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化学反应原理22面“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采取如下方法:锥形瓶内盛有5%的 H_2O_2,双孔胶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从漏斗处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 MnO_2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装置如图1。一、该实验存在的缺点1.实验容易失败笔者通过反复实验,当加入MnO_2时木条的余烬已经熄灭;H_2O_2剧烈分解产生的液泡也容易使余烬熄灭,从而导致实验失败。2.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由于 H_2O_2的分解及木条的燃烧图1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
一种多用途的实验装置安徽寿县教研室(232200)陶曙实验用具,锥形瓶域烧瓶)、胶头滴管、双孔橡皮塞、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①锥形瓶②双孔橡皮塞③胶头清管④小气球(系在导管上)实验内各:一.气体溶解的实验的改进必修本中对NH...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没有特殊明显现象发生 ,我在课堂上曾设计过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方案一 :   1 材料分液漏斗 ,锥形瓶 ,气球 ,直玻璃管 ,双孔橡皮塞等。2 装置见图 1。图 1   3 操作过程与现象在锥形瓶内收集满CO2 气体 ,塞上如图 1所示的双孔橡皮塞 ,此时气球变瘪。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向内滴入少量的NaOH溶液 ,可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方案二 :   1 材料两只气球 ,镊子 ,细线 ,CO2 气体 ,氢氧化钠固体等。2 操作步骤与现象用镊子夹取氢氧化钠固体于一只气球内 ,另一只不放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4.
一、“喷泉”实验 装置见图在-250ml的锥形瓶内装入1/2~2/3容积的红色水,配上双孔塞,一孔插入弯玻璃管,另一孔插尖嘴玻璃管。另一250ml锥形瓶上的双孔塞,一孔插入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相同的弯玻璃管,然后用胶管将两锥形瓶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5.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化学基本定律.该定律的内涵,可以按照实验感知、现象透视、结论推广、理论追溯四个步骤加以探究. 一、实验感知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瓶口用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塞住(塞子塞好后玻璃棒要能跟白磷接触),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伸入瓶内的一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同时将白磷点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将其放到托盘天平上,发现天平依然平衡.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用于说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的实验 ,但沿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装置、操作复杂、费时 ;反应体系开放 ,容易污染环境 ;一氧化碳不能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造成一氧化碳的浪费 ;实验现象不明显。为缩短时间、简化操作、便于观察和防止污染环境 ,我们对原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实验用品1 50mL锥形瓶、1 50mL烧瓶、分液漏斗、玻璃导管、双孔橡皮塞、橡皮塞、连有螺旋状铜丝的橡皮塞、石棉网、酒精灯、石灰水、甲酸、浓硫酸等。二、装置图改进装置如附图中B所示。附图 实验装置三、实验步骤1 检…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演示实验 ,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 ,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 ,如果白磷用量偏少 ,用台称很难称出它的质量 ,当然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 ;如果白磷用量偏多 ,又会因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而使瓶塞冲开。笔者采用如下新方法 ,可弥补课本的不足 ,实验效果更好。一、白磷的燃烧1 .操作方法 :找一小块铜片 ,四周翘起形成一个凹槽 ,然后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 ,放入铜片凹槽中 ,用镊子将它们放入 2 5 0mL锥形瓶 ,再找一个与锥形瓶相适应的、带气球的图 1 实验装置橡皮塞 ,将锥形…  相似文献   

8.
一种多功能实验装置陕西省商州市商洛师专化学系(726000)任有良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中学(474550)薛金超取锥形瓶一只,在瓶口配上双孔橡皮塞,其一孔插一分液漏斗,另一孔插一T形连接管(端口刚好与塞面平)。T形连接的另两端口分别套上乳胶管a、b,并...  相似文献   

9.
1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反应容器是一个广口瓶,在广口瓶上塞一个双孔胶塞,胶塞上装有长颈漏斗和带有活塞的弯管,将一个大头针固定在活塞上.  相似文献   

10.
1 实验装置             图 1  如图所示 ,反应容器是一个广口瓶 ,在广口瓶上塞一个双孔胶塞 ,胶塞上装有长颈漏斗和带有活塞的弯管 ,将一个大头针固定在活塞上。2 操作、现象及结论在广口瓶中装满蒸馏水 ,往蒸馏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 ;在胶塞的大头针上扎一粒黄豆粒大的小钠珠 ,关闭活塞 ,然后用胶塞迅速塞紧瓶口 ,钠即与水剧烈反应 ,使瓶中的水面下降 ,而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上升。等水面降到大头针以下时也可观察到钠浮于水面 ,熔为一个闪亮的小球 ,迅速游动 ,嘶嘶作响 ,最后消失 ,而瓶中的水变为红色 (证明有碱生成 ) ;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共生关系原理、利益原理、交易费用原理是行政许可法构建的三个原理,体现了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有机衔接、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中利益关系的合理协调、法律制度与实践的有效连接。作为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行政许可法坚持按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主体和程序、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作了全面规范,成为我国建设“有限政府”、“亲民政府”、“法制政府”、“廉洁政府”和“高效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