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揭示人类语言的普遍特性,而最具代表性的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是当今最流行的语言学理论。乔氏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即儿童如何在母语刺激匮乏的情况下仍能成功地习得母语)而提出来的,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有本质的不同。从理论内容、理论构建、前人研究、理论缺陷这四个方面来全面浅析二语学得中的UG理论,可以对此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创立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以来,普遍语法逐步成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他认为,普遍语法是人类天赋的语言习得能力,揭示人类的普遍语法是人类语言研究的最终目标。本文尝试通过介绍普遍语法的基本定义、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状况以及它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地阐述。  相似文献   

3.
普遍语法对第二语言习得是否有作用?如果有作用,与其在第一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有何区别?文章陈述了对此问题的两类不同看法,分析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知识的来源以及各自与普遍语法之间的关系,提出普遍语法在第一语言习得中起直接作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普遍语法则通过第一语言起到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语料库的语法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真实、丰富的语料数据,可有效地提高语法教学效果,但目前相关的讨论仍未触及一些重要问题。本文以原型范畴观为理论视角,提出语料库即为语法范畴的集合,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探讨语例呈现、语法数据解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向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对语法教学的研究自然很丰富。本文试以语法教学理论出现的时间为顺序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进行大致梳理,包括语境理论、普遍语法理论、配价语法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构式语法理论等。  相似文献   

6.
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提出来的,儿童能够高效而成功地获得母语的根本原因是儿童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产生后被众多二语研究者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二语初始状态的问题。对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初始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厘清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是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普遍语法不是一部语法,而是一系列条件,用来限制人类语法的可能范围。具体地说,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因此无论对母语习得还是第二语言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William O’GRADY的不涉及普遍语法的先天论。该理论认为,普遍(或认知)先天论和联结主义的区别在于它承认等级结构符号表征的存在,并认为这是语言理论的一部分,能解释语言为什么是现有的样子,并且解释先天习得机制存在并决定着语言习得。同时,它也区别于语法先天论,否定先天机制的语法成分特性。作为一种语言习得观,对我们语言教学和习得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法教学始终是英语教育中的必要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内容。当前我国高校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加之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普遍学习兴趣偏低,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在此背景下,将微课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能够有效弥补这一教学弊端,突破当前的教学困境。因此,本文在解读微课概念、特点、应用优势基础上,提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谈格理论     
"格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首先提出的,随后又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变化。"格理论"也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管约论"的理论之一。本文不仅分析了国外格理论的发展,而且也阐述了其在国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个体哲学的角度出发,即"个体立场之间的超越与深层结构对个体的充实与规定",阐释了普遍语法与汉语语言类型学之间的关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形成以普遍语法为原则,从语言共性的基点来观察和研究汉语,有选择地合理利用西方语法系统媒介作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电影海报是包含文字、图像、颜色等模态在内的多模态语篇,构图意义是用来分析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语法中图像三个意义层面中的最后一个,同时也是实现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载体。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海报为对象,尝试对海报内容的构图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本文拟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雪完美"(Sewame)这一品牌化妆品的外包装文字进行解读、分析,试图更科学、客观地透视化妆品外包装文字这一特定语篇体裁的特点,揭示语篇结构与语篇体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语法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相对于文字、词汇而言语法虽然较为简单却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语法水平普遍不高,对语法知识又不容易产生兴趣.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教师在授课时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其次要把握语法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这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国内外前辈学者们关于英语语法的权威研究成果,探讨英语教学语法的背景——英语语法的类别划分和不同的语法定义,并从致用的角度,提出作者自己源于教学实践的语法类别划分和英语教学语法的定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特征以及关于英语教学语法的结论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原则参数理论及一系列对语言本质特征做出客观性描述的句法原则.其中,两个重要的句法原则:结构依赖性原则和语义角色理论在理论层面为当代交际语言教学背景之下的语法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或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结构依赖性原则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自动更正式目的语输出,语义角色理论帮助其理解和实现语言在某一情景下的特定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7.
也谈语法化     
语法化研究中有不少有内容、有价值的好作品,但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淆不清、滥用语法化和理论偏颇的倾向.有些文章及论著以"语法化"作理据,大谈"x标记",混淆了词和词组的界线.有些文章以"语法化"作理据,通过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做出了错误的推论.我们必须看到,语法化理论有其特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范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以克瑞斯与勒文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分析《速度与激情7》电影海报中的元功能,以期充分挖掘其图像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揭示图像与文字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方法,指出分析和解读多模态意义的构成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电影的主旨与内涵,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生成语言学理论中的一致关系通过复制操作为未取值的特征取值,以及删除操作将不可解读的特征删除,从而使句子遵守完全解读原则。运用一致关系对虚主语的分析可以为英语中虚主语错误的用法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表面上抽象的生成语法实际上更能反映语言本质,因而一致关系完全能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多模态语篇中图像与文本的关系是解读多模态语篇的重要环节,Royce提出的符际互补理论,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为探讨现有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插图与语篇结合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插图与文本如何共同表征信息、建构意义可按分析图片中出现的视觉符号、分析语篇中的言语符号、分析语篇图文意义关系这三个步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