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以师范认证标准为准绳,探讨了新师范理念下英语学科基础课《语音基础》的教学改革设计和评测体系的探索.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着重阐述了高师生的"学会教学""学会发展"两大毕业要求对语音技能和语音学科知识的需要.提出应该学科体系和技能训练并重,学习和教学知识训练并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尝试智能评测体系,提高高师生英语...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语音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创新性应用。在教育领域中,语音评测技术也达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该研究针对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学习环境匮乏和评价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语音评测的英语口语智能导师系统,旨在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的途径为上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该智能导师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模型、领域模型和教学模型三部分,作为核心的学生模型通过自动化语音测评技术描述学生当前的口语技能水平,教学模型依据学生模型向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口语学习资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辅助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评价改革和减负增效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智能教学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波利亚数学解题思想,我们综合采用大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多通道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生智能评测和辅导系统,并以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知识点为例,编程实现了一个数学智能测评和辅导系统MIATS,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大数据挖掘、适应性智能评测、基于前测结果的智能辅导、基于前测和智能辅导的后测、螺旋式上升的评测和辅导一体化。基于MIATS的初步测评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给每个学生提供内容和时间都不同的个性化测试和辅导,其对学生的评测结果等同于所有学生内容和时间都完全一样的传统测试方法的结果,对学生的辅导效果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下的机器辅助教学为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机器辅助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在被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的同时,其结构也在智慧性、主体性和协同性等方面有新发展.然而,随着教学机器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范畴不断拓展,如何对其教学成效展开合理评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机器辅助教学的能力向度是指机器赋能教学过程的指向目标与能力层级,对其剖析并构建能力向度模型,能以全新视角全面认知教学机器的客观概况与内部逻辑,又可从智能教学机器应用中提取可观测、可测量、可解释的关键因素,借以解决能力评测问题.本研究基于对机器辅助教学基本内涵的探讨,确定机器辅助教学的价值取向、系统框架与关键要素,构建并验证了以教育主体、场景、资源和数据为承载的机器辅助教学能力向度模型.这一模型研究需要秉持教育伦理先导的理念,坚持数据与理论双向驱动,推动人机协同并进,结合因果推断增强数据解释,从而为机器辅助教学能力评测标准的制定与实践提供理论参照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智能化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经历了程序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目前,正由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向适应性学习支持发展。由于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过于强调理想化的"教",多年来一直难以克服技术实现与应用效果之间的矛盾。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既发挥了系统的优势,又注重对"学"的适应性支持,是当前网络学习平台智能化的一个研究热点。作为一个交叉研究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注重以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提出应用钱学森等人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论作为设计思想,设计出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系统,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英才计划"科学选才鉴才的难点,论述建立学科潜质评测系统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兰州大学承担"英才计划"物理学科潜质评测题库开发项目的实际,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功能和特色点。潜质评测系统实施效果良好,完善了拔尖学生选拔模式,以其公平与公正促成积极的社会效应,使更多的青少年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学科网站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科网站中的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围绕选定的某门学科确定教学目标,收集某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相关知识,建立评测系统进行在线自我评价。因此,学科网站的评价设计对分析、理解学科网站及其制作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迈入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着:从“知识导向”转向“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设计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该研究深入分析初中数学新课标内涵,探究ChatGPT4.0在初中数学备课中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功能,明确其在智能语义分析,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度知识挖掘,辅助教师完善活动设计;提供策略参考,彰显教师独特教学风格;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等方面的价值定位,实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腾讯QQ、微软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在辅助教学中的一些缺陷,文章研究和设计了基于IM的能全天候实时在线进行辅助答疑的智能导学机器人,并详细阐述了导学机器人的系统架构、总体功能设计及其自动分词、自然语言生成、推理机制、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和算法。具有智能的IM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亲和力、互动性和真实感将在远程辅助教学方面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能教育平台的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在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据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借鉴国内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用教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Z Z"智能教育平台,通过文献调研,演绎归纳"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并基于构建的"探究"教学模式,依托"Z Z"智能教育平台,实施教学模式,谩计数学教学案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Z Z"智能教育平台环境下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智能教学辅助APP在大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智能教学辅助APP的满意度评价能综合反映其对大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效果。以江西各高校智能教学辅助APP使用现状及满意度评价的56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智能教学辅助APP应用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对于智能教学辅助APP应用综合满意度评价较好;影响程度依次为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交流互动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教学设计能显著提高智能教学辅助APP应用满意度,能显著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效果,减轻疫情对教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duino进行了智能植物培育体的设计,基于机械结构设计技术及磁力控制方法设计了"电-水-土"分离式渗透给水结构实现系统的给水功能,通过设计两种工作模式——托管模式与辅助模式平衡植物远程自动化培养与用户参与度;应用物联网技术结合Blinker平台与ESP8266实现植物的远程智能培育的同时增加了联网对时、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4.
针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实际需要,文章针对智能车辆课程教学提出了"3193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框架,即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慕课、乐学系统和QQ三个平台,MATLAB自动驾驶工具箱,9个案例及3个实验项目。具体阐述了基于ILOS的教学策略设计、学生慕课在线学习、同伴间互评作业,以及基于团队协作—项目驱动的翻转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制约CAI开展的关键环节软件设计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结合“高中物理智能实验系统”软件的设计 ,讨论了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探讨了提高教学软件质量的关键———设计和开发问题以及教师与教学软件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并给出了系统的教学过程和结构、以及部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析当前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存在的主要缺陷,引入智能代理技术,提出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全面辅助教学系统模型,重点说明本系统应具有的主要特点。本系统以期提高现有网络辅助教学网络系统的智能性、适应性、友好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增加人性化色彩,改善网络辅助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把握物理教学的特质。课堂教学中,以实验为基,架构单元设计脉络;以探究为本,基于"探究行为"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构建评价的生态系统,以评价促进学习。形成"核心素养一课程标准一单元设计一学习评价"教学链环。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并给出了系统的教学过程和结构,以及部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果信息管理只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话,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节奏,更达不到信息处理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套功能全面、界面简洁的教学辅助系统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对教学辅助系统设计了一个基本框架,提出教学辅助系统需要实现方便学生智能选课和为管理员提供友好的后台操作界面的两个方面的功能,通过本系统为双方创建一个良好的会话窗口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