立改变为平台式上下游一体化生态模式,由此促进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经营意识重塑传媒产业产品研发、制作、营销业务流程,使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得到完善;“关系”维度重要性的凸显倒逼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传媒产业探索个性化、草根化、小众化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完善与重塑遵循着一条从草根到主流、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的互动、参与、共享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所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背景下的媒体构造,用户体验得到空前的强化,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在强化既有专业财经新闻生产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8,(3):88-93
作为当下中国重要的社会变量,互联网给传媒产业格局和社会运作方式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学术逻辑与业务操作范式已难以有效预测并适应新的媒介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梳理2017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年会上所发表的观点,结合传媒转型瓶颈的讨论,从论证作为一种新的时空场域的互联网"下半场",到辨析新媒介生态中的内容生产变革与传统媒介的应对,技术与人、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再到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现状与进路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以数据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量的互联网"下半场"的逻辑与进路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彻底的颠覆,而期刊出版工作也正在逐渐被互联网所改变,从传统期刊论文的提交、审稿,到最后的发行等环节中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且由互联网所催生的移动传媒对于期刊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围绕"互联网+"对期刊出版的影响进行了简述,之后对"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旨在推动期刊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