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部分文字可补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之缺.据现有文献,该书最早刊刻于明正德五年,分前、后、续三集(卷).《四库全书总目》、《天一阁进呈书目》等所谓二卷本,实为三卷本之残本;《四库存目丛书》影印三卷本残本却标为二卷本;《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本,亦当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2.
宋艳 《文化遗产》2023,(3):74-82
黄丕烈《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是考证《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数百年间流传散佚情况的关键,其戏曲史意义备受研究者关注。对于其成目问题,学界或云黄目为自编,或云在钱曾《也是园藏书目》的基础上新编,或云抄录自钱目并与之等同。近日,笔者在56本脉望馆杂剧首页发现了二、三等早期编册数字标识,其和黄目中“X种共一册”处上端之数吻合,以此着力,进而发现黄目既非自编,也非源自钱曾,而是源自钱谦益所编之目。  相似文献   

3.
徐永明 《文化遗产》2015,(2):30-42,157
邹式金和邹兑金是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各有曲作传世。尤其是邹式金编的《杂剧三集》,是继明沈泰所编《盛明杂剧》的重要杂剧总集,向来为学界所重视。然而,对于邹氏兄弟,我们对他们的生平和家世所知甚少。2007年至2008年间,前后出现了两篇研究《杂剧三集》的同题硕士论文,考证了编纂者邹式金及其儿子邹漪的家世和生平行实,有筚路蓝缕之功,但疏漏尚多,且叙述过于简略。本文在两篇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材料对邹氏家世作了进一步考证和梳理,从而使邹氏从宋元以来一直到明清的七百余年的家世得到了更加清晰和完整的展现。邹氏作为无锡望族,其爵禄科第之联蝉奕叶,诗礼文艺之相传久远,算得上是封建时代江南的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4.
《诗话总龟》是现存宋人编辑的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摭拾旧文,多资考证”,是研究中国古代诗史和文艺批评史极具价值的参考文献。该书南宋曾有刻本,久佚。传世最早刻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刊本,但写刻草率,讹舛、脱漏之处甚多,未为善本。今于《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中,见卷八O三至卷八O六“诗”字韵内辑有该书部分内容,与今本对勘,多有佚文,可补今本《诗话总龟》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籍总目》等只著录四卷本《闽小纪》清康熙刻本一种,但实际现存至少三种;其中中科乙本为康熙六年左右原刻本;上甲本、上乙本、国甲本、人大本等应该是直接据原刻本而来的翻刻本;中科甲本、国乙本是康熙原刻增修本的翻刻本,经考证改易内容及增修改易方式可知,其增修改易出自周亮工之手。从周亮工对四卷本《闽小纪》的四处改动包括特意将自身见闻替换为郑圭甫诗、天头增加五泄瀑布一句、卷二卷四大篇幅增加他人作品,这些改动不乏深意。现存二卷本《闽小纪》之《说铃》本"闽酒""闽茶"条多余内容并非新内容,而是吴震方从四卷本的"闽酒曲""闽茶曲"小注中辑录而来。来新夏先生参校所用"赖刻"二卷本实际来源于《说铃》本,恐有书商作伪之嫌。  相似文献   

6.
刘芳 《中国编辑》2018,(9):93-96
《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与《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是近期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与张元济相关的两种文献。其中,《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是张元济为"一·二八"事变后幸存的涵芬楼珍本古籍所编撰的版本目录底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则收入了张元济等围绕《孤本元明杂剧》与相关人士的往来信札470件,完整地记录了堪称"战时出版奇迹"的《孤本元明杂剧》整理、校订、编印、发行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上述两种文献文本的分析,试图还原以张元济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的诸多工作细节,及渗透于其间的理想信念、文化担当与工匠精神,这对当代的编辑而言不啻一笔来自先贤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相似文献   

8.
甲申仲夏,苏州博物馆在对一批碑帖作抢救性整理时,在三种原拓经折装本后发现有清潘祖荫的亲书跋尾考证文字,此三种分别为《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并序》、《宋故朝议大夫致仕赠光禄大夫黄公神道碑铭》和《唐白鹿泉神君祠碑》。查阅《滂喜斋丛书》中的《京畿金石考》二卷、《吴郡金石目》一卷、《宝铁斋金石文跋尾》三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人多以能创作剧本为雅事,剧目文献资料在清人文集中时有发现。笔者把阅读清初文集所见的几位曲家及其创作剧目略加考订,供研究者参考。一、宋徵璧《寄愁轩杂剧》清初宋徵舆的《秋屋文稿》卷二有《寄愁轩杂剧小序》一文。据小序,《寄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22,(1):122-128
《熊峰集》的祖本是石珤亲自审订的稿本。皇甫汸在石珤去世后不久对稿本重新加以选编并刊行,是为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梁维枢完整过录明稿本,并从中挑选出若干符合其文学审美趣味的篇目,是为明见君子阁抄本《熊峰集》。康熙初年,孙光?汇集各版本《熊峰集》及石珤佚文,重新加以删订、刊刻,是为清刻本《熊峰集》。清刻本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迄今最通行的《熊峰集》版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有清抄本《熊峰集》二卷,其内容系抄录自明刻四卷本《熊峰先生文集》,大约成书于嘉庆至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11.
洪应明与《菜根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有一本书至今还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四百年来,它被多次翻刻,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甚至远播海外。这本书就是明朝万历年间供应明撰写的《菜根谭》。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明史》无传,其它书似乎也未提及。其生平事迹,只有从他自己的著作以及别人为他的著作所作的题记、序跋来加以考证了。洪应明的著作,留传至今的,除了《菜根谭》,还有《仙佛奇踪》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云:《仙佛奇踪》四卷,明洪应明撰。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其里贯未详,是编成于万历士寅。前二卷记仙事,后二卷…  相似文献   

12.
《西京杂记》《续巳编》为明代隆庆年间刊行的文言小说,题杨穆、郎瑛著。目前可知此二书最早见于《类编古今名贤汇语》丛书,后又被节录、收入《说郛续》。明后期特别是入清以来,《说郛续》本被诸家书志沿录、注引不辍,然此二书之性质实大有问题。笔者今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今贤汇说》《类编古今名贤汇语》,考证《西京杂记》《续巳编》为伪书。希望可以订正相关著录。  相似文献   

13.
从明代万历间开始流行于世的二十卷本《搜神记》,是明人胡应麟辑录,可能又经他人增补修订的一个辑本,质量很差,不是一个可靠的本子。有鉴于此,笔者发愿重新辑校《搜神记》(包括《搜神后记》)。在工作过程中,对二十卷本作了许多研究,比笔者十多年前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对二十卷本《搜神记》的讨论,自觉有很大进步。今撰作此文,围绕二十卷本《搜神记》的若干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重新作一检讨和考证。  相似文献   

14.
《金石录》三十卷,是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碑刻专著,现存宋刻本两部,一为南宋淳熙年间龙舒郡斋初刻本;一为据龙舒郡斋刻板修补重印本,存十卷。因宋刻足本元、明、清三代不显于世,残宋本遂为明清多位著名藏书家视作稀世珍籍相继递藏。文章通过考证明代藏书家朱大韶的生平,纠正了十卷宋本《金石录》递藏源流中的一处叙述失误。  相似文献   

15.
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做为现存最早的明刊元人杂剧集,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自不待言。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1957)虽曾涉及此书,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多以为其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不能不望洋兴叹。孙楷第、徐朔方等学者都细致比勘过现存各种元刊及明抄、明刊本元人杂剧,但因不能亲见《改定元贤传奇》,终引为憾事。而令人不解的是,多年以来尚未见有台湾学者论及《改定元贤传奇》,《改定元贤传奇》藏于台湾或竟仅仅属于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辑录50余年来元曲作品选注本书目,酌情收入少量有关重要的通代选本,旨在展示新中国时期本领域的编纂出版成就,并为读者查访使用提供索引。一、元杂剧《元人杂剧》,邵曾祺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出版,列入《中国文学名著丛选》。《元人杂剧选》,顾学颉选注,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以后又多次重印,每次都有所修订。最新版是1998年版。《元杂剧选注》,王季思等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物》丛书。《元代包公戏曲选…  相似文献   

17.
《全宋诗》册三六卷二○一五至二○四四收王十朋诗三十卷,其中有些诗误收在他人名下。《全宋诗》册二○卷一一九○页一三四四九宋肇收《中秋对月用昌黎先生赠张功曹韵》,出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七。此诗又见于《全宋诗》卷二○三六页二二八四一王十朋,题作《中秋对月用昌黎赠张功曹韵呈同官》,出《梅溪先生后集》卷一三,诗中“去年今日行役苦,浪叟谿边宿逢雨”下有自注:“去岁中秋宿瑞昌驿元次山旧隐处。”而《全宋诗》卷二○三三页二二八○一收王十朋《中秋宿瀼溪驿(瑞昌县)》二首,与诗中自注相符,此诗当为王作,宋肇处应删。《全宋诗…  相似文献   

18.
《陈岩野先生集》十卷,卷前三卷,每半页九行,行二十字,永历四年(一六五○年)刻本也,顺德陈邦彦撰,邦彦与陈子壮、张家玉为吾粤明季三忠之一,《明史》有传.目录:文四卷、诗四卷,《易疏》二卷,后署"不孝男恭尹编次,海丰叶维阳许山、番禺陶璜若子校刻."凡三行,次叶有恭尹撰跋."卷前一:恭尹撰《先府君岩野陈公行状》、薛始亨撰《陈岩野先生传》、屈大均《顺德起义给事陈公传》,注云:'载《四明成仁录》'"卷前二:"《永历二年八月请恤疏》、《永历三年三月请加恩  相似文献   

19.
朱筠是清代重要学术人物,国家图书馆藏有其《椒花吟舫文稿》八册,是朱筠辞世后,家人收拾其遗作手稿装订而成,尚未经统一誊清,故集中诸篇形态各异。其弟朱珪即据此稿本及其他资料编刻成《笥河文钞》,作为朱筠文章最早的选本行世,《文稿》保留的编辑痕迹,展现了《文钞》的编选、校订工作。而《文钞》又有二卷本和三卷本的不同,三卷本是在二卷本基础上加刻了卷一三九篇应制文而形成的,《文稿》前四册与后四册的细部区别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淳煦十一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守处州。高氏著述颇富,有《经略》、《子略》、《史略》、《集略》、《剡录》、《唐科名记》、《蟹略》、《砚笺》、《兰亭考》、《唐乐曲谱》、《纬略》、《疏寮小集》、《疏寮小集补遗》,《骚略》、《造诗句图》、《烟雨集》等。《史略》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史部解题书目。成书于宋宝庆元年,清康熙以降,已不复见,直至光结年间,在日本发现,经杨守敬校后刊行,现有《古逸丛书》本、《四明丛书》本,《后知不足斋》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本书的内容为:卷一述《史记》,卷二述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