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敏 《出版科学》2018,(3):116-121
大学出版与民营出版是近现代中国出版的两条线索.受到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生态和出版生态耦合效应的影响,武汉大学与其他大学一样,其出版制度实践走的是"职能制"道路,即将出版机构视为学校的行政组织;在传播功能上,武汉大学的出版活动旨在通过出版讲义、教材和学术刊物等,以促进学科的本土化建设和拓展近现代学术文化空间.大学出版是大学的"第三势力",它的制度结构实践应该更好地为传播功能服务,以降低学术知识的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建辉的《出版与近代文明》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王建辉近年部分出版史和出版文化研究成果的结集。作者身为我国出版产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领军人物,同时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这部文集便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实践与学术成功结合的优势。这部(文集中,作者漫步于出版史和思想(文化)史两个学术领域,一方面将出版史研究置于宏阔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之中,另一方面又为思想(文化)史研究增添了实证内涵。作者的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其研究以近代九十年为总体背景,同时给予近代最具代表性意义的出版地域和出版机构以详实的观照…  相似文献   

3.
姜华 《编辑学刊》2007,(5):38-40
一、大学出版学术出版理念的产生 自近代以来,许多教育新理念自国外引进,20世纪初陆续成立的中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无不深受到欧美大学的影响.期间欧美大学对大学出版的学术定位,对中国大学的主持者和大学出版的实践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民国出版史》(2011年6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版)是吴永贵先生积五六年之功倾心完成的一部力作,洋洋80万言.作者从史料出发,以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充分把握了民国出版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民国出版活动作了符合历史客观事实和演进规律的科学揭示,体现出作者鲜明的出版史观,是民国出版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范军  欧阳敏 《出版科学》2015,23(2):96-99
湖南的出版事业源远流长,正式开始刊刻图书的可靠年代是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湖南的出版事业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史料,对湖南近代乃至古代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是很有必要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湖南出版史料》及相关书籍注重革命史料的发掘、整理,同时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官方和民间出版史料也有关注.2010年代,《湖湘文库》中有10余种关涉湖南出版史料的文献,这些大部头的著作极为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搜罗范围从古代湖南的刻书业至近代湖南的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史料价值极高.这些史料为综合性的大型区域出版史的编写与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学术界对科技出版史的专题研究来看,由于科技出版史研究横跨科技史和出版史两大学科领域,研究难度大,成果相对较少,尤其近代科技出版史的研究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冯志杰,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的出版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7.
民国档案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非常高,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1949年以来,民国档案的抢救与保护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整理出版也逐渐走向繁荣.本文以时间为序,将民国档案的整理出版分成三个时期,阐述民国档案出版状况和特征,由此勾勒民国档案整理出版的概貌.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深入分析“立信会计丛书”诞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商务印书馆出版“立信会计丛书”的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立信会计丛书”早期是作为“大学丛书”出版的,其开端在“会计丛书”合同签订之前,稿本主要来自教师讲义、专家约稿、名著翻译和法规汇编等。1930—1941年该丛书共出版59种以上,出版时间集中在1934—1935年及1939—1940年,作者大都在立信会计事业中任职。“立信会计丛书”有效改善了中国近代会计专业教学完全依赖国外书籍的状况,打造了中国近代会计学者自编会计教科书的品牌,推动了中国现代会计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健全,促进了中国会计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编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翔宇 《编辑之友》2015,(8):102-108
民国时期校雠学理论著作的编辑出版,是中国古代校雠学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与这一时期西方学科理论的影响密不可分.此外,民国学人对传统学术文化的恪守,也是校雠学著作出版的重要原因.民国校雠学理论著作广征博引、考证严密且重视校雠学史的编纂,同时还有回归刘向校雠学本意的倾向.这些校雠学著作的编辑出版对现代编辑学、文献学、图书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宋淑洁 《出版广角》2016,(12):52-53
民国是我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档案资料也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档案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具有重要的现实利用价值和长远的研究价值.目前,民国档案整理出版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与大量沉睡在档案馆中的原始史料相比,这些出版的档案资料仅仅是极小部分.本文试图在梳理民国档案出版特征的同时,引起相关研究者及出版者重视民国档案的出版价值,促进民国档案整理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