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散文五十年》作者:林贤治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因为语文教师的缘故,常常被家长、同事拦住索要书单:"你说中学生要读点散文,那具体读什么呢?"书单自然是有的,但我既不愿学生只读朱自清、老舍、冰心等"爷爷奶奶"的散文,那毕竞有些老了,题材、语言都透着一份隔膜;也不愿他们只读中高考热点作家的散文,那中间太多的"时文体",容易把品位、感觉读岔了。于是,我常常需要向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搜寻。这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散文五十年》作者:林贤治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因为语文教师的缘故,常常被家长、同事拦住索要书单:"你说中学生要读点散文,那具体读什么呢?"书单自然是有的,但我既不愿学生只读朱自清、老舍、冰心等"爷爷奶奶"的散文,那毕竞有些老了,题材、语言都透着一份隔膜;也不愿他们只读中高考热点作家的散文,那中间太多的"时文体",容易把品位、感觉读岔了。于是,我常常需要向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搜寻。这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义务教材初中一年级一、二册语文课本中共选人了古今优秀诗歌18首,共占教材课文总量的22.8%。一些语文教师觉得诗歌难教,只读不讲吧,学生难以理解;只讲不读吧,学生无法体会;有时讲了读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耍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学生读什么?怎么读?何时读?读的效果又如何?这些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时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送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让他们打开阅读之门,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因此,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就写作论写作,而应是既立足于大语文教育观,培养语文素养,又要遵循写作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介绍过一个实验,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读又写则能使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只是读,就大大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包括读在内的多途径的语…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人教版语文书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可是我想,对于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的学生来说,一学期四个多月只读32篇课文,如何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呢?我从教十几年,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个盲区,教师无法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李小凤 《学周刊C版》2014,(10):157-157
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知道,人教版语文书每一单元围绕一个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可是我想,对于一个从不读课外书的学生来说,一学期四个多月只读32篇课文,如何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呢?我从教十几年,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个盲区,教师无法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语文学习的“积”,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吸收和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主要是读;语文学习的“发”,就是语言文字的倾吐和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发”的理想境界。先有“积”而后有“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积累,就不能让学生只听一人说(老师说),只读一本书(语文书),而要引导学生在会听“一人说”,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听多人说看多本书,特别要博览群书,吸收名著名篇的精华。课外阅读是学生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长久以来,它却一直被高中语文教师视为畏途,认为是费力而少见成效的工作。如何改变作文疲软的现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笔者认为,高中作文教学要"提质增效",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以下七个方面大胆尝试。一、教师"下水",示范引领在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是将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就让学生写作,所谓的讲评作文也只是读几篇范文就了事。平时,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读历来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当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一直存在着从满堂讲走向满堂读的误区,似乎读就是语文,读就是课改,读就是语文教学的一切。诚然,"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才能在教师的推动下和文章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升华",但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为读而读,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形式多样地读,读出实效,读出情趣。只有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和理解感悟相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和学生,都被作文教学活动困扰着,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一直阻碍着作文教学的发展,制约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深深感到,语文教学,厘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指导学生多读、精读,以多读带动多写,以熟读带动熟写,不失为一条通向学生学好文本、写好作文的成功之路。自古以来,"读"和"写"就密不可分。尤其是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学生的读书和作文,是一项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学应当读写并重.这是长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有识之士的共识。“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展.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林淑真 《考试周刊》2009,(42):72-72
一、博览群书。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名句,它道出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的道理。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因其博览、勤读。因此,学生只读小学语文课本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多读课外书。那么,如何借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另类阅读     
为学生大声读书吧!这是个老的、相当简单的、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不需要任何培训,只要语文老师拿起书走进课堂,每天找上一二十分钟就行了,每天坚持着,一年完全可以读20多本书,小学六年100本书不成问题。如果初中、高中的语文老师也能这样,12年时间,学生仅仅靠听就能“读”到200多本书。  相似文献   

15.
在名著阅读中,愉悦是基础,而自由则是灵魂。当前,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着学生“无书读、不想读、无法读、不会读”的难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难题,通过阅读整本名著来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一句空话。文章从提出背景、定义和应用这三个方面介绍“四课六定”模式,阐述其如何助力农村初中学生提高名著阅读能力,达到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方面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在了第一位教师"以讲代读或只读不讲",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剥夺了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或者教学中只是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读,不去品读课文中的精华.有些教师的教学违背了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造成学生学完一篇文章,所得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整体感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做法,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阅读训练就是为了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语文随笔》中说:“读和写是学好语文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是不行的,其结果是眼高手低。因此只有多读多写,并且把读写密切结合起来,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对此,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朗读需字正腔圆,声音洪亮,不可多一字,也不可少一字,这是朗读的基本要点。而就现阶段小学生朗读现状而言,学生并没有把握住朗读的基本要点,放眼语文课堂,很多学生在朗读中支支吾吾,含糊不清,读多读少甚至读错,这严重阻碍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发展,对此,我希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