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90后大学生为样本,分析并验证了创业能力和家庭收入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家庭收入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为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影响的正向调节变量;按性别和户口性质分组检验发现,创业能力仍与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但家庭收入的直接影响和正向调节效应仅对男生和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研究结论可为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自主创业引导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刘大志  赵志成 《科技风》2023,(36):143-145
本文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地方高校LDXY为例,探讨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返乡创业意愿的调研,并运用SPSS和AMO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关;社会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测试样本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理想、政府返乡创业政策有关;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高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扶助工作是有成效的;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说明家庭因素会影响学生的高校选择,从而促进高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基于320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5所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只有36%的学生有创业意愿;性别、创业教育、风险承担、自信心、人际交往、家庭支持、思想观念、创业氛围及创业鼓励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所在地、亲朋创业、基础设施及创业政策的影响不显著。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营造创业舆论氛围,增强文化认同引领,落实创业资源保障,优化创业政策环境等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双创"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但较少涉及个体的行为风格.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实证检验掌控、影响、稳健、谨慎、外向和内向型6种行为风格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掌控型和谨慎型行为风格无显著影响;影响型和外向型行为风格显著促进了创业意愿;稳健和内向型行为风格显著抑制了创业意愿.按性别分组发现:掌控型行为风格仅促进了男生的创业意愿;影响型行为风格仅促进了女生的创业意愿;稳健和内向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创业意愿的抑制作用更大;谨慎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女生的影响均不显著;外向型行为风格对男生创业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可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选择和创业教育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以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是由大学生创业触发机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大学生创业环境激励与保障机制构成,各激励要素协同发挥作用的系统。并从创业教育、创业能力、环境要素、创业意愿、创业行为5个变量入手,建立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是以创业教育、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环境支持为外在激励要素,创业能力、创业意愿为内在激励要素的协同激励机制;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作用不明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创业激励作用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模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了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结合研究结论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存在触发机制较为完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环境激励与保障机制存在不足的现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是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创新创业的重要储备人才。大学生创业意愿较高但缺少实际创业行为,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计划行为理论,以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为中介,深入研究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联机制以及行为产生条件。通过SPSS和AMOS对304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十分显著;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弥补了意愿转化为行为过程中缺失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承诺和创业机会识别做出创业行为,重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对创业行为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全国各高校对创业教育也愈加重视,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成为研究焦点。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以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为中介的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应用Amos23软件基于Bootstrap的Bias-Corrected与Percentile置信区间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创业自我效能在其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内部机制,为高校更好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提供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自主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无锡地区大学生意愿和动机,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意愿整体并不是很强,来自预期收入高这一创业动机较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主要受资金因素、创业方向、创业经验、学校教育、知识储备、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面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力度和鼓励程度,完善创业激励政策,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创业态度、创业动机、创业政策、创业资本和创业培训均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态度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创业资本、创业培训、创业动机,创业政策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意愿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解大学生创业态度、意愿和能力,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途径。本文借助SWOT模型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就业意愿的S-O发展战略,W-O约束战略,S-T多元战略以及S-W紧缩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成为创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以九江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城乡两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业意愿间的关系.结果 发现,城市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高于农村籍大学生,并且在创造力的4个维度即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的得分也更高;与之相反,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创造力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但城乡背景调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创造力对城市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表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增强其创业意愿,但是这种作用存在着城乡分化机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提升大学生创业水平。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剖析各类因素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机制和路径,以期为大学生创业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研究返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人特质两个层面入手,探究了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规范、资源拼凑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影响创业意愿.结果发现:①强创业意愿驱动分为3条路径,即顺"势"而为型、谋事在人型和如鱼得水型.其中,第一条路径指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高创业自我效能感与低资源拼凑能力的联动匹配;第二条路径指良好的创业教育培训、高创业自我效能感、高资源拼凑能力联动匹配;第三条路径指良好的社会规范、高创业自我效能感、高资源拼凑能力联动匹配;②与顺"势"而为型和如鱼得水型相比,谋事在人型是一条更为高效的影响路径;③非强创业意愿驱动机制有3条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应不断增长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角度出发,研究《网络营销》教学模式改革,界定了大学生创业能力体系的构成和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了《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各环节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引导+学生决策"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现实要求,并充分体现了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所表现出的毕业即创业意愿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明显、社会责任感淡薄、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创业是推动我国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活动。提高可持续创业意愿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创业活动的活力。基于创业机会开发两阶段模型,提出了可持续创业意愿形成的两阶段模型,认为可持续创业意愿的形成包含注意阶段和评估阶段。在注意阶段,个体的社会/环境问题知识会影响可持续创业机会识别,并且亲社会动机对该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在评估阶段,可持续创业机会识别对可持续创业意愿有积极影响,亲社会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高校创业支持感知和政府创业支持感知对这一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以福建和湖南两地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3个时间点进行了3轮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对社会/环境问题更了解的大学生更有可能发现可持续创业机会,且那些亲社会动机更强、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更有信心、感知到更多创业支持的大学生更有意愿创办可持续创业企业。研究从机会形成的两阶段视角探讨了可持续创业意愿的形成机理,揭示了社会/环境问题知识对可持续创业意愿的复杂作用机理,为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和推进可持续创业的政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洪  毛雨  白璇  曾峥 《软科学》2009,23(9):69-74
从创业教育内容的视角,基于前人构建的模型,构建新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特质(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人格)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显著,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也很显著。由此建议创业教育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人格特质;或者甄别出具有前瞻性人格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愈加受到重视。为探究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文章通过对天津市10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回收了506份调查问卷。从个人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资金、返乡创业政策、返乡创业项目和返乡创业环境。之后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返乡创业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6)
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考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新工科教育的一重大目标。本文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对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和目标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为高等院校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