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变“单一交际”为“网状交际”,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让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网状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郄小琴 《宁夏教育》2006,(11):32-3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以说,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低效、无效甚至虚假的互动,因此,如何促进口语交际有效乃至高效地互动,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段三云 《小学生》2010,(9):20-20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其基本特点是互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在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的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低效、无效的互动。课桌分组摆放、场面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是“游牧”式的问答、“放散牛”式的讨论、调侃式的对话和静听式的交流。因此,如何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乃至高效的互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灵活使用教材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为教学提供了凭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内容所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可以说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里强调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互动性,学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加强“互动”。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训练欲望创设情境,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以图设境、以音设境、以物设境、以演设境、以事设境、以文设境等等。下面着重介绍以事设境和以文设境:1.以事设境。就是以生活实事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生…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环境,离开“特定的环境”,口语交际无法进行。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景,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所以,“交际”成为口语交际的“核心”。人的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逐步习得的。故此,在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说起口语交际课,人们耳熟能详且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交际话题”、“情境创设”、“双向互动”这口语交际三元素。的确,成功的口语交际课,“话题”是前提,“情境”是关键,“互动”是保证。但是,选择合适的话题、创设生动的情境、展开有效的互动究竟都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却少有人去关注,去落实。于是乎,口语交际教学便出现了不少本末倒置、“活”而不实的现象。君若不信,有例为证。  相似文献   

11.
李运菊 《湖南教育》2009,(10):51-51
口语交际教学,新在“交际”,贵在“互动”。有互动,才有交际,才可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设计是口语交际课成败的关键之一。怎样设计互动?下面介绍六个点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升温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多媒体技术,以“疑问表达”为主线,构建汉语初级阶段日常交际问答互动教与学系统.这种问答互动系统由“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语料库”、“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多媒体素材库”和“初级阶段日常交际口语问答互动教、学模式”三部分组成.该研究顺应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具有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的特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一般教学策略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双向互动,多向交流;整体训练,全面发展;积累生活,积累语言。阅读教学中实施口语交际训练的一般途径是挖掘教材所蕴藏的教育因素,进行思维训练;续(新)编故事;演课本剧;充分利用教材的背景知识进行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与阅读、习作能力培养问有互为补充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燕 《云南教育》2001,(22):22-23
“口语交际”指人们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新大纲最闪亮之处,莫过于将原大纲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中的“听话、说话”定位于“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又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一规定完全符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思想。在按照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编的一年级新教材中,专门安排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今年秋季出版使用的二年级教材肯定也有此项训练内容。教学中如何贯彻新大纲的思想呢?我根据新大纲“口语交际”部分对低年级的“能复述基本内容”这一要求,在现行教…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口语之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在交际中,口语显得尤为重要。····口语交际是指人们运用恰当、准确、规范的口头语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听说实践活动。·····而口语交际课,则是通过口语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新课型。在这种新课型的教学中,我们反复摸索、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拓宽了语文教学的领域,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益。一、准确把握口语交际课的特点互动性: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因此,“双向…  相似文献   

17.
胡爱红 《时代教育》2007,(10Z):68-68
结合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超强,而口语一般”的现状,就“情景互动”的教学模式从对白互动表演、音乐和图画艺术辅助及课外交流三种模式探讨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而新修订的大纲,增加了“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何落实这一要求呢 ?我的体会是:   一 依托课堂教学,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重读写,而忽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口语交际实践,如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等。在一次口语训练课上,我出示说话主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2002年秋季修订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一”设计理念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首先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营造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动口说,给每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互动”这一特点:在生生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在群体互动中深入探究,大胆质疑,展开辩论。这样,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据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采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父母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增强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