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楚天都市报     
《新闻前哨》2011,(12):4-5
《楚天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月1月1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2000年以来,日均发行量稳居百万份以上。15年风雨兼程,《楚天都市报》依托母报——《湖北日报》的强大影响力与资源,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锐意创新,阔步前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湖北省"重要文化品牌"。目前,《楚天都市报》已从单一纸媒发展成为四报一刊两网站的报系集群。  相似文献   

2.
谢力 《传媒观察》2015,(4):59-6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给晚报都市报的再次转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转型,既关乎媒体平台建设,也关乎办报理念转变。面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个新常态,除了新技术等"硬件"外,晚报都市报如何在内容等"软件"上把握好"融合"向度,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主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报业研究中,近两年来我国都市报的衰退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都市报之间的恶性竞争、都市报内容的虚假化、同质化、低俗化、娱乐化等现象,成为研究者们所诟病的报纸共性。在报纸消亡论再度抬头的背景下,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了都市报在内容方面的病因,为都市报的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在都市报发展中的内容瓶颈还有一个,那就是新闻评论的弱化和缺位。纵观国内的都市报,除了少数报纸如《新京报》、《南方都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新闻客户端的第一轮竞争之后,都市报的新闻客户端面临用户数量少、新闻阅读率低、影响力不足等局面,究其原因,既有渠道建设方面的问题,更有内容建设上的定位摇摆和模糊。在内容建设方面,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两种较为成功的运作模式:娱乐主导的商业媒体模式和严肃主导的传统主流媒体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种模式都不适合都市报的新闻客户端,提出应以"服务主导"内容建设模式打造本土化的都市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5.
把众多的都市报摆放在一起,头版或社会、娱乐、体育等重点版面几乎都是一个版式:刺激性极强的大标题下面配着特大尺寸的照片。这样的版式尽管能体现新闻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但千篇一律的大标题配大照片,也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都市报的新闻性是否只能依靠标题和内容描述的刺激性来吸引读者?其二,都市报的新闻性是否只能依靠奇闻逸事、犯罪事件、花边新闻等娱乐性的东西来体现?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迟来的爱"——后都市报时代延迟登陆国内都市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普通老百姓为主要受众,以市民关心的本地都市新闻为主要内容,形成一种不同于党报的新形态.早期都市报尽管以全新理念横空出世,但因其取向一味以市民为标杆,使一些都市报纠缠于家长里短、枪杀暴虐的事件中,表现得较为小气,也使都市报一直僵持于"小报"的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7.
都市报微博是报纸媒体借助微博平台积极抢占话语阵地、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内容建设为中心对都市报微博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首先以《新京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对都市报微博的内容构成进行分类讨论,然后从发展定位、互动系统和把关机制三个方面对目前都市报微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就都市报微博的品牌力量和传播价值展开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江南都市报》是中部欠发达地区都市报品牌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成功范例,其迅速崛起与持续发展,既缘于对都市报先驱办报理念的继承,更在于其对本土报业环境与受众市场的研究、对办报理念的创新。归结起来,其成功主要由于两点,一是坚持"百姓立报、生态办报、品牌强报"的办报理念,打造并坚守品牌特质;二是不断发展"自办发行、广告代理、多元化经营"的创新思路,强化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方朝春  邓晓旭 《东南传播》2014,(12):118-120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已由信息的竞争转向观点的竞争。都市报要提高媒体竞争力、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成多元共存,首要措施是转战新闻评论"战场"、提升本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探索新路径以提升本报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为例,分析提升都市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党报而言,都市报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新闻文风等方面与之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对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将对这种"特殊的要求"加以分析,尝试寻找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选择的一般规律。一我们的报纸在为谁服务这是我们在谈稿件选择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那么它的读者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11.
李静 《今传媒》2011,(6):43-45
本文立足于都市报的发展,把都市报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讨现今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倾向,力图从中获得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偏重和欠缺。通过分析可知对于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分析比较全面,这是它的优势,对办好都市报新闻评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可发现其中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的研究较少,而它与舆论监督和公众领域建构的结合也有可研究之空间。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报刊之友》2011,(6):43-45
本文立足于都市报的发展,把都市报与新闻评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当前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梳理,以探讨现今都市报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倾向,力图从中获得都市报新闻评论发展的偏重和欠缺。通过分析可知对于都市报新闻评论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分析比较全面,这是它的优势,对办好都市报新闻评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除此之外,可发现其中体育评论和娱乐评论的研究较少,而它与舆论监督和公众领域建构的结合也有可研究之空间。  相似文献   

13.
邱沛篁 《新闻界》2003,(5):41-41,44
随着我国报纸传媒的发展和都市报的崛起,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讲,我国许多都市报文娱版,都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在传播与建设社会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生活要求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也有一些都市报文化娱乐版在办报思想、办报方法和内容上,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存在着四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雷同化。一些都市报文娱版大同小异。互相抄袭,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种雷同,首先表现在报道内容上。不是从自己报纸的定位、任务和读者对象出发,去…  相似文献   

14.
邱沛篁 《新闻界》2003,(3):49-49,54
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是都市报中以刊登文化娱乐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版面。由于它以版面多、信息快、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等特点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深受读者欢迎和社会关注,一向是都市报编辑部十分重视、投入巨大精力制作的重要版面。充分认识、重视和发挥它在传播与建设先进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办好都市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是宣传党的文化娱乐政策、传播先进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武器。报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其头版是政治要闻版,至关…  相似文献   

15.
叶令轩 《新闻窗》2011,(2):109-110
相对于党报而言,都市报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新闻文风等方面与之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对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将对这种"特殊的要求"加以分析,尝试寻找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选择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几乎所有的都市报都开辟了"财经新闻"版面.但这些版面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呆板,不是硬了、便是软了,没有财经知识的一般读者根本就不愿看.改变现状就须对症下药,"症"就是编辑方针失策,表现为"大众化"和"新闻性"的缺席,结果落得版面无多少可看性.  相似文献   

17.
"向主流媒体转型"难达预期 上世纪90年代,都市报由于贴近百姓生活迅速成长起来,但这种一哄而起的繁荣,也给都市报的健康发展带来某种负面影响,虚假报道、内容低俗成为难以回避的顽疾.  相似文献   

18.
对于财经新闻,我们不能一味苛求它像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易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应当重视的。因此,都市报财经版的"雅俗共赏",应当更加倾向于"俗",只有让财经新闻"俗"化,才能与都市报为市民服务的定位合拍。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发展能够为促进城市生活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帮助。都市报文化新闻的发展主要和文化新闻以及都市报相关,是影响都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讨论新形势下都市文化新闻创新,为促进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兵 《新闻导刊》2009,(4):23-26
关于都市报的特色,是报人谈及最多、最广的话题。我理解的都市报特色。就是在与新媒体相比、与本区域其它都市报相比,具备为受众所喜爱的与众不同的内容。要构建这样的特色,需要在传媒、报纸、品牌活动三个层面上创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所论述的都市报特色。不涉及传媒和品牌活动层面。只是围绕报纸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