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出版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是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出版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其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舒季 《出版参考》2009,(23):33-33
近日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了解到,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评审工作日前结束,并进入公示环节。全国有56家出版社的113个出版项目入围。中国书籍出版社的《中国出版通史》多语种译本翻译出版项目成功入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近日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了解到,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评审工作日前结束,并进入公示环节。全国有56家出版社的113个出版项目入围。中国书籍出版社的《中国出版通史》多语种译本翻译出版项目成功入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亚马逊网《论语》英译本进行数据调查发现:其一,21世纪以来,《论语》英译本的版本数量迅猛增长;其二,非华人译者是《论语》英文翻译的主要力量;其三,从书评数量来看,非华人译本比华人译本更受读者关注;其四,国内出版社是目前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因此,出版社应加快《论语》英译本的国外出版,拓宽多条出版渠道,实施国外化出版计划,壮大国内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走出去"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版"走出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基于一些优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分析大学出版在中国出版"走出去"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从传播定位、传播竞争力、国际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大学出版社未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术类图书的需求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学是开展教学、科研的舞台,是学术思想传播的阵地,大学出版社往往承载着大学学术传播的责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有着天然的使命。下面就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西方大学的出版社历史悠久,欧洲主要国家的大学都在16世纪前创立了自己的出版社,世界上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其出版活动始于12世纪.我国的大学出版则产生较晚,一般视京师同文馆为源头.它是1862年由洋务派创建的,其主要活动是把翻译外文书籍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目标和途径.在"学西方"的时代大背景下,此种译书活动受到知识界的认可和欢迎.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译书市场,1873年同文馆附设印刷所,1886年又专设纂修官负责译本的编辑加工和润笔,至此,京师同文馆已基本具了备现代大学出版社的雏形.自1862年成立到1901年并人京师大学堂,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京师同文馆累计翻译外国著作二百余种,其中不乏《万国公法》、《化学阐源》等在学界、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译作. 目前,我国学界对大学出版社的研究也多沿京师同文馆译书出版一脉,着重探讨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出版个性及其蕴含的文化特征.此思路与西方重视大学出版,强调大学出版社学术个性的研究趋向相吻合,也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瑶 《出版参考》2017,(11):27-29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兼具学术传播机构和出版企业双重身份,牛津社致力于传播学术成果,同时又在全球出版产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聚焦数字时代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发展战略,从内容生产、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战略几方面剖析牛津社学术出版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是学术性很强的出版机构,其出版活动与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的活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可为大学出版社提供出版资源,而大学出版社也可作为窗口展示和宣传高校的学术成果,这种互利的关系演化为互动的关系,使大学出版社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梳理哈佛大学出版社与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讲座图书”出版模式的发端、历史、运作方式与成就。研究表明,“讲座图书”出版模式在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之间紧密联系不同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共同体,在讲座设立、运作、讲座内容书稿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生产与学术传播链,为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品牌建设和母体大学的学术发展提供关键助力。  相似文献   

13.
杨国祥 《出版广角》2013,(11):66-68
近十年来,主题出版形成了重要的文化积累,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但当前主题出版中存在选题陈旧、内容空洞、速生"应景"、脱离市场、资源闲置、过度包装等问题,出版社要遵循定位实际化、资源整合化、内容规模化、读者大众化、运作及时化、营销市场化等策划思路,打造有价值的主题出版物。  相似文献   

14.
苏磊 《出版广角》2019,(20):12-14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亮点频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梳理其先进经验与路径,可以为更多学术出版“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包涛 《编辑学报》2006,18(2):117-117
由扬州大学刘明寿和赵金文合著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新论———品牌策划与运作》一书已于近期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编辑学报》主编陈浩元编审为该书作序。该书是一部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到科技期刊编辑学理论、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规律、精品期刊的创办、青年编辑的培养、市场化经营等,尤其是笔者从事多年期刊评优分级、科技期刊广告经营策划、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创办精品期刊、合并高校办刊等的系列研究,将理论与实际较好地…  相似文献   

16.
曹恒娜 《新闻世界》2011,(5):225-227
从目前我国大学出版社运作情况看,出版教材教辅为大学教学服务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而在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努力还很不足,甚至有出版不力的现象。但是大学出版在学术类图书的出版上有着其他出版社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大学的学术资源、作者队伍、读者资源等,因此大学出版社如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学术出版上依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社只有走向国际,搭建学术出版国际化舞台,广泛传播中国学者的优秀成果,成为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增强母体大学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才能切实提升自身在母体大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贺圣遂 《出版经济》2004,(11):14-14
顾名思义,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就是要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就是要以传播先进文化为目的,把大学创造的文化成果推向社会,用社会的文化成果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出版社一般首先凭借本校的出版资源,同时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其经费亦大都由学校承担,是非赢利性的出版机构.然而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却是一个异数,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大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大学出版社,都必须通过市场谋生存,而且还必须产生利润、以图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出版社大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十几年的摸索,积累了经验,积累了资本,积聚了人才,部分社脱颖而出,在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学术出版和国际合作、市场化运作方面,正形成良性推动、快速发展的态势。与之相比,大多数小型大学出版社在未来不断加剧的竞争中,将逐渐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图书出版百科:全书》即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同读者见面。此书由Philip G.Altbach等主编,于年:仞在美国加兰出版公司(Garland Publishing Inc)出版。本书作者均是国际名人和出版专家,遍布20多个国家。《全书》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