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春雷 《今日科苑》2014,(10):105-105
阐述了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系统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对相干检测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应用中特殊性-多普勒频移、跟踪误差、天空背景光、偏阵态、大气湍流对相干检测效率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最后对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大气激光通信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这些环节中可能对通信性能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讨论了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建立时,怎样减小通信过程中的干扰和影响,从而达到更满意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激光通信信号通过随机大气时,大气湍流效应造成了光束飘移、强度起伏,光束扩展和像点抖动等现象,从而破坏了激光的相干性,导致相干性退化削弱激光通信的质量。文章介绍了大气湍流的形成及基本特性,对强度起伏、光束漂移及扩展和相位起伏与到达角起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降低湍流影响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脉冲位置调制(PPM)是大气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减少激光器的发射功率,增加通信距离。作为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调制方法,PPM可以在给定的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下,用很小的光平均功率达到很高的数据传输率。通过对PPM的研究,采用数字电路的方法实现了PPM调制方式,从而有利于对PPM的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战在未来战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组成,分析了通信对抗的原因,探讨了在信息战场上进行有效通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深山旅游探险中由于地理状况复杂,灌木密集,浓雾迷绕,对深山旅游失踪人群进行准确定位困难较大。传统方法中使用远程遥感技术对失踪者进行定位,在深山浓雾笼罩等恶劣天气下,定位效果较差。提出一种基于大气激光通信的远程遥感计算机视觉定位方法,利用空地大气激光通信特征,使用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对遥感视觉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实现对深山旅游失踪者的定位标记。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深山人体目标定位,能有效提取人体目标遥感视觉特征,定位准确,为深山搜索救援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特征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已显现出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展复杂系统和随机介质波束散射特征研究,利用高斯波束在随机介质中的传播与散射特征,推动了相应的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中的应用. 西安理工大学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柯熙政教授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无线激光通信中的光信道特性、信道编码、调制技术、信号处理以及随机介质中光波的传播与散射特征等研究,在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及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掌握了无线激光通信设备核心技术.特别是从涡旋光束、高斯光束在大气湍流介质中的传播与散射特征的基础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场在大气湍流随机介质中的传播及对光束轨道角动量态的影响,建立了轨道角动量涡旋光场在大气湍流中的理论传播模型,开展了大气湍流环境下高斯波束与目标、粒子的散射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8.
定向高能激光武器将会在未来战场中发挥独特作用。高能激光器是激光武器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介绍了当前所用的几种激光器系统,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将来激光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且介绍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9.
针对激光在大气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的能量变化和光场分布问题,结合激光雷达探测原理、瑞利衍射、大气衰减、大气辐射的噪声等理论,建立了激光光束在大气中传输时的光场分布、能量衰减和背景噪声的数值模型,有效地描述了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特点,就不同要素对激光传输产生的不同影响做了分析,较为全面地还原了激光光束的线性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无线激光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重要器件和工程上所使用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无线激光通信技术相对于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以及国内民用无线激光通信应用的现状,展望未来无线激光通信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高速解调以激光可靠通信为目标,突破高速激光通信技术瓶颈,为建立可靠、稳定的激光通信奠定基础。为了满足信息速率高、容量大的应用需求,进行高速解调研究,并且对载波恢复和并行帧同步的原理及实现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通信能力受限或彻底丧失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战场前沿的指挥和作战人员提供决策所需的战场态势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首先,对美国陆军战术云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战术云的两种应用模式。随后,重点对美国陆军"战术薄云"(Tactical Cloudlet)的背景、功能及应用、体系结构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战术云的相关项目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网络信息化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车载移动电视、手机媒体、互联网通信等等比比皆是,其中运用最多的计算机技术就是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和运用条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其实际运用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亢小宁  邵丽 《大众科技》2011,(6):17-18,23
文章利用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闪烁理论,在仅考虑由大气湍流引起的信噪比的条件下,详细研究了非相干源对湍流大气中的光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在相对相移键控(DPSK)调制方式下系统误码率随传输距离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利用非相干平顶高斯光,可以有效地减小其闪烁指数,随着N的增大,闪烁指数减小,误码率降低。因此,在DPSK调制下,采用阶数N较高的非相干平顶高斯光作信源能有效地降低大气湍流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可有效地改善激光通信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电力系统无线激光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质量、降低路由能量开销,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系统无线激光通信网络路由算法研究。在云计算的框架下,构建一种节点间的能量消耗模型,基于云计算技术强大的运算能力,确定激光通信网络内有效的通信距离和节点位置;分析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预估激光通信网络中最优的总跳数,并选定能耗最低的后续节点,组成整条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路由算法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质量、缓解网络时延,同时还可以降低节点能耗、延长无线激光通信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不受载人限制,可以设计成合适大小且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在军事侦察,通信导航、测绘及民用航拍等领域广泛应用。激光无线传能技术使无人机滞空时间更长,补给方式更加灵活,使得无人机的优势更加充分发挥。通过全新的能量供给方式,实现中小型无人机完成大型长巡航无人机的任务,降低无人机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增加无人机使用范围,降低无人机使用费用和对专业保障团队的要求。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发展,提供了一整套激光无线传能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为我国激光无线传能无人机系统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大气衰减、大气湍流及大气折射对蓝绿激光的影响,在大气折射率球面分层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折射率均匀分层的球面模型,仿真分析了大气折射对蓝绿激光的影响,根据大气光路方程得到了蓝绿激光在大气信道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8.
激光光束在大气介质中传播易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和干扰,数据传输局部不均匀、系统效率降低。提出基于惠更斯理论和LMS自适应算法的双向光束均匀传输算法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光束均匀传输的各项因素及其最佳指标组合,构建了一种高速光波信号传输模型;基于LMS自适应算法改善光波传输的收敛性能、稳态特性及数据传输不均匀的现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光束均匀算法复杂、对局部数据拥塞改善效果不明显的缺点,提升双向激光通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各国通信专家们总在想:能否利用一种技术,将现代人类从电线中解脱出来,从而赋予其以新的内涵。现在,一种被称为“蓝牙”的通信系统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激光器技术和光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通信距离、通信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光通信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快的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可行性问题已经解决,空间激光发射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已逐渐成熟。通过查阅文献,本文讲述了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检测系统的构成,参数检测原理,介绍了监控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