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世虎 《江苏高教》2012,(5):132-133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走出困境,至少要在加强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强化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模式、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环境等方面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97-98
全球化、经济发和社会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下,由于教育主体的特殊性、教育模式自身的功能性以及人才争夺战的现实性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系列挑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针对性的进行探索和分析,从社会、高校、家庭三个维度,对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式因国家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比较分析二者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不同之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探寻适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激励模式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受限,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本文在评析传统激励模式的基础上,从激励的主体、客体、方式、内容等静态方面和激励的环境、运行、效应等动态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教育理念,从提出到成熟经历了三十多年历程,该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可以概括为环境教育、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阶段。中国在推动该理念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各主体如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各级政府部门、以公立为主的学校、社会机构等通过各种机制参与其中,推动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深化。而以上模式也为构建教育强国之路提供了参考,未来需要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共融共生、全机构治理模式的协同治理和数字化变革。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环境、发展任务和发展条件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了有利机遇,也使它面临着众多挑战。对此,我们应从强化党的领导、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利用互联网舆论主阵地、优化高校教育生态环境、增强大学生道德法律素养等方面系统施策,全面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空间领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教育者权威等方面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拓展空间领域、提高实效性、工作社会化等机遇.通过树立"三个意识"、推进"三个结合"、整合"三股力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队伍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不断深入发展,大数据助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方法、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大数据产生的隐私危机、茧房效应、信息碎片和虚假信息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转变主体思维为科学引领,建设数据分析中心链接高校服务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优化教师队伍,推动高校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遭受威胁和挑战。为了发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必然性、可行性、渐进性等进行剖析,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政治性、知识性、实践性等价值维度,提出了理念、队伍、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海 《教育评论》2012,(4):9-11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多元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使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新的困境。探索多元化社会环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校是西方意识形态传播渗透争夺的主要阵地,高校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时空场域和技术话语、文化价值渗透与多样社会思潮、青年个性特质与教育主体差别、主流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等四重维度的困境和挑战,可从坚持党委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青年观为引领、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协同机制、增强意识形态传播渗透辨别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工程等五个方面探索教育引领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全球发展带来文化的全球发展,文化和教育逐步开放导致我国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思变的内部环境。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解析与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为其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树立"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建立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组建教师和学生意见领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法律规范和道德自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监管体系等措施来积极回应,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意识形态的必夺之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观念、教育环境以及教育对象本身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要把握好两个转换,即从以学科专业体系性、逻辑性为主体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主体的模式转换;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换,并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双重功能,其中意识形态功能居于支配和主导地位。主体功能的发挥受制于外部环境、前期基础和意识形态掌控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主体自身亦存在主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意识淡漠、教育理念和方法滞后、偏重非意识形态教育、主体之间分工不明与配合不力等微观制约因素。从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主体认识以培养其投身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感、毫不松懈狠抓队伍建设、引入绩效考核制度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激励、整合主体职责以明确个人责任和加强主体合作。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是通过多项新兴技术融合所创造的可与现实世界平行运行并融合的虚拟网络世界。元宇宙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全面升级,给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元宇宙赋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价值意蕴层面,具有催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思维,优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话语,实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环境优化,促进教育资源分布均衡,优化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战略意义和深厚潜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联合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积极利用元宇宙技术赋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引导灌输,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路径;利用元宇宙技术优势发挥仪式教育的“沉浸式”育人效果。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舆情监测数据,对不良信息来源实时检测处理,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从而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导权,铸魂大学生政治信仰与国家安全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管理中践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大教学论》蕴含着丰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即: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将人本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管理理念、制度和模式;高校教师应将人本教育思想渗透于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时代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受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教育关系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和主体作用发挥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应通过转变观念、改善关系、创新模式和优化环境等措施,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在风险与挑战中实现着现代化强国目标。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需要从理念到话语结构上进行全面调整与创新。宏观上应秉承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规律,发挥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整合理念和积极作为理念;中观上要坚持意识形态治理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创新治理与教育模式;微观上要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话语体系,促进宏大叙事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自上而下的灌输话语与平等交往话语、系统传输话语与网络微传播话语、党建工作话语与思政工作话语的有机结合,合理规避、化解各类风险,全方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对意识形态及主体际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生主体际维度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包括从高校教育主体出发,寻求合适的教育方法;打造精品课程,将意识形态教育重归主阵地;利用网络新媒体,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