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新时代“大思政”理念指引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可行性,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路径。课程思政不仅可以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与认识,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詹雨筱 《英语教师》2024,(1):14-16+25
从教师、教学和学生三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分析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即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的协同性。结合《2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的教学实例,探索如何从国际视野的培养、文化自信的建立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三个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3.
及欣 《海外英语》2023,(4):134-136
在高校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这不仅可以丰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更可提升基于传承中国精神与文化的隐性教育效果。本文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三种模式:以中国视角开展思政育人、结合现实热点开展思政育人、以教师品格修养开展思政育人并给出课程设计实践样例。文章重点阐述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和融入方式,并给出思政元素设计样例,为一线教师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是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课程教学过程,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同步育人,有力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通过对西藏高校“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结合西藏T大学“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课程思政授课问卷调研结果的问题分析,从而对“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铸牢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晓娟 《海外英语》2023,(16):162-164
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意义深远且势在必行。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为例,对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情况展开调研,从一线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运用情况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在民族院校实践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极其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对于课程育人价值的认知能力、思政元素的分析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实践的教学能力,共同构成其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当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存在课程育人的理念认识不足、思政教学内容有遗漏、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生硬等问题.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应塑造课程育人的理念,多角度挖掘并艺术地传递思政元素,善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艺术地使用教学语言,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应该对接测试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彩明 《英语广场》2023,(26):89-92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选材丰富,涵盖多种体裁。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自主学习法,旨在设计和实施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教学,以探索如何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拓展等各个环节中有机地引入与恋爱、婚姻、家庭等相关的思政元素,从而实现语言教学目标和思政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8.
金工实训教学存在着实训课时少、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等问题。针对此现状,文章构建了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理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了成绩评价体系并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在“激光加工实训”课程中开展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结果表明,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该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且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了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体系赋予高校教育更为全面的教学理念,同时思政元素的添加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深刻的人文内涵,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出方向.以文秋芳的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框架,借助面授课堂及数字化智慧教学平台开展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反馈、教学评价及师生反思数据以支撑,以产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0.
将思政元素融入Python程序设计专业课教学之中,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围绕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等方面,阐述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践,旨在让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进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目标。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通过对《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改革,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技能课程中,总结分析《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在爱国情怀、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方面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专业技能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发掘、契合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之信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理念。综合英语课程作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更应该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思政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思政教育,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广大高职院校中逐渐展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实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仍存在课程思政实施动力不足、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不充分、实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在大量调研、实证分析、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论述了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出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对策,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为一体。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思政智慧版)第一单元How We Behave Is Who We Are为课例,基于POA和ZPD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促进语言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曹琴 《现代英语》2023,(1):46-49
目前在“课程思政”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政教育正在逐渐融入大学的不同科目中,如何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对独立学院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对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做了简要的案例分析和探究,以促进实现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学生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类专业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实现全方位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复兴伟业,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整合后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时强化德育渗透。课程思政并非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或增加一项实践教育活动,而是重构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将整合的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训练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刘微 《英语广场》2023,(7):113-116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目前高校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被广泛应用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基础,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在跨文化交流、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人文教育等方面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建设资源,以期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供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现已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课程思政定位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这是对当前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师而言,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是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文章依据电子信息类课程特点及思政目标要求,对探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切入点和思政融入时机,以及实践课程思政提出了一些方法,或可对同行有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硕峰 《成才之路》2023,(24):113-116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对扩大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生态学理论视角审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引发的课程生态失衡现象及其成因,从转变观念、重构内容、顶层设计和提高教师能力等方面对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机融合进行探讨,以建立解决大学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英语课程重新达到生态平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袁德玉 《海外英语》2023,(7):170-172
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的关键。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与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方面表现较好,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及评价能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大学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塑造课程思政理念,提高教师思政素养;深挖教材思政元素,整合课外思政资源;磨炼课堂教学能力,融合教学内容;完善多维思政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