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友大力推荐一篇文章——"1×100与100×1不等值的启示",细细读,慢慢品,收获颇丰."1×100"与"100×1"是否等值?单从数字看,这个问题似乎很多余,然而在不同的情境中,两个算式的内涵和价值就不一样了.就拿掘井来说,在一个地方挖100锨和挖100个地方,每个地方只挖一锨,哪种办法更容易挖到水?再比如在教学上,对一个知识点以100个不同的问题形式来提问思考,问100个为什么,与抛出100道题,每一道题只浅显地问一个为什么,哪种办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叶正勇 《物理教师》2007,28(10):4-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给出的学生示波器J2459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朱玉宾 《现代语文》2007,(6):14-114
如今,在报纸和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类句式,“今天,你××了吗?”或作为标题,或在文中出现,但以标题形式出现的居多。比如:  相似文献   

4.
1+2+3与1×2×3有何奇妙?因为它可以构成如下的等式:1+2+3=1×2×3.(1)令人惊讶的是,1、2、3三个正整数竟然满足如下两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地方正在相继推行“作业无‘×’号”,其基本做法有两点,一是把“×”号消灭在萌芽之中,即写作业之前先对部分后进学生进行适当点拨,以防止他们出错;二是变“×”号为对号,即批阅作业时对做错了的题目不打“×”,而是先给学生讲一讲,让他们把错题擦掉改成对的,然后打上一个“√”(小学数学作业和低年级语文作业一般使用铅笔来写)。前不久有位专家还在《人民教育》上撰文为北京某校的“作业无‘×’号”拍手叫  相似文献   

6.
陈晓光 《语文知识》2005,(11):28-28
本文拟对汉语中“……&;#215;就&;#215;在……”格式的结构特点、句法功能和语义语用特点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释“×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同形同音的语素“才^1”“才^2”,都可以作为词根构成“&;#215;才”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   

8.
【第091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9页有题为:“每排22个座位,有18排,350人来听课坐得下吗?”教材呈现了三种方法:①22—20,18—20,20×20:400:②18—20,22×20=440;③22—20,20×18=360.350人坐得下。教材为什么要呈现三种估算方法?为什么只在第三种方法中写“350人坐得下”?(仙游县游洋中心小学张庆英老师整理)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情境   师:出示尝试题--指导探究.   6×60 35×10 12×30   18×20 24×40 25×16   (反馈诊断--展示思维过程)   生:迅速口算,并口述口算过程.对“25×16“这道题口算提出质疑(不能口算或提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一吨4×4载货汽车的设计为例,对特殊性能进行专门系统的理论分析,寻求比较合适的4×4载货汽车的设计要点。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在轴距的选择、轮距的确定、动力总成及各大总成的布置、横向稳定杆的选择、汽车的摆振控制等方面应重点考虑,才能使4×4载货汽车设计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侯典军 《中学理科》2007,(10):104-104
新信息题是测试学生化学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题型,因此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解新信息题采用“阅读·加工·联系·整合”四步曲,符合人类认识规律,能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益.阅读,指读懂题示新信息、新原理、新概念;加工,指对新信息加工处理,转换成可以直接利用的信息,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指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找到衔接点及解题的切入点;整合,指运用新知识结合已有姐识解决问题,将思维过程展示出来.本文现举两例.以飨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陈奎 《中学理科》2007,(3):56-57
高考物理考试中,审好题是最终解答好题的关键.在平时测试或各类考试中,我们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道题我看错了.”“×××道题我看不懂”等等,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考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清楚审题的基本方法.2007年高考又将到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考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物理审题的基本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天课堂上,老师出了这样三道乘法题:8786×8782、8785×8783、8784×8784,问:“不用计算,谁能从表面上看出来哪个乘式的积最大?”  相似文献   

14.
引入拟因子,后用二水平正交表L16(2^15)来安排4^1×3^3×2^2的试验设计,从而可用来处理农作物种植试验中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情境   师:出示尝试题--指导探究.   6&;#215;60 35&;#215;10 12&;#215;30   18&;#215;20 24&;#215;40 25&;#215;16   (反馈诊断--展示思维过程)   生:迅速口算,并口述口算过程.对“25&;#215;16“这道题口算提出质疑(不能口算或提出不同的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古典概率、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等.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概率的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本文仅从运算角度看概率问题,举例(2004年高考题)如下.  相似文献   

17.
1.考查要求分析。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所给出的历史材料,对试题涉及的具体历史事件及其内容作出定义或概念的概括,以揭示历史事件的内涵。其基本方式是“××是××××”,如1993年全国高考卷第42题曾经考查“榷场”概念。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这两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马克·吐温笔下“顽童”的文学形象一百年来饮誉世界,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小说之一。那个顽皮、放荡不羁、爱恶作剧、想法奇特、天真烂漫的汤姆-索亚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罗彦军 《早期教育》2007,(10):22-22
达·芬奇很小的时候,爸爸便送他去学艺。老师拿出一只鸡蛋叫他画。一连画了好几天,达·芬奇不耐烦了:“老师,为什么老是叫我画鸡蛋?我早就会画了呀!”老师拿出许多鸡蛋,一字排开,叫达·芬奇找出形状相同的鸡蛋来。达·芬奇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真奇怪,竟然没有找到一对!老师说:“即使同一只鸡蛋,角度不同,光线不同,看起来形状也会不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哈里·波特》7月21日起在美国及全球上市销售,巨大的销量与影响创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美国在24小时里就售出了830万册,可以用“疯狂”两字形容。在英国头两天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00万册,就是北京各大书店也卖出了一万册英文原版书。比尔·盖茨多次宣称“纸阅读”将不复存在,电子媒体将变得与书报一样方便。然而,《哈里·波特》在这个十年里发行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