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红豆杉扦插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clatd sicb.et Zncc),别名紫杉、赤柏松。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针叶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木材坚实美观,无树脂道及树脂细胞,为优良用材树种。树姿优美,常年翠绿,奇特的红果与绿叶相映,古朴高雅,观赏性很强。可以释放出各种生物碱  相似文献   

2.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常绿针叶乔木,别名:紫杉,赤柏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东北红豆杉是我国珍贵乡土树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是集珍贵药用植物,珍贵用材树种,同时又是绿化园林,四旁植树绿化树种。东北红豆杉,野生状况分布广,自然形成历史长,生长适应性广,资源来源丰富,但由于严重人为破坏,致使东北红豆杉古大树损失严重,所以资源锐减。目前为了大力发展这一珍贵树种,经过反复科学试验,已经掌握一整套育苗技术,现简介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又名紫杉、赤柏松,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一种常绿针叶乔木,针对东北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红豆杉科4个属的代表种进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双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同时根据此类特征成分在红豆杉科各属种中的分布情况,对红豆杉科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红豆杉(紫杉)是红豆杉属常绿乔木,为世界珍稀树种,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而且是鼓励人工栽培发展的经济林木。分布于北半球。全球有11个品种,我国有4个品种和1个变种。  相似文献   

6.
长叶云杉、喜玛拉雅红豆杉是我国西藏特有植物,属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我们在拉萨进行了其移栽及扦插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在合适的管理条件下,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罗汉松科及松科共9属13种植物的matK基因序列,发现3′端的单碱基插入造成mat k基因在这些类群间有较大的长度变异(1488∽1548bp),其它插入或缺失的长度为3、6或9bp(白豆杉中有一个长为27bp的缺失),且绝大多数插入或缺失事件具有系统发育信息。matK基因中,密码子第1、2及3位的变异率较为相近,平均同义替代率约为平均非同义替代率的2倍。以松科2属3种植物为外类群,运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仅得到一棵最简约树(步长为895,CI=0.850,RI=0.876),该简约树的各分支均得到bootstrap分析的极强支持。结果表明:红豆杉科与三尖杉科均为单系群,二者互为姐妹群;白豆杉属与穗花杉属为红豆杉科中两个很自然的属,白豆杉属为红豆杉属的姐妹群,穗花杉属为榧树属的姐妹群。竹柏属与罗汉松属聚为一支,二者间的亲缘关系得到boot-strap分析的100%支持,从分支分类学及遗传距离角度,作者不赞同将竹柏属提升为科。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平式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国产红豆杉属Taxus 3种1变种以及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共12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对7个酶系统9个酶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属和 白豆杉的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各类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为44.4%~77.8%,等位基因平均数 (A)为1.6~2.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实际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065~0.152和0.068~0.111。 根据对等位酶实验结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云南红豆杉T.yunnanensis与红豆杉属其它几个种的遗传 一致度稍低(I=0.727~0.804)外,红豆杉属的其它几个种的遗传一致度较高(0.906~0.995),体现其 亲缘关系很近。笔者建议将红豆杉属的这几个种合并为一个种,并根据地理分布及不同生境发生的变 异在种下设地理宗。同时根据等位酶的实验分析结果,白豆杉和红豆杉属各种的比较有显著差异,支持白豆杉作为单独属Pseudotaxus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冯志舟 《百科知识》2007,(12X):34-35
在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省,生长着一种大约出现于2亿年前的植物——红豆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红豆杉属植物的濒危原因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分布的局限性、竞争能力的脆弱性、天然更新的缓慢性、生境变化的无限性及粗放经营的掠夺性是导致中国红豆杉属(Taxus L)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利用对策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营建种植基因库及划建经济林开发区等。  相似文献   

11.
陆顺能  潘祯阳 《科技风》2012,(8):240+242
红豆杉系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大乔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250万年,其发源于第四纪冰川期,已濒临灭绝,其天然抗癌作用世界公认.既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又有高效的经济功能.大力培育红豆杉,可以有效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提高林农管理、经营积极性,改善生态环境,符合现代生活及林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白豆杉属Pseudotaxus Cheng属裸子植物红豆杉科Taxaceae。  该属仅有一种,即白   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  关于红豆杉科在松柏类植物中应该占据什么   地位问题,一直持有不同意见。为此,作者从化学角度对红豆杉科各属有关植物化学成份进   行研究。我们曾报道白豆杉枝干中的一重要特征成份—铁杉树脂醇(tsugalacton,tsugare-   sinol)(马忠武等1982)。为了获得更多的化学证据,我们又从白豆杉叶的精油中分离了38个   成份,鉴定了其中的33个成份。就其组成比看,其特点是柠檬烯、α-蒎烯和δ-3-蒈烯的总含   量占整个精油成份的1/3以上。这一精油成份的组成特征与红豆杉科榧属植物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 树叶精油成份的组成特征(何关福等1986)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东北红豆杉近自然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Taxuscus pidata Sieb.et Zucc)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体内所含的紫杉醇[C45H51NO14]是重要的抗癌药物之一。为实现保护东北红豆杉资源,加速扩大这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在东北红豆杉栽培技术领域进行育苗、采穗圃建立、栽培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我们开展了东北红豆杉的近自然扦插育苗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国内红豆杉产业专利数据并运用专利分析指标及相应分析方法,探讨国内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鉴于目前我国红豆杉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应注重良种选育研究,研发抗癌成分含量高的新品种,加强红豆杉活性物质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实现红豆杉综合利用,开发红豆杉植体中的药用成分新剂型,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我国各地区红豆杉产业的全面发展,加大对红豆杉产业开发和研究的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西藏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喜马拉雅红豆杉和云南红豆杉资源的考察,分析了红豆杉资源分布现状及特点,提出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东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东北红豆杉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价值的前景。主要针对东北红豆杉的生活习性和东北的环境特点,从苗床整理、种子浸泡、播种、移栽、田间护理和病虫妨害等方面论述红豆杉的种苗繁育过程。为东北红豆杉的物种保护和价值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北红豆杉具有喜荫、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它的栽培管理简便,红豆杉可以通过种子和扦插两种途径进行繁殖。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相似文献   

18.
从胚胎发育和解剖结构讨论红豆杉科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科的原胚发育属标准型,除榧树属兼具裂生多胚外,其他各属均为简单多胚。多数   属的雌配子体经8或9次分裂后形成细胞。本科木材的交叉场纹孔多属柏木型,稀为杉木型;   无射线管胞,树脂道缺如。树皮中除澳洲红豆杉属尚未观察外,其余4属均具含晶韧皮纤维。     根据上述胚胎和解剖学特征,红豆杉科成立为一个自然群是不成问题的。但Florin只根   据“胚珠单个、顶生”而把它们提升到“目”一级的分类单位,与松柏目并列,从胚胎和解剖学资  料看,是不适当的。我们认为红豆杉科的系统位置,应该置于松柏目之下。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     
《科技新时代》2005,(10):107-108
“胎盘”孕育恒星;红豆杉;雷电热核反应。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