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底座零件在加工后出现支撑孔同轴度超差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对零件的工艺系统和工艺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改进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问题得到解决,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中药制剂溃疡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将半量生药粉制成干浸膏粉后,与剩余生药粉及其它成分混合、制粒、压片;处方中添加硫酸钙和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钠(2:1)为填充剂;低取代度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硬脂酸镁为润滑剂.结果:本品于室温留样24个月,其各项质量指标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处方合理,工艺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处方优化及质量考察,制备温经散寒抗菌止痒泡腾片.方法:以酸碱分别湿法制粒法制备该泡腾片,利用单因素实验,以硬度、pH值、脆碎度、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及发泡量为指标优化该泡腾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得出该泡腾片的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按照处方及其最佳制备工艺制成的泡腾片质量稳定,硬度及发泡量适宜,崩解时限符合要求.结论:该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合理,各项考察指标均满足泡腾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明胶微球的制备是药剂学实验课的一个学习内容,但以原实验方法制备的明胶微球容易黏连,粒径较小且收率不高。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对原有的实验处方及制备过程进行了改进。在采用的新处方中,对油相种类、明胶溶液浓度及用量、水油比、交联剂种类等进行了改进;并且改进了制备工艺,包括各成分的混合顺序、脱水洗涤等。结果显示:用新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外观圆整、透明、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较大,优于原方法所制备的微球;此外,还提高了明胶微球的制备量和收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内某先进高速线材生产线工艺设备性能指标、弹簧钢生产工艺特点、弹簧钢坯料质量保证工艺、弹簧钢产品主要品种性能及其工艺、设备改进措施,研究提出了武钢提升弹簧钢生产水平的多项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县属中专机制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如何选择?过去,总分为“结构”类和“工艺”类。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我校历届毕业生在乡镇企业从事产品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或改进工作的居多,从事机床结构设计的几乎没有。如何使毕业设计选题尽量面向生产实际?既然我校学生来自农村,毕业后全部投入农村的经济建设。根据当前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急需机制工艺方面的人才,因此,毕业设计宜采用“工艺”类课题。  相似文献   

7.
超高压和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市场需求日益加大,其隔离开关、断路器和母线罐体较多采用厚壁铝合金焊接而成,铝罐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进度。生产中发现铝罐焊接后时有气孔、焊接裂纹等缺陷出现,本文针对铝合金罐体的气孔、裂纹等缺陷原因,从工艺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工艺改进方案,有效地保证罐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处方和生产工艺. 方法 通过考察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性状、pH、含量及有关物质,得到优选处方.结果 本品在40度条件下加速6个月,各项质量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结论 处方和工艺合理,利于生产操作,能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大黄栓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和融变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热熔法制备栓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进行处方筛选,考察制备时温度和冷却时间对栓剂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栓剂进行了质量检查。结果:优选的处方配比为大黄浸膏2g、蒸馏水1m L、明胶3g、甘油6m L、硬脂酸1g,制备时药液温度为80℃,冷却时间15min左右。栓剂外观光滑,硬度适宜,重量差异限度和融变时限符合要求。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硫代硫酸铵60%溶渣合成工艺的改进。原合成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反应物易被氧化而生成杂质,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改进的工艺方法,使合成反应在还原剂存在和保护下进行,解决了这一问题,使产品质量达到英国照相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零件生产制坯工艺的改进,将胎模锻改为热挤压,并在设计热挤压模具时反复试验改进,最终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材料.  相似文献   

12.
研究香菇多糖冻干粉针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经预实验选定复合赋形剂及配比,实验考察其用量对制剂成型性的影响,用正交法筛选最优处方,以冷冻干燥法制备粉针剂,并测定其有关质量指标.通过筛选的优化处方为:香菇多糖50mg,赋形剂L-精氨酸300mg和甘露醇250mg,加水量为75mL,溶液PH值为7.0-7.5;制备的冻干粉针剂质量优良、综合评定其分值为5.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夏桑菊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对夏桑菊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最优处方为:37%微晶纤维素、10%羧甲基淀粉钠、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此处方制备的夏桑菊分散片硬度适中,崩解时间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要求.结论:研制的夏桑菊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体现了分散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盐酸林可霉素为原料合成盐酸克林霉素的工艺.通过对在卤化合成克林霉素加合物工艺中采用阶梯氯化反应和在克林霉素醇化物转晶工艺中引入脱醇剂等合成技术改进,提高了产品的纯度、收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技术指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复方聚甲酚磺醛栓剂制备工艺.方法:以硬度、均匀性及融变时限等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以聚乙二醇为主要基质的栓剂处方.结果:复方聚甲酚磺醛栓剂制剂工艺的影响因素大小为PEG4000甘油PEG400,最佳处方组成为PEG4000:PEG400:甘油为2:3:1.5.结论:该栓剂的外形完整光滑,融变时限合格,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客户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项目组在与其进行充分沟通后,借助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4M1E分析法基本找到了缺陷产生的根源。进而采用PDCA循环改进策略,通过控制原料性能,优化生产中的热处理工艺、冷轧工艺、分切工艺和卷取工艺,以及改造生产设备,最终解决了影响产品质量的断带、卡带、打滑、松包等问题,产品成材率提高至96%以上并持续保持稳定,从而使厂家重新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订单,维护了企业声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盘套零件工艺夹具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零件特点的分析,改进了大批量生产盘套零件的工艺与夹具,并对改进前后的夹具设计、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阐明了改进后工艺夹具的优势,从而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丙硫氧嘧啶为研究对象,对其湿法制粒工艺处方进行优化。通过调节处方组成,对成片进行重量差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硬度、脆碎度等片剂项目检查。经数据比较分析,对四个备选处方进行适用性研究,最终优选出最佳制片工艺处方为:丙硫氧嘧啶、淀粉、22.5%可压性淀粉浆及微晶纤维素的组分比为5∶2∶10∶2,每50 g丙硫氧嘧啶添加微粉硅胶2 g、硬脂酸镁1 g及十二烷基硫酸钠3 g,并可用于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叔戊苯和笨酐为原料,通过酰基化和关环合成了2—戊基蒽醌,改进和优化了各步合成工艺条件,酰化收率80.2%,关环产品收率81.4%。  相似文献   

20.
针对核桃软糖在气温稍高、温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粘结,造成质量下降和贮藏期缩短的现象,通过改进配方和工艺防止和延缓核桃软糖粘结,延长了产品的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