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教材分析: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课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认识角,有助于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自主构建角的概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内容 ,说教材。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143页———145页的三角形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 ,学习了本单元角的分类、垂直等知识的情况下安排的。作为边数最少、稳定性最好的多边形———三角形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2 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9—20页的长方体的认识。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掌握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大纲明确指出 :教学时要通过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掌握形体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本课概念抽象…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来认识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折角、做活动角,进一步感知角,进而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学会用直尺画角。通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一)观察实物,感…  相似文献   

5.
《长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起始课,学好本节内容是以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本课知识点多,需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具体的教学目标是:  相似文献   

7.
“角的初步认识”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教学大纲中对角的认识的第一阶段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第二阶段进一步认识角、建立角的概念打基础,为今后学习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作铺垫。根据对教材分析,我拟定不方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来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茫林;初步学会用面R从结出的点画角和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重点是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意。理解“角的大小决定于角两边张丹的大小,写…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7耀68页[教材分析]"认识角"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角,作为几何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角和角的组成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而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比较角的大小,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另外,学习这部分知识还为下节课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应当在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例题和想想做做1~3题.[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角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包括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学习活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2.使学生会画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意图】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题是"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引导,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精心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去经历、去体验,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探究中不断发展的理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分离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意图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突出过程性,使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过程,再用语言描述概念。通过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节教学内容为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66页),第1课时,新授课。 这节课,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如红领巾、钟面、折扇等来认识角。用一张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两根硬纸条做成活动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在低年级不对角下定义,只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边和顶点,会根据已知的点画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量实物,认识它们共有的几何特征,逐步抽象出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拼组图形。 活动目的:通过“折·剪·拼”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初步了解其特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想象组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学生已在数学课中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与日常生活常见的实物图象联系起来,拼成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案,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4.
一、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本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16.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已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体,同时还在前面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较为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在没有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加对这几种几何体的感性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1年级下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教材简析: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小时与60分钟的关系。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 ,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也是学习的重点内容 ,而通过直观感知抽象角的图形 ,角的大小比较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所在。另外 ,学习这部分知识 ,则为今后高年级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 ,我们应当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和概念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目…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