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专业化在教师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教学专业化的要点包括教师的专业标准、课程、培养模式和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教师教育要通过不断深教学改革,强化教师培训,严格教师选拔制度,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环节和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等途径,积极推进教学专业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职前、入职和在职教师教育评估体系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军  毕诚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1):56-60
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由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三部分组成。美国通过对大学的认证和学生的选拔保证了职前教育质量。毕业生经过学科专业评价,获得初级证书,进入新手教师教学导入计划。在达到标准并通过课堂行为评价后,才能获得正式教师证书,进入教师专业。对在职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要求教师继续学习并取得更高学位。  相似文献   

3.
美国全国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NCATE)成立于1951年,是一个由教师教育者、教师埘l和地方政策制定者、专业学者等成员组成的民间专业性组织。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认可标准;促进对教师教育机构培养计划的评价;提高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依照惯例,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每5年至7年进行一次修订,主要目的是使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能够反映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教学专业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教师教育标准。学术取向、实践取向、批判或社会取向以及综合取向的教师教育标准,既彰显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也显示出格外重视教学实践的共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教学专业标准及其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师教育改革问题,澳大利亚不断完善专业标准,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重点说明澳大利亚标准导向的专业教学体制,并在教学标准、绩效评价与教师学习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诸如,教学标准的定义、专业原则、内容标准、发展的水平标准及澳大利亚寻求教学专业质量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丛员培训的意见》有关要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而研究制定的,是我国有史以来所颁布的有关教师的教育行业内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标准》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化水平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作为现代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一项必备素质,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国基础教师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教育信息化实践证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悉,教育部将依据《标准》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健康发展。本刊特全文转载《标准》,经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对教师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从教学行为标准、管理行为标准和科研行为标准三个方面构建相应的教师素质标准体系,对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见本刊2005年第2期,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准》明确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要求,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养培训,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教师教育的质量,南非构建了从教师教育机构审查、教学项目认证、教师资格认证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并为此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教育从业者委员会和行业教育培训局等质量保障机构。无论在机构审查标准、教学项目认证标准、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教师专业发展系统,还是教师专业能力描述、教师职业规范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上都颇具特色,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0.
闫龙 《教育导刊》2011,(10):42-44
2008年美国教师教育鉴定委员会修订了最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其中小学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小学教师在知识、技能及专业性向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它表明一名合格小学教师在知识、技能、专业性向等方面应当具备的专业品质。标准对从事小学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内容作了具体规定,突出小学教育教师所要具备的综合知识领域和教学技能,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教育的发展,对"一体化教师"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本文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一是我国随班就读教育的发展与"一体化教师"的需求;二是我国高师小学教育本科课程研究现状;三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目标;四是提出了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及师范生与职业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都呼唤着师范生质量标准的诞生。我国师范生质量标准的制定应以我国的教育目的、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职前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外师范生培养标准和合格教师专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从古至今,教师被看作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师范院校的教师有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观念,及其师资培训活动的模式。本文将着重讨论选择英语师资培训活动的评价标准,并阐述这些标准对培养英语准教师整体素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Recent research in teacher education futures has identified two themes that require further study: the changing nature of knowledge and the changing capabilities of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two them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research employed futures methodologies based on scenario creation. With a focus on the above themes or dimensions, a panel of experts was interviewed to draw on its collective wisdom to explore alternative teacher education futures. Data from these interviews were analysed to stim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future teacher education scenarios. Feedback on the scenarios was obtained from teacher educators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The scenarios were then revised based on this feedback. The final scenarios are presented here as a way of provoking discussion among teacher educators about teacher education futures.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已呈现疲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本文不涉及具体技术领域,仅是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对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有效性和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教育生态学的崛起和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视野,教育生态化背景下教师准入资格认证直接与21世纪教育的和谐发展相关。文章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深入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教师准入资格认证的现状与问题,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审视教师准入资格的标准化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资格认证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国内特殊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以“身心发展,缺陷补偿”为指导,从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的改善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优化师资力量,并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个连续统一体。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起步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综观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皆缺乏有效培养课堂教学临床能力的机制。随着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为此,我们试图设计通用于教育类课程、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视频案例资源。并基于混合学习的理念,建构了一种基于视频案例资源、集课堂案例教学和网络案例学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教育”取代“师范教育”是历史的必然。在开放型的培养体制下以及在培养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师范高校自身有着诸多优势,如:全新的教师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学科与教育相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师范教育时期建立的教育实习、实践合作基地;独特的教师教育职后培训资源等。凭借优势,师范高校应成为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高师是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专门机构。在理论上,高师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存在着母与子、源与流的关系,前者应当以为后者培养和培训师资为己任,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院校盲目追求学校规模,高师院校也纷纷向综合型大学转型,扩大招生、增设专业,逐渐失去了其以培养教师为主的专业特色。随之而来的是高师教师教育渐渐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方面与基础教育相脱节,起不到为基础教育改革保驾护航的应有作用。所以,从高师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入手,探究其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对接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