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荣平 《师道》2005,(10):13-13
老师们下课前常会对学生说两句话: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说实话,我真希望学生懂了,但又害怕学生说“没问题”.因为“没问题”往往会掩盖许多问题。不信,去问问学生,你一定会发现他们的问题多多.难怪很多老师课后大呼“没想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2.
一次教研课,我上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前我查阅了厚厚的资料,摘录了大量的笔记。上课时,我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入了迷。课后。我等来的“赞美”却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我的听课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而我上的是“一堂精彩的高中语文课”,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理解多少?他们是被我教“明白”了还是被我教“糊涂”了?  相似文献   

3.
“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 某市数学优课评比活动中,授课老师每讲完一个问题,总是习惯地问一句:“有不同意见吗?”学生总是整齐地回答:“没有”。听到学生的回答,不禁忧从中来。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何个性而言?他们还会独立思考吗?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创新能力,什么不同想法都没有的学生,还能进行创新吗?我不由想起了一位推销员讲的一个例子: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  相似文献   

4.
龚莉 《今日教育》2007,(2S):45-46
“1千米到底有多长?”说实在的。很多大人,甚至是数学老师对此也毫无把握。我问过他们原因,他们都说:这是读书的时候数感和空间观念没有建立好.因为当时数学老师没有带领他们实地走一走.而都是在教室里、黑板上纸上谈兵。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也要让我的学生有这种遗憾吗?仅仅因为带领学生出教室走一走太过麻烦,就放弃了吗?不,我不能!  相似文献   

5.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没见面之前,我只知道,身为小学教师的她用三个朴素的问题打动了教育部长。那三个问题,仿佛是在问你,仿佛是在问我,更仿佛是在问她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非常幸运地,我得到了桂老师本人对这三个问题所给出的美丽答案...  相似文献   

6.
“老师,他说他喜欢我!”“啊!是吗?……有人喜欢不好吗?”“老师,不是那个意思,是那个意思……”“到底哪个意思?无论什么意思,我认为有人喜欢总比没人喜欢好,难道你希望没人喜欢你吗?我倒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我,themorethebest.”“老师,可是,可是,……我又不喜欢他。”“你看你看,你不喜欢的人都喜欢你,你喜欢的人肯定会更喜欢你这么多人喜欢你,难道你不高兴吗这说明你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好学生啊!老师也喜欢出色的学生!”满脸泪痕的她开始破涕为笑了。“可是,他还说因为喜欢我而无心学习。”“这可不太好。但你烦恼什…  相似文献   

7.
学生续写作文,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训练,常常都编一大堆故事的开头,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往下说。今天的晚课,我挂出了黑板,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读起来:放学后,小明和小林正在窗台前写作业。突然,乌云密布,下起大雨来……接下来会怎么样呢?只见孩子们思索片刻后就七嘴八舌起来。“他们把晾在窗外的衣服收进来!”“他们还会把邻居的衣服也收进来!”“把窗户关起来!”……我笑而不语,因为他们一定还会想出:去学校降国旗,去车站接妈妈……果然不出所料,黑板上一下子罗列出七八种事情发展的方向来。“还有吗?”这时候,黄垒桑的手…  相似文献   

8.
数字王国10年一度的“谁最有价值”评比大赛开幕了。经过严格筛选,“0”和“100”进入最后一轮决赛。“100”首先走上演讲台,它滔滔不绝地说:“我是最有价值的数字。因为学生无一不想把我捧回家,他们为了我勤奋学习。当他们拥有我时就会受到表扬……”“0”紧跟着上台,它理直气壮地说:“众所周知,骄傲使人落后。如果学生多次拿100分,就很容易骄傲起来的。而我,可以使人们痛定思痛,奋发学习……”“你错了!我也可以鼓励人们的。”“100”急切地反驳。“0”也大声说:“你没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吗?”“100…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第二次给五年级六班的学生上课。先读一段《荒唐国的故事》给学生听。读了两句,学生想笑,却没有笑出来。我明白了,笑着说:“好笑吗?想笑吗?为什么不笑?想笑就笑。”接下来,我每读一句,学生便放声大笑。后面的课学生没有了紧张,上得轻松愉快,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对学生充满了感激,因为是他们的配合让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当学生起立下课时,我对学生说:“今天,大家表现不错,我对大家表示感谢。”说完,深鞠一躬表示我的感谢,孩子们则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倡把孩子当作…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和家长接触中,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把孩子学习上出错的原因归为粗心大意。也听到不少教师对学生说:“你呀,就是粗心!”真的只是“粗心”吗?在它的背后,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为此,我留心观察学生做作业及考试时的表现,深入分析他们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找来学生,请他们重新解答并说出解题的思路。通过两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了“粗心”背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角度。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问题的设计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好奇与从众”时.我是这样设问的:你有“追星”的经历吗?你心目中的名星是谁?你是如何追星的?这一问。立刻就引起同学们浓厚兴趣,我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办公桌边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有一天,我的学生看见这幅字后吃惊地问:“老师,你不是总教育我们要清清楚楚地做事、明明白白地做人吗?你干吗又要‘糊涂’呢?你要是糊涂了,我们还能明白吗?”面对学生这一番连珠炮式的发问  相似文献   

13.
曾读到一则寓言:两个人各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了;另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没喝呢。前者透露了无奈和苦涩;而后者却满怀着希望。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不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吗?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中,做教师的就像第一个人通常只看到那“空的一半”。有些学生因为空的是“一大半”,就便成了教师训斥的对象。教师在批评这些学生时,因为情绪激动往往措辞严厉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结果学生自暴自弃。如果教师换个角度,像第二个人那样,盯住学生的“满的一半”,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最激动人心的大约就是“致富”这个字眼了。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段时间,中国产生了一批富人,他们致富的方法和途径各不相同,但他们真的富了,富得理所当然,富得光芒万丈,富得让每个中国人眼红心跳!于是,中国人个个摩拳擦掌,男女老少齐上阵,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致富!致富!!致富!!!那时侯,我的朋友和我认识的人,几乎个个都怀揣着致富信息。有钢材吗有化肥吗有汽车吗有大豆吗有玉米吗……???当时的情形是,哪怕我有任何一样似乎肯定发大财了。可惜,我什么也没有,只能望富兴叹。我不自私,我…  相似文献   

15.
经过开学一周的观察,我发现新接手的这个班有几名学生学习懒散,时间观念很差。一番策划后,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你们听过‘寒号鸟’的故事吗?”“听过,但您也说过,我们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些“小调皮”立刻识到了我的目的,轻轻一句话就把我击过去的“球”挡了回来。我一时语塞。的确,这话是开学第一天我送给全班学生的见面礼。看来,说这句话时我考虑得不仔细,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前脚刚送走这几位学生,几名小干部后脚就跟来了。他们说这件事包在他们身上,只是有个条件:本周内他们的一切行动,我只许支…  相似文献   

16.
张奎 《山东教育》2008,(6):16-16
下午第一节课刚上课,学生们就纷纷来告状,说小鑫和同位因为打架被叫到了德育处。果然,不一会儿,两个学生脸红脖子粗地带着打架的余火回到了教室。学生们一下子静了下来,等着我来“发落”这两个犯了错误的同学。我站在讲台上,沉思片刻,对他们说:“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你们愿意接受惩罚吗?”显然,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低着头怯生生地说:“愿意。”  相似文献   

17.
星期四,我吃完午饭,就往三楼办公室走。刚走到三楼的拐弯处,发现一个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是哪位同学?”我停住了脚步,仔细一瞧,原来是周亚同学。“周亚,找我吗?”我边问边迎了上去,他也发现了我,在原地不安地摆动着身子,支支吾吾好久也没说清楚一个字,脸上涨得通红,目光一直躲着我。“你一直在等我吗?有事你就说吧。”我拉起他的手,一起走进办公室,顺便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中,“先喝杯水吧。”这时的他脸上显得轻松多了,终于抬起了头,轻声地问:“老师,这学期的思想品德能给我优秀吗?”他是我班的特殊学生,每…  相似文献   

18.
易婧 《四川教育》2005,(10):46-46
上课了,我神秘地晃了晃手中的袋子:“想知道老师带来了什么吗?”“想!”我把手伸进袋子,学生的眼光紧紧盯着,教师里鸦雀无声。我掏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噫?”学生的眼中写满疑问。我又掏出了一个黄澄澄的广柑。“哇塞!”学生兴奋起来,有的还舔嘴咂舌,做出吞咽状。  相似文献   

19.
新学年伊始,学生们喜气洋洋,他们为学友重逢而高兴,为升入高一年级而高兴,为搬进了新教室而高兴……高兴之余,大家没忘记一件事———给奖状搬家。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们正兴高采烈地把旧奖状贴在崭新的墙壁上。“这些旧奖状,值得你们当宝贝吗?”我有意问他们。“这可是咱们班奋斗一年的结晶,来之不易呀!再说,外人看见这么多荣誉,准会对咱们刮目相看。”学生们振振有辞。我沉思了片刻,故意皱起眉头说:“算了,干脆把它们揭下来,当废纸卖掉吧。”话音一落,学生们都瞠目结舌,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悄声议论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下课了,我刚走出教室,就听到身后有人喊:“老师,等一等。”我回过头,只见几个同学拿着本子追了过来。“有问题吗?”“不是的,我们想请您给我们写几个字。”“写字?”我愣住了。“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听说您的字写得非常好,我们想请您给我们签个名。”几个同学用恳求的声音说。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学电视上的追星族,竟然把我当成明星了。“好。”我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我话音未落,“呼啦啦”从教室里又拥出一群手拿笔记本的学生,叫嚷着:“老师,给我签一个。”“给我也签一个。”……怎么办呢?我有点为难了,每人签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