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鼠年说鼠画     
正子鼠呈瑞。可有趣的是,从《诗经》里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苏轼《黠鼠赋》"异哉,是鼠之黠也"的兴叹中,我们不难发现,老鼠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在著名的昆剧《十五贯》中,头号反派人物"娄阿鼠"不仅以"鼠"为名,就连其扮相也要在眉目正中画上一只白鼠才显"般配"。事实上,在古人的艺术世界里,老鼠所承载的含义与情感远非令人反感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登龟”辨     
宋治洲 《语文天地》2011,(21):58-5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下)选录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黠鼠赋》。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老鼠装死脱逃一事,向人们阐释了做事务必专一的道理。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细腻生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值得向广大青少  相似文献   

3.
“登龟”辨     
宋治洲 《语文天地》2011,(11):58-5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下)选录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黠鼠赋》。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老鼠装死脱逃一事,向人们阐释了做事务必专一的道理。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细腻生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值得向广大青少年推荐。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 师:《诗经》里有一只大老鼠的故事,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描写过一群不怕猫犬的老鼠,宋朝大文豪苏轼笔下的老鼠更神奇,想见识一下吗? 生:(齐)想!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黠之鼠》…… (出示幻灯片) 黠之鼠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日:"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相似文献   

5.
苏赋二题     
学界有《黠鼠赋》为东坡少作一说,但某些重要资料提供的外证苍白无力,而作品本身提供的内证又可以使其不攻自破。当以元桔六年一说为近是。对《赤壁赋》中苏子提出的“变”与“不变”的观点的解说,学界似多疏误。其实所论为自然哲理(涵盖人生哲理),意在破宾客的拘执,追求对现实人生的某种超越。它主要渊源于儒家《易》学,完全与唯物论、辩证法暗合,显示了中国古代哲人的高度智慧。  相似文献   

6.
文学天才苏轼命运多桀,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其间苏轼多次游览赤壁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对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而这个时期的作品,则成了苏轼最主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一、孩子的烦恼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一首《小小少年》唱出了少男少女多少成长的烦恼.现在的十二三岁的孩子看起来已经是小大人的模样了,男孩个头粗壮,浓眉大眼;女孩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可一提"烦恼"二字,他们就变成另一个模样.  相似文献   

8.
青春弘志,原名高召永,1990年1月4日生于河北赵县的一个小村庄。12岁开始写诗;14岁完成长篇处女作《清末英雄册》(又名《有情少年无情江湖》);15岁那年初二弃学,开始过着流浪生活,同年完成12万字的青春励志小说《青春年华》,发表在"红袖添香"网站,颇受好评;16岁创作长篇青春言情小说《浪漫七月花》,首发于"红袖添香"网站,后被网络广为转载;17岁在新浪开博,因文笔犀利而受关注,以一篇《韩寒,我们并肩作战吧》而登项新浪博客文化排行榜,同时引发媒体关注。河北媒体称其为"赵州第一才子",个性清高狂放,名列"90后"十大少年作家第8位,被称为"90后"第一人气写手。  相似文献   

9.
引子 冬阳,一个平凡的13岁少年,做了两件不平凡的事: 一是发表了长篇小说《雪球滚太阳》.在2000年全国书市上,他以26万字的这部小说,引起社会关注,被称为"少年作家",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作家连线] 周莲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其短篇少年小说《雪狼白蹄儿》获全国第八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2003年,其短篇少年小说《送白狐狸回家》获全国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一等奖.出版有童话集《美人鱼欢欢》,长篇历史故事《将军少年时》,儿童绘本《小黑的秘密》,长篇励志版名人传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爱迪生》《牛顿》《诺贝尔》等,长篇小说《赵尚志传奇》《少年赵尚志》《好总理周恩来》,长篇少年小说《青春在左风景在右》《我们的5/6班》《花季不再来》《少年探险王》《走过调皮的日子》等三十多部. [内容简介] 这是周莲珊历时多年创作的少年武侠故事和少年历险、侦探故事.这次结集出版的《历险蝙蝠洞》,是从数百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2 3篇作品.这些故事,叙事的角度不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少年儿童美好、时尚、多彩的生活情怀.本书的文字优美,故事有趣,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1.
<正> 北宋中后期,朝中政争激烈.元祐六年(1091)苏轼再次遭人诬陷,感到"群小侧目,必无安理",而自己又不能"随世俯仰,改其常态"(《东坡奏议集》:《杭州召回乞郡状》).便多次上章高太皇太后,要求"引嫌求避",离开朝廷.八月,以龙图阁学士知制诰兼侍读出知颍州.苏轼在颍州写下数十首诗词,广为后人传诵,但他任期内政治生活经历,却很少为人道及.笔者近年因从事地方志工作,对于苏轼知颍时的政绩,瞥观疏记,识小积多.深感苏轼不仅是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和政治  相似文献   

12.
杨炜 《语文天地》2013,(7):24-25
苏轼和柳永都是北宋时享有盛名的词人,苏轼有一次同友人谈到前辈柳永时问道:"我的词同柳学士的词相比,你们看怎么样?"友人答道:"柳学士的词宜于十七八岁的少女,按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您的词,则应由关西大汉,敲铁绰板,弹铜琵琶,唱‘大江东去’。"这一评论非常形象,而且中肯地道出了苏词和柳词所代表的两种大相径庭的艺术风格。苏轼的《念奴挢.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都是宋词名作,传诵千古。前者被推为豪  相似文献   

13.
正少年作家、儿童写小说近几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少年作家韩寒于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发"韩寒现象"讨论。2003年,刚满13岁的邹琳虽不如韩寒、郭敬明一般星光耀目,但也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的文学怪才。10岁时邹琳发表童话小说《露茜梦游奇遇记》,随后又发表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一、写小说,起源于连载日记笔者班级的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日记里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到六年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记日记,而是用连载的方式写起了他们喜欢的小说。一  相似文献   

14.
叶乃初 《辅导员》2011,(32):23+28
苏轼的豪放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描述的是"密州现在时出猎",下阕抒写的是"边关将来时出猎"。前者描述的是出猎的壮阔场面:倾城随太守,黄犬、苍鹰助阵,千骑卷平岗;亲射虎,老夫聊发少年狂,看孙郎。读来令人豪情满怀;后者用典志在抒写  相似文献   

15.
如果搞一次"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票选,有一个人绝对会榜上有名,他就是苏轼。如果让你说出十首中国古典诗词,你一定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有一本书——《苏东坡传》,写的就是苏轼传奇的一生,这本书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具有文人和政治家双重身份的苏轼形象。《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苏轼传记。林语堂曾经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语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倡导写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以后,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写就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等著作,《京华烟云》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大陆上映后有比较大的反响,林语堂也由此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正>1985年1月,《同学少年》创刊了。创刊31年来,《同学少年》始终秉承指导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面向中学生,展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少年朋友丰富的情感世界,弘扬科学精神,指导学习方法,关注中学生成长,帮助中学生成才。《同学少年》陪伴了无数中学生读者成长,深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曾被评为"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入选首届"中国期刊方阵"。回首和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同学少年》特推出"我的《同学少年》,  相似文献   

17.
《原毁》是韩愈的一篇政论文章,同《原道》、《原性》一起并称“三原”,但以《原毁》价值为最高。《教战守策》是苏轼在二十一岁到二十六岁期间(仁宗嘉佑元年至六年),应考时所进时务策的一部分。它是苏轼策论中难得的好文章,堪称政论文的典范之作。韩愈同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曾尊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可见他是推崇韩愈、步武韩文的。从文学主张看,苏轼重视文章的内容,反对“未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小说《离家的一年》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因求学离家,和父母、小姐姐分别的故事。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对少年"眼泪"和"心乱"的书写,真实细微地刻画出了少年充满童真的离愁别绪,将一个未成年少年的离愁展现得既丰富又生动,让读者体验到了真实的童趣和童味。  相似文献   

19.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20.
《赤壁赋》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所作的一篇著名文赋。作者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为了与《后赤壁赋》相区别,后人便在《赤壁赋》前冠一"前"字,因此《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