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相似文献   

2.
唐代宗广德、永泰、大历间,元结两任道州刺史,辞官后寓居浯溪,在今永州境内活动前后十年,著述约70篇,其中最值得注意者有十九铭一颂。元结在道、永二州所游历,则有三溪、三岩、二崖、一谷。元结大规模开辟了今永州境内的景地,开创了摩崖石刻的先河。由其诗文意象所描述而言,永州本土文化可以称之为"水石文化"。  相似文献   

3.
元结的诗呈现两个特征,即显性的复古和隐性的创新,多数人只看到元结复古的一面,而少有人能认可其创新之处。本文立足对不同时期元结诗的分析,并结合元结本人及其诗论,认为复古只是一个短时的现象,创新才是元结诗的本真。他的创新之路,奠定了他在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进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试论元结诗歌的散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结是唐代第一个大力“以文为诗”的作者,其诗歌的散文化程度大大超过后来的韩愈。本文把元结的近百首诗分成三类,分析“以文为诗”在三类诗歌中的不同特色,进而把元结的“以文为诗”跟韩愈作比较,以突出元结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摩崖之研究     
宋代文人张文潜①曾对自己书斋中巨大的拓片入过迷。那上面的文字犹如龙跳天门,栩栩如生。想到自从文字刻上摩崖后数百年间王朝的兴衰不胜感慨。那拓片就是颜真卿②书的大唐中兴颂。③它原刻在风景胜地湖南省祁阳县语溪的崖壁上。此摩崖碑刻使元结④的“言简意赅”的名文和刚直不阿的颜真卿书法的魅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其书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记述了元结在道州的生活历程和为官品质,并对元结诗文中所提到的大量史迹详加考证,尤对元结文风钦佩有加。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记述了元结在道州的生活历程和为官品质,并对元结诗文中所提到的大量史迹详加考证,尤对元结文风钦佩有加。  相似文献   

8.
中唐时期的元结两任湖南道州刺史,治绩卓著,为奏课全治第一。期间写下的(《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诗文反映出浓厚的民本倾向,对继起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以重要的影响。元结雅爱湘南山石名胜,为右溪、朝阳岩、浯溪命名,并作铭刻石。始为世所重。故本文首叙元结湘南诗文原始,溯其源流,拟从一侧面提供元结湘南诗文研究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9.
"次山铭叙"是元结一组共二十四篇铭文之序的合称,始见于明代《名山胜概记》各书。元结作品中以文体而论,铭文最多,这一特点与他所主张的古文运动有关。而后世将其铭文中的序文独立出来,又合编为一组,突出体现了元结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侧面,使其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文学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魏来 《考试周刊》2010,(11):27-30
1994年以来的元结研究较以前有深入,表现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质量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结散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但研究范围却日益狭窄,基本上集中在元结诗歌与新乐府运动、元结散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的研究上。本文认为,元结研究的全面性需要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1.
元结之父元延祖生于681-682年之间,卒于756-757年之间,他的青少年时期在武则天的恐怖政治中度过,形成了全身远害和躬耕自足的道家思想及生活方式。这些对元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凸显在元结以后的为官生涯及人生中,是元结优秀的为官品质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二风诗》十篇是唐代诗人元结的早期作品,是一组颂美戒恶,“以裨天监”的规讽之作。这篇文章基本上以《二风诗序》、《二风诗论》为线索,论述了《二风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思想内容和规讽意义,以及它的艺术形式,从而从中可以了解作者早年的思想和处世态度。关于《二风诗》的注释,虽然参考了聂文郁先生的《元结诗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但由于其中有许多不敢同的地方,故附于后,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13.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赋颂模式。在夸扬歌颂的同时,将讽喻意图巧妙隐藏在多种艺术手法之中,其高超的讽谏艺术值得关注研究。本文从讽谏方法入手探讨司马相如辞赋中的讽谏艺术。  相似文献   

15.
元结,这位生活在盛中唐的诗人,他历经了安史之乱及以后的各种各样的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他也不例外。763年,元结被贬到道州,授任道州刺史。他在道州一呆就是八年。直到771年才离开道州。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道州也被叛军山贼多次洗劫。此时战争带给元结的伤痛有增无减。纵观元结在永州的诗歌,我们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可以窥探出其诗歌创作具有战乱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次山铭叙"是元结一组共二十四篇铭文之序的合称,始见于明代<名山胜概记>各书.元结作品中以文体而论,铭文最多,这一特点与他所主张的古文运动有关.而后世将其铭文中的序文独立出来,又合编为一组,突出体现了元结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侧面,使其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文学及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湖南杂记"是元结任职道州(今永州)期间所作一组山水游记的总名,这一名称由明代袁宏道等人提出,从一个侧面概括了元结散文的特色,也表明了元结与湖南永州山水的特殊关系,其意义与后世总称柳宗元游记有"永州八记"实具异趋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作者的意图是研究公示语翻译时不同忽略的因素。作者的意图通过语篇的意图性体现出来,而作者主体及其本意的可认知性证明作者主体的意图是可探索的。公示语作者主体的意图可分为陈述型和感染性及提、警示型。在翻译时,根据不同的作者意图,译者考虑的侧重点不一样,即可以以文本为导向、以读者为导向或以原作者为导向。  相似文献   

19.
振发风雅 ,关切时政是元结诗论的主导倾向 ,而古朴雅正 ,以真气发愤词则是其一贯的审美追求。元结的诗学思想体现了中唐前期要求扫除文坛积弊的进步倾向 ,对稍后的文学革新运动特别是“新乐府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方向红 《文教资料》2006,(32):66-67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重要的辞赋家,他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赋颂模式。他在辞赋中夸扬歌颂的同时,将讽喻意图巧妙隐藏在多种艺术手法之中,其高超的讽谏艺术值得关注研究。本文试图从讽谏方法入手探讨司马相如辞赋中的讽谏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