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计了分离酵母菌和测定其发酵力(乙醇度)及甲醇含量的方法,初步选育出发酵力较好而甲醇含量较低可作为生产用的乙醇发酵酵母菌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酶法降解玉米芯的最佳工艺和酵母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对玉米芯进行酶解,采用酵母菌对酶解液进行发酵.结果:酶解条件:纤维素酶0.6mL,pH值为5~6,温度40℃,Tween-80添加量为1%,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为0.5%,酶解48h后还原糖浓度达到最大值;发酵条件:活化后酵母菌的接种量40mL,发酵温度30℃,发酵36h后,乙醇产量的最高.结论:在较佳的酶解和较佳的发酵条件下,可显著提高酶解率和发酵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优化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等4种混菌混合发酵玉米豆粕型饲料的最佳发酵菌种比例组合.方法:以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酵母菌为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定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试验表设计9组不同的菌种比例组合,总接种量按4%,发酵初始水分设定为36%,30℃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分别发酵48、72、96 h后测定样品pH值、乳酸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优化其最佳发酵组合.结果: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样品pH值最低,发酵速度最快;相同发酵时间内,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比例为3:3:2:1时,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菌种比例组合(P<0.05);发酵时间为72 h时,干物质回收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物质损失在4.60%.结论:本试验条件下,黑曲霉、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之比为3:3:2:1时,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菌在发酵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阐述了酵母菌发酵的传统产品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开发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的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5.
该文利用RT-PCR方法从里氏木霉mRNA获得EGII cDNA,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获得重组酵母菌株GS115-EGII,通过高密度发酵条件下甲醇诱导,使EGII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
酶的分类     
郭兰冬 《科学教育》2006,12(3):55-56
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ittee,EC)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把酶分成6大类:1氧化还原酶类主要是催化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酶家族中数量很多。它又分为两类:1.1脱氢酶类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反应通式:AH2+B A+BH2。其中AH2是氢的供体,B是氢的受体。在酵母菌发酵生成酒精的反应中,有一种醇脱氢酶,它作用于乙醇,使乙醇转变成乙醛。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这种酶也能使乙醛转变成乙醇。发酵时醇脱氢酶就催化乙醛加氢转变成乙醇的。乳酸脱氢酶也属于此类酶,它能催化乳酸脱氢,变成丙酮酸,是参与糖酵解的…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经过实践探索,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并制作了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演示酵母菌的发酵现象,让学生观察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_2,而且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情况,让学生理解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和实验条件加速实验进行的速率,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直观。1实验原型与不足之处实验原型为鲁科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生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控温发酵与传统发酵方法进行对照试验, 检测不同发酵期糟醅中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乳酸、已酸的生成量. 发现在发酵初期控制 较低温度, 可以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群, 抑制乳酸生成. 在发酵中后期控制较低温度, 可以使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出现两个峰值, 促进已酸的生成. 初步 解析了发酵温度对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影响, 以及酵母菌、兼性厌氧细菌的消长与乳酸、已酸的生成量的关系. 表明用换热方法实现对浓香型白酒发 酵温度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乳酸生成量, 提高已酸生成量.  相似文献   

9.
对3种共25株酵母菌进行了富铁能力的筛选,经过抗性筛选和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一株生物量及细胞铁含量均较高的酵母菌株R4-5,该菌株能以甘蔗糖蜜作为唯一碳源发酵培养富铁酵母,在培养条件下,生物量为8.78 g/L发酵液,细胞铁含量为5.45 mg/g干菌体,总铁含量达47.851 mg/L发酵液。  相似文献   

10.
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毕赤酵母发酵过程中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建立发酵过程单位细胞胞内ROS的相对含量以及单位体积细胞胞内ROS相对含量的计算方法,分析ROS积累对毕赤酵母细胞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流加阶段,单位细胞的DCF(2′,7′-二氯荧光黄)染色平均荧光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单位细胞胞内ROS的含量在甲醇流加阶段一直增加,细胞内产生持续的氧化压力,导致部分细胞死亡;单位体积酵母细胞的胞内ROS含量在甲醇流加阶段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葡萄贮藏过程中几个生理参数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证明: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是同步的,而过氧化氢酶正好相反,据此可以认为这三者均可作为葡萄贮藏的重要生理参数。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技术,主要研究原料处理、培养基制备、以及混菌比例和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空间湿度、通气性等发酵条件的控制技术,从而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方法:在现有固体发酵工艺的基础上优化改良,形成适宜于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结果:经本项工艺所得产品,具有精饲料功能的高蛋白生物活性饲料,它不仅有较高的粗蛋白(27.5%),而且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同时又有较高的维生素含量和较全面平衡的氨基酸含量,是理想的蛋白饲料替代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平顶山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生产工艺、核心设备。通过对工程特点 和效益的分析,指出以达诺滚筒发酵系统和生化技术为核心的高温二次发酵堆肥工艺,具有 技术先进、投资少、发酵周期短、肥料品质高的优点,是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 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民族传统食品“酸汤”发酵过程中酸度的测定,得出“酸汤”在发酵中酸度的变化曲线,为实际生产及食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民族传统食品"酸汤"发酵过程中酸度的测定,得出"酸汤"在发酵中酸度的变化曲线,为实际生产及食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桃子为主要原料,采用酒精液态发酵和醋酸固态发酵相结合的新工艺生产果醋,既缩短了发酵时间,又显著提高了出醋率和桃果醋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利用新鲜狼尾草制作饲料的新方法。通过用绿色木霉、植物乳杆菌、热带假丝酵母作发酵菌种,经过发酵试验,物料配比按草浆:麸皮:米糠(7:2:1)进行混合,物料PH值调为6.0,蒸汽处理时间为8min,接种量为5%,料层厚度为3cm,最后进行烘干、粉碎,形成产品。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是畜禽、水产的良好蛋白饲料,同时,为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快速提高盾叶薯蓣皂甙元提取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云南盾叶薯蓣为实验材料,从发酵时间、水解时间、抽提物的pH值、回流速度对盾叶薯蓣皂甙元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48h、水解4h、抽提物pH≈7.0、回流速度25min/次,可获得最佳提取率。  相似文献   

19.
用废液及麦麸、玉米粉等底物进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废液工业化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利用麦麸、玉米粉添加适量的氨盐进行固体培养,将其无机盐转化为有机氮也有一定效果,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高蛋白质饲料资源。同时综合讨论了对单细胞蛋白工业的优越性、饲料酵母的营养价值、生产原料、喂养试验及饲料酵母生产的经济、环保效益等五个方面,认为我国单细胞工业具有较大的潜力,有利于我国畜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食物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化作为最具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旅游业酵素,大大激活了云南旅游业。云南旅游业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认识并协调处理好民族化与旅游经济的互动关系,才能确保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