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出示整除相关概念,学生自主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零零散散地学习了一些有关数的整除的概念,吴老师把它们散乱地贴在了黑板上。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独立思考,再讨论,看看哪些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把有联系的概念变成一个一个的小组,用线串在一起,然后再整体看看关于“数的整除”这部分,我们到底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2.
一、出示整除相关概念,学生自主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零零散散地学习了一些有关数的整除的概念(课前,教师已把这些概念用纸条散贴在黑板上)。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独立思考,再讨论,看看哪些概念之间是有联系的,把有联系的概念用线连在一起,整体看看关于数的整除这个部分,我们到底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3.
1.为什么不把“1”也归入质数一类? 全体自然数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质数;另一类是合数;“1”既不算质数,也不算合数,单独算一类。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而合数还能被其它数整除,所以把质数和合数分成两类的理由很充足。“1”也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和合数两类,不是更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一个小例子谈起。比如说,2618能够被哪些数整除,也就是说,2618的因数有哪一些。我们知道,可以把合数分解质因数,而且分解质因数的结果只有一种。2618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2618=2×7×11×17。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果“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质因数的时候,它的答案就不止一个了。  相似文献   

4.
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整除”有关知识,同学们还记得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概念吗?  相似文献   

5.
“数的整除”这一部分的概念比较多 ,例如整除与除尽、质数与质因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等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些问题 ,复习时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对比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使学生加深对各概念的理解 ,掌握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通过综合练习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运用 ,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下面几点做法。一、回忆概念 ,连成片 ,结成网复习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在这一章里我们学过了哪些概念 ,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 ,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这些概念 ,然后引导以整除为主线…  相似文献   

6.
单项选择题是指在选择支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它的解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概念辨析法。这种方法就是把题目涉及的概念与原概念加以比较,看是否与原概念相符. [例1]如果a÷b=12,那么( ) ①a一定能整除b;②a可能整除b;③a一定能被b整除;④a可能被b整除。  相似文献   

7.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整除、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了解整除与除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和、差、积及有余数除法的整除性定理。 2.理解一个数能被b整除的特征的概念,掌握能被2或5,5或25,8或125,9或3,以及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以上各数整除。 3.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和几个数两两互质等概念,理解最大公约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定理。 4.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查表法”“试除法”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理解“关于大于1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一个约数是质数”的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 5.理解用分解质因数法及用辗转相除法求最  相似文献   

8.
这世界的可爱之处,就是当钻石被掩埋之际,也有拨云见日之时。许多看似冷门的专业,虽然在报考时"乏人问津",却在就业时"争相抢购",可谓"冰火两重天",正如钻石被遗忘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终会因自身璀璨的光芒而被有心之人"捕获"。为此我们探访了一些高三学生和相关院校,对于被考生冷落的专业做了一个盘点。来,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专业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对科技和生活都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人们在科技进步路上的有力的工具,但"人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那么这就要学会考虑如何进行培养,最好的办法是螺旋递进的培养模式.知识本体论的领域是知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这些关系反映了概念之间的约束和联系.在工匠精神的知识本体上再进行螺旋递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人才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源源不断地提供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就能使每个产品都变得很完美.  相似文献   

10.
本单元是数的整除知识的主体内容,概念多,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教学难度较大。为此,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排在原通用课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改进。 1.基本概念更突出。把原通用教材“数的整除”一章分两段进行编排,先把自然数、整数、整除三个概念提前到第八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中教学,再在第十册中用一个单元集中系统学习。这样,既适应了当时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知识的整理和概括的需要,并减轻后来集中系统学习的负担,又有利于突出各段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趣味导入1.(师板书:水果)问:看到老师写这个词你马上想到了什么?(苹果、桔子、香蕉……)理解:水果包括苹果。水果不一定就是苹果,但苹果一定就是水果。2.师:在数学里也有这么有趣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其中一组关系“整除与除尽”就是这样。(板书:整除与除尽)3.明确研究范围。师:不论是整除还是除尽都是指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了?今天,我们在研究整除时所说的数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二、整除的意义及与除尽的关系1.初步形成整除的概念。(1)出示算式:10÷5=214÷3=4……212÷12=19÷1=91.8÷6=0.36.4÷0.…  相似文献   

12.
“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概念较多,比较抽象,概念间的联系紧密。复习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整除”概念为重点,把有关的知识及概念(如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约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公约数与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分析、判断、归纳、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搞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科书第80~81页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数的整除”这一章内容。在老师板书课题的同时,请大家首先回忆“数的整除”这一章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学生回忆,教师板书。)师:这些知识只是暂…  相似文献   

14.
正德国数学家希伯特(David Hilbert)认为:"一个数学概念和现有的网络由更强或更多的联系联结着时,概念才是被彻底地理解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各类相似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合并同类项",寻找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我们可以纵向地"合并同类项",把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或命题体系归结在一起,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横向地"合并同类项",寻找同一层面中的要素之间关联.这样,数学知识网络就丰富而立体,知识与方法进一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助于知识的贮存和提取.  相似文献   

15.
引言:我们都有相同的体会:数学概念课和复习课不容易上出高潮和特色来,在贯彻新课标实践新理念中,总觉得这样的课更难把握。可笔者最近听了一节教学研讨课,上的是概念复习,听后顿觉耳目一新。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第12册第60~61页“数的整除”及练习。 教学实录:1.日期导入师:今天是几月几日?生:3月12日。(师板书:312)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数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整除)2.启发联想师:看到3和12,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生1:12能被3整除,3能整除12。师追问:你能说说为什么12能被3整除吗?再举个例子加以说…  相似文献   

16.
约数和因数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我们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是以这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为前提的;而教材中所讲的“整除”,“一般只指自然数”,即它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的。据此考察15的约数,则有:1、3、5、15;同样在自然数范围内去寻找15的因数,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些概念在表达形式或内涵、外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而小学生的概括、理解和推理、辨析等能力还处于初级水平,所以在学习一些相近或相似概念时。很容易产生混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概念内涵的从属而引起混淆即把本是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完全等同起来。例如:“整除”与“除尽”,由于在小学低年级的整数除法中,“除尽”也就是“整除”,不能整除的,也就是不能“除尽”,易使学生把“整除”与“除尽”当作同一概念,致使在学习数的整…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需要迅速判断一个数能被哪些数整除,或者说用哪些数去除一个数能够整除。如果不直接用除法去进行较繁琐的计算,那就需要掌握一些判断数的整除性诀窍,这样能较好地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下面给同学们讲几个判断数的整除性的诀窍。1.能被8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如果能被8整除,则无论这个数有多大,都能被8整除。例如,6578336这个数的末三位数是336,336能被8整除,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6578336这个数能够被8整除。又如,7625000这个数的末三位是0…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训练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看一看小朋友们,仔细看看下图有些什么。你们知道吗?这些都是用垃圾制成的。我们身边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说一说1.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2.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垃圾。3.下面的办法,你想到哪几个了?(1)学习把垃圾分类,减少不可回收垃圾。()  相似文献   

20.
“数的整除”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数的整除”的概念很多,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概念时,注意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新的概念.1.通过计算,引出整除的概念.教学时,先让学生计算以下各题并思考:这些题是否都能除尽?15÷3 15÷2  1.2÷0.441÷5 0.8÷2 2÷0.5 24÷2再引导学生把这些能除尽的算式分成两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