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明 《寻根》2003,(2):35-37
说到“文字狱”,可能谈“字”色变者首先要数古代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所谓“仁人志士”了。其实,文字狱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远古的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时代,不可能有什么文字狱。试想,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祸”无法从口出,就更没有从“笔”出的道理。即是说,文字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出现的一种“恶之花”。汉字之美促进了中国灿烂文明的发展,可同时也应验了一句古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谓文字狱,《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统治者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  相似文献   

2.
大仲马轶事四则王基高“家系”大仲马(Dumas,1802-1870)是个诙谐的作家。一次,一个银行家揶揄地问他:“听说,你有四分一的黑人血统,是吗?”“我想是这样的。”大仲马说。“那令尊呢?”“一半黑人血统。”“令祖呢?”“全黑。”大仲马笑答。“请问...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和一位同志乘阿尔及利亚“霍加尔”号船渡海去法国马赛出差,在旅途中,遇到两件使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事老战士和“小铁塔”在阿尔及尔港,我们驾汽车排队等候上船时,正好同另一辆汽车并排。那车中一对夫妇带着的小男孩吸引了我们:这黝黑、胖胖的小家伙,身体结实得象个小铁塔,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活像个演说家。我们同他互相问候后,便很快熟悉起来。这时,他的父亲也热情地上前同我们攀谈起来。当他得知我们是中国人时,便自我介绍说他是阿尔及利亚执法老战士,在当年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中任团长。他非常感谢中国自始至终支持…  相似文献   

4.
被人遗忘的自行车发明者麦克米伦王雁昀“轱辘魔王”是自行车的发明者英国的柯克帕特里克·麦克米伦的绰号。150多年前,他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而且试行成功,当时曾名噪一时。于是有人便送给他“轱辘魔王”的绰号。但是,以后他便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世人...  相似文献   

5.
乐平古戏台     
头两年便听说江西赣东北腹地的乐平乡间盛行修筑戏台,并且遗留了一大批明清古戏台。修台一为农民自演自娱,二为宗法氏族攀比。几百年光阴荏苒,一个小小的乐平县至今竟然保存了二百多座戏台建筑,若把它们一个个排列起来,其“古”、“多”、“美”可同徽州的功德牌坊媲美,形成了一道华夏民族传统艺术的人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阿彬 《世界文化》2005,(6):38-39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拥有多达600多个部族的多民族国家。作为非洲民族成份最复杂的一个国家,她即不是纯粹的阿拉伯家园,也不是简单的非洲黑人的国土。这从苏丹人的婚俗中便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奇妙之处:非洲风情和伊斯兰化在这里斗争、排斥,却又不得不紧紧地揉合在一起。就象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和来自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  相似文献   

7.
牛鸣 《世界文化》2023,(8):22-25
<正>2019年,由美国导演彼得·法雷利执导的电影《绿皮书》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用一段泪水与温暖并存的南下之旅,将黑人身份认同与白人主流文化的矛盾再次搬上了荧幕。电影采用了双男主演绎的方式,对撞式地将粗枝大叶的白人托尼和谈吐不凡的黑人谢利博士组合在了一起,以“黑”和“白”两种视角、以谢利博士为缩影,向观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群体在面对“黑”“白”两种文化时的踌躇与迷惘。《绿皮书》并非新作,但其中表达的内核依然不过时。  相似文献   

8.
人力车发明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茵  姚平 《寻根》2001,(4):93-99
人力车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和斗笠、舢板、梯田等一样属于东方的特有物品,但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巴黎街头就出现过一种被称为“vinaigrette”——“香料盒”的人拉的二轮“马车”。法国画家兼雕刻家Claude Gillot(1673年-1722年)的画里,曾经描绘过两辆“香料盒”的相遇:在他的画中,一辆“香料盒”在街道的拐角,遇上迎面而来的另一辆,两个车夫面对面,拉着豪华车的做着手势,让另一辆车让路。  相似文献   

9.
“美”,在科学家与艺术家眼里,往往是大相径庭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的美”与“科学的美”会继续是“井水河水不相犯”吗?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又该如何真正地互动与互补?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从人类揖别野蛮蒙昧步入文明之时起,化妆便以独特的装饰美化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人类就已经懂得用色彩装扮自己的肌肤。举凡古今名目冗多、种类繁缛的各式化妆品,无一不是人们对美孜...  相似文献   

11.
马剑 《世界文化》2011,(5):12-14
她是一个出生在贫民窟的黑人女孩儿,既不富有,也无美貌.按世俗的眼光看,她最好的前途不过是嫁个同样身份的男人,生一堆孩子。但这条路对于她全不适用,她自由地追逐着梦想,不仅登上网坛天后的宝座,还成了纽约城炙手可热的模特儿。这个“狂妄”的黑人姑娘硬是以她的钻石、服装以及猫步给女子网坛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观点集萃     
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指出,美学范式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最为普遍的共性、最普遍的特性、最为集约的精神的范畴,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跟另一个时代的美学整体区别的范畴。研究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可发现人类美学的普遍规律,并能为美学主要规律、基本规律的形成寻求机制。人类美学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它们分别同人类发展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带动了它们统摄的审美理想、审美的主要范畴的同步转换。具体来说,随着审美范式由依生之美向竞生之美、整生之美的转换,审美理想也由和谐向自由、美生转换,审美的主要范畴也由壮美、秀美经由崇高、悲剧、喜剧向生态美、环境美转换。人类这种美学多层次统一的受审美范式规范的立体转型,确证了审美范式巨大的张力与聚力,确证了审美范式是每个时代的美学网络的网纲。把握了时代的审美范式,也就整体地把握了时代的美学系统;弄清了审美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把握了美学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律。“华夏”可以指称中国各民族詹鄞鑫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甲骨文中地位崇高而且并列的“华”和“夏”,应该就是文献中的“华”和“夏”。“华”和...  相似文献   

13.
贾艳丽 《寻根》2008,(4):36-40
“送羊”习俗 河南省汤阴县及周边安阳、林州等县市,自古就有“送羊”习俗。每年夏季麦收刚过,出嫁过的姑娘便会带着礼物回娘家瞧娘,当地有句俗语,叫“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一进农历六月,家里有外孙(甥)的村民便开始蒸“羊”送“羊”了.  相似文献   

14.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15.
电影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来源于生活,反映了某一特定时空所发生的变迁,和人们相应的反应:另一方面,它又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引起人们对某个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影响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充斥于当今好莱坞影片中的千篇一律的黑人银幕形象就生动地反映出电影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因为黑人坚持不懈的抗争,“公然歧视黑人”逐渐成为一条禁忌;又因为这个禁忌的震慑,“银幕好黑人”成为好莱坞政治诉求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尼日利亚拉各斯著名的国家大剧院主楼内,由尼日利亚政府拨款建造的一座颇具规模的“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中心”(THECENThRFORBLACKANDAFRCANARTSANDCIVlllZATION),是迄今世界上对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保存最丰富、设备最齐全的一座闻名于世的专门艺术馆,它在非洲和国际文艺界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十分重视它的作用和影响。第一届世界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节于1966年在塞内加尔举办。之后,经过充分的筹备,尼日利亚联邦政府于四刀年回月15日至2月22日主办了第二届世界黑人和非洲人文化艺术节。其…  相似文献   

17.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18.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便努力避免落入以往“传奇”的俗套。近年我们听到太多的诸如中国民乐在金色大厅如何辉煌的“传奇”。然而,尽管经过多年的国际化交流,中国仍然不被外国受众真正了解时,突然间发现,因为急于走出国门,我们却没有认真地考虑如何进入对方主流社会,并充分利用对方的主流传媒,让中国传统民族化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9.
皮埃尔告诉妻子,他已邀请公司经理到家里吃晚饭,并让妻子准备晚餐主菜——烤羊腿。妻子说:“亲爱的,你应该知道,我们现在手头拮据,没钱买羊腿。”皮埃尔很尴尬,但很快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对妻子讲:“当我们入席后,你在厨房里故意打翻一只不锈钢的盘子。我就说,‘糟了,我想这是烤羊腿掉在地上了……幸好,还有土豆泥。’老板肯定会体谅我们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土泥请他了。”请客那天,刚刚喝完开胃酒,厨房里就发出了一个很大的响声。皮埃尔赶紧说:“糟糕,这一定是我太太把烤羊腿弄翻在地上了……幸好我们还有土豆泥。”就在…  相似文献   

20.
王珀 《世界文化》2009,(11):27-28
我们的导游名叫马克西姆,这一整天他都紧张兮兮的。“你的包,你的包!”他的喊声响彻整个停车场。一位观光者把他的帆布背包掉在了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