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建设进程逐步加快,法制新闻业已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在法制新闻以它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吸引读的同时,引发的新闻官司也日益增加,这不仅造成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矛盾,也给新闻宣传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自觉学好法律知识,努力增强法律意识,尽力避免新闻官司,是摆在新闻工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王春 《视听纵横》2005,(4):101-102
法制类节目的基本内核是由法制新闻事件为主干,以新、奇、特的法制案件为形式,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培育群众法律意识为目的的法制新闻专题节目。法制类节目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严肃性、推理性和不可变性,其内在的逻辑性是相当严密的,给人以庄重理性的感觉。法制节目如何才能地深入人心、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我认为,加强互动性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单珊 《新闻前哨》2013,(3):54-56
电视法制节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较之一般性节目更容易引发新闻官司。那么,电视法制节目如何防止新闻侵权,减少新闻官司,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事前预防和积极应诉两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法制节目新闻侵权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法制类节目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性、严谨性以及个案的特殊性,记在采访中的方式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一档好的法制节目往往与记独到、细致、深入、到位的采访密切相关。总结两年多来,笔在浙江电台《法律直播室》节目中从事法制新闻采访的工作实践,认为广播法制节目的记在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传播法制明和法治精神,是新闻媒体应有之责,而在新闻实践中,很多新闻报道却表现出感性越过理性,法治精神被人治精神取代的倾向,一方面混淆了视听,另一方面让媒体惹上官司。本试分析现今新闻报道中法制意识欠缺的几种表现,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正式开播,这个取代原有西部频道的新面孔一亮相,便引来各方关注,播出仅三个月,它就以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非常态的表达和独特的编排吸引了观众注意,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法制类节目,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本文拟从多重角度对上述法制节目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电视媒体的成功做法,揭示做好法制节目应注重的几个方面,以期对法制类节目编导有所借鉴和启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各类批评报道在各级媒体中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批评报道记者容易出名,但稍有不慎记者也会惹上官司。近些年因为媒体刊登批评报道引发新闻官司的事件屡有发生。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新闻官司已经发生上千起。陷入官司中的新闻媒体和记者常常被拖得精疲力竭,有时还落得灰头土脸。事实提醒新闻工作者,在法制社会环境中,新闻媒体不仅要勇于开展舆论监督,还要善于开展舆论监  相似文献   

8.
郭骥 《新闻记者》2004,(12):42-43
自1985年上海出现建国以来第一起新闻侵权官司("二十年疯女之谜")后,新闻侵权官司就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已审理此类案件1000多起,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常常被推上被告席。而作为法制报道,由于其报道争议、矛盾居多,就更加容易卷入新闻侵权官司。因此,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要避免被推上被告席,就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防止新闻侵权。  相似文献   

9.
刘玲 《新闻爱好者》2012,(16):75-76
广播媒体素以"新闻立台"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由此可见广播新闻类节目在广播传媒的龙头地位与骨架作用,然而现如今,随着网络等媒介的兴起,以及综艺娱乐节目的不断冲击,广播新闻类节目的"老大"身份已岌岌可危,于是为了优化节目质量与提高收听率,各级广播媒体重启"评论强台"战略,借以挽回广播新闻类节目日渐下滑的态势,在广播新闻类节目中,有意识地强化评论,已然成为广播传媒振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是它区别于一般新闻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了法制价值,遵循了法律规范,凝聚了法治精神。法制新闻除了要按照新闻规律遮作外,还盐须遵守法制的基本规则,它主要体现在: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尊重司法独立,恪守无罪推定,树立法律真实的证据意识,坚持与司法程序共进。  相似文献   

11.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不是所有真实的东西写在新闻里都能不惹官司呢?比如,一个患艾滋病的女子涉嫌盗窃,媒体报道时能否说她患此病?再比如,一个12岁的男孩参与抢劫,新闻稿里能否说出他的真实姓名?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法制新闻报道如何规避新闻官司呢?  相似文献   

12.
李春 《视听纵横》2005,(4):78-79
我国大规模的普法教育活动始于1985年,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己历经20年,各级广播电台都配合普法教育创办了各具特色的法制类节目,在普法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广播法制类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创新,如何有效提高法制类节目的可听性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最受听众欢迎的品牌节目之一,己经成为各级电台广播法制类节目共同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王君彦 《记者摇篮》2001,(3):42-42,19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广播工作者就仍新的思考,新的理念,才能创造新的来绩,纵观当今的媒体,新闻大战硝烟四起,大版面新闻铺天盖地而来,电视台一档又一档新闻节目连番推出,而大多数电台的新闻节目仍然没有痈离传统形态,时效性差,信息量小,涵盖面窄,播报形式单一,可以说如今的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相差甚远,与自身的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社教类节目也无法相比,因此对广播新闻节目来一次彻底的改革是十分迫切的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准确地把握未来广播新闻发展的趋势,必须弄清新世纪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特色,笔者认为,新世纪广播新闻的节目的主要特色,笔者认为,新世纪广播新闻的发展趋势是强时效,大容量,全方位,多形态。  相似文献   

14.
景程 《新闻三昧》2005,(6):22-2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十余年中,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法制新闻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因此,法制新闻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所担负的功能,越来越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15.
电视法制类节目中“真实再现”的传播学与法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类节目由于其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与突出的新闻效应,越来越成为我国电视台极为抢眼的栏目。目前我国中央电视台与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法制类节目还占据了电视栏目收视率排行榜的前列,其受欢迎程度居高不下。电视法制类节目在定位上一直强调“说法”,以法律的原理与法治精神来解说案件。但由于有许多案情复杂而有趣的案件难以用画面拍摄的方法真实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刘熙 《新闻知识》2002,(1):34-36
近年来,现代社会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中,努力运用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在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经常引发出许多的新闻官司,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被报道对象以侵权为由推上被告席的事件亦屡见不鲜。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作到既顺利实施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预防新闻官司的发生呢?笔者从事法制新闻工作二十余年,下面结合自身经历,就新闻官司的成因及预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达到“防患于未然”之目的。一、新闻的虚假性与新闻官司“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为新闻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契机。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作为传统媒介中的重要内容,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基于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广播新闻评论类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法制新闻传播中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法律关系的正确运用和实现,是新闻传播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梳理法制新闻与新闻法制的关系、新闻法制中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等知识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当前法制新闻传播中存在的法律关系问题,并提出正确处理这些法律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政     
《青年记者》2005,(6):82-83
化产业向非公经济敞开“大门”,《中外法制》等60种非法期刊被取缔,广电总局再立规,新闻类节目不得开设有奖竞猜,上海电视台获准开办IP电视、手机电视,上海:出版单位不得出售转让教辅类书号刊号。  相似文献   

20.
此前任何一个时期的法制类节目都没有能象现今一样的繁荣。报刊、杂志、网络中如此,电视节目中亦然。从中央级到省市级电视台,几乎没有一家未曾设置法制类节目。这固然有法制新闻本身所蕴涵的永远值得传媒追寻的趣味性价值因素,但更为贴切的现实动因还在于随着法制的建树、在本质上是法制经济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法律问题的关切度、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度不断提高。后者既是电视法制节目的群众性基础,也是近年来法制题材节目红火的关键所在。但在繁荣的背后,我们无法忽视它还并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数端“病灶”。若不对症下药,电视法制类节目不仅不能担当起说法、释法的社会责任,而且,受众对其良性发展的预期也将难以实现——节目自身会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