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为古文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出了“不平则鸣”等重要文学理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理论在其音乐、诗歌中的具体体现,说明韩愈不仅是一位具有音乐修养之人,而且其一生的坎坷遭遇并没有使他颓废,反而在音乐、诗歌的世界中找寻到了内心的净土和为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韩愈、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与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们的多篇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经常提及"古文"和"古道",如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17,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艺术史上,苏轼主要是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而不是专门的理论批评家。但是苏轼作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以后中国十一世纪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作为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卓越的古文大师,他的理论文字,特别是以“辞达意”说为重要内容的创作理论,不仅是当时古文运动的重要理论文献,也是古文运动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理论标本。今天对于我们探讨苏轼的文学活动及创作实践,揭示作家创作的一般过程,进而对于研究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的发展实际,无疑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  相似文献   

5.
杜诗在唐代达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继承了前代很多的优秀传统,并具有很多新的特征。因此,尽管诗人生前曾经自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南征》),但当他死后几十年内,他的作品便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中唐的三个大作家元稹、白居易和韩愈都异口同声地称赞他。元稹作《唐故检校工部侍郎墓系铭》甚至说: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眼中,珍珠总是熠熠发光的,而泥土不倥默默无闻,而且显得低下。但是有个诗人说,“如果把自己当作珍珠,就常常会有被埋没的痛苦“,他希望把自己都“当作泥土吧,让人们从上面踩出一条路。”简单的诗句中击口蕴涯着深刘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7.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空前繁荣的时期 ,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诗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便是其中的四位。他们四位被称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 ,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相似文献   

8.
关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历来的解释框架有“不平则鸣”说远绍孔子“诗可以怨”的说法;又有“不平则鸣”说“与庄学中的‘自然’观有内在联系”的说法;而大多数的论者则认为它是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的延续。其实,以上说法都尚未涉及一个重要的认知视野,即韩愈因何种因素而感到“不平”。本文在考察韩愈文本之后得出结论:韩愈“不平”之标准就是儒家之“道”,即为“道”之不行而鸣不平。这就决定了韩愈“不平则鸣”说属于文学工具论(“载道”说)的范畴,并非是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苏轼诗琐谈     
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他以豪迈奔放的词风誉满文坛,但他把写诗当作日常功课,多方向前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等大家学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诗占有将近一半的份量,比之散文和词,苏轼诗的题材更广阔,风格也更多样.  相似文献   

10.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录唐代一百九十六位诗人的名篇佳作一千一百零五篇。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重要诗人的诗篇有较大比重,而且逐篇就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朱子理学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和诗人。本文将朱熹的一些诗歌和诗论放在宋代诗史发展的大背景里,并结合朱熹理学思想的一些特点,进行简要评述.以阐明朱熹诗歌无论是在构思技巧上、表达手法上、内容意境上,都是成就非凡的,而且是集宋代理学诗之大成。作为理学诗派的代表呈现在宋诗发展史上,为宋诗发展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也为理学家阐发义理道德开拓了一块新阵地。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公文发展史上,韩愈是一位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文章高手。本文通过以《韩愈集》中“状”类公文为例进行论述,分析其内容、模式与特点,由此彰显韩愈对公文的贡献,揭示韩愈在中国公文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愈不仅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而且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有影响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气势壮阔,笔力雄健,纠正了大历以来颓弱平庸的诗风,在中唐诗坛上开辟了新的局面,扩大了诗的领域,为诗歌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但是,韩愈在诗中过分的避熟求生,追求险怪,以文为诗的不良风气,给予了中唐诗人如孟郊、贾岛、卢仝、马异等辈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延及北宋,成为宋人诗歌散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并非屈原、司马迁“发愤”说(缘情)的延续,而是一个工具主义文学理论(载道)的口号。其“不平”的标准是“道”之不行。不同的社会角色,其“鸣”的内涵不同。韩愈的“不平”之鸣,是由其“臣”的地位决定的,既不背于儒家教化,又时有感激、怨怼之辞。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既是儒家,又是法家。汉魏之际的杰出诗人曹操不但是法家,而且是儒家。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以屈原和曹操为例证来说明:儒和法的结合促进了中国诗歌的繁荣。在这一章里,我们还将以“儒法结合推动诗史发展”这一历史现象来说明:儒家和非儒家在诗史上的结合常常是以儒家为主体,以儒家的多元性为前提的。一、儒家的三仁四圣与屈子的选择儒家所颂扬的仁人、圣人都有多种类型,留给人以选择的余地。孔子表彰过三位仁人。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因此,《孔雀东南飞》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可是各套教材对诗句“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故”字的解释却是不尽相同、奠衷一是。这不仅有损于教材的权威,而且不便于师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课文对韩愈《师说》有这样一段注释: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故世称韩昌黎。”很多学生都弄不明白,既然韩愈是河南人,怎么又郡望昌黎,成了河北人了。什么叫郡望呢?郡望又称郡姓,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门阀制度的产物。“望”就是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意新语工”的提出。自然也是与北宋的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结果。宋诗的发展困境、文人唱和的需要以及韩愈的典范作用都是其外在的文化背景,而儒家言可尽意的乐观主义和禅宗否定权威的精神则是其内在的驱动力,“意新语工”所反映出的传统审美理想、蕴涵的时代精神、彰显的文人心态,无不照应着时代、昭示着宋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庄子所谓美是对“道”的观照,庄子不仅把“道”当作最高的知识,而且把它当作最高的生存方式,即艺术的审美的生存方式。那么,庄子为会么要建立此种审美的人生,它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如果说“道”有价值,那就只能有这样的价值:全生远祸与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20.
论韩愈诗文创作中“宗经”与“自嬉”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韩愈诗文创作中“宗经”与“自嬉”的矛盾杨晓蔼元和年间,韩愈答诗张彻,描绘自己当时的创作,慨叹“搜奇日有富,嗜善心无宁”①。把“奇”与“善”对举,感到自己搜奇的清趣与嗜善的愿望不能和谐一致,内心困扰不安。结合韩愈的道统说、性情论考察,他是以儒家道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