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鲍某是一名乡镇干部,其妻是一名教师,夫妻二人均在郧县一边远乡镇工作。今年6月,他们花掉平生积蓄又借贷4万多元在郧县城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供两个孩子在县城某小学读书。为了照顾孩子衣食住行,他们又把父母接到城里。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所,一提到这三个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又唱又跳,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此时所有的烦恼全抛到了九霄云外。但快乐之余,我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不但温馨的环境里,更重要的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因为只有安全,我们才能谈得上教育,才能谈得上孩子的健康成长。“安全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黄飞 《广西教育》2010,(35):36-37
谈到"90后"的学生,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中学工作的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为数不少的农村"留守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的教育氛围,以及由此影响到他们人格发展和性格特点的问题。换句话说,时下农村留守孩子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教育对策,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又一个着力点,成为落实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对此有足够地重视,才能保证这部分特殊的“90后”孩子有健康成长的精神空间。  相似文献   

4.
湖北郧县职教中心八年培养两万“三后”技术农民去年9月开学,郧县职教中。G又有300名“三后”毕业生进入该校学习。至此,该校8年共向社会培养“三后”技术农民达两万多人。郧县是一个山区穷县,郧县职教中,:始终围绕“三后”培训为该县脱贫致富大做文章。自19...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着那样一群孩子--他们拥有先进的设备,却没有精良的师资;他们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却缺乏对新鲜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他们肯踏踏实实埋头苦学,却恼于没有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老师,这群孩子的学习现状令我担忧,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当下农村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现在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也越来越多,造成在家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一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他们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平时的行为习惯,甚至于家庭教育,都比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要差的多。  相似文献   

8.
郧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工作县,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教育而言,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教学水平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9日,湖北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暨小学空中英语教学应用现场会在郧县召开。随后,新疆、广西等省内外五十多个教育考察团先后到郧县考察学习。吸引外地前来学习的是郧县出色的远程教育工作,而广西一位教育局长却说,以远程教育为切入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才是他们到郧县要取的“真经”。  相似文献   

10.
近日,郧县212名教师走进考场,参加了该县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选拔考试。 为培养一支德才兼备,能够担当教育改革发展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郧县教育局决定从全县教师队伍中公开选拔150名教育后备干部。本次选拔的后备干部将进入该县教育干部人才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谋求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这一批打工族长年累月地进城做工,他们的后代又不可能随之进城,只好留在家里,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这部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和监督,往往在行为上出现许多偏差,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惹是生非,走上违法之路。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最近对农村“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状况作了一次调查,获得下列数据:三组数据农村“留守孩子”在少年儿童中占的比例是:某所村小四、五、六三个班级,共有学生108名,有73…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中学从教十余年,深感农村留守孩子教育和成长之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外出务工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途径之一。但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一留守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他们各方面还不成熟,又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孩子的生存成长状态令人担陇,教育问题更令人难安。  相似文献   

13.
人们总是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像培育花朵一样来养育孩子,但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里缺少阳光、雨露,伴随他们的只有孤独与寂寞,他们就是“留守儿童”。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样一群远离城市,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孩子似乎与自己不相干,但是当我们真正把目光投向他们的时候,谁又能真的置身事外?现在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按照年龄划分大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和初中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大多数家长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好好读书,将来离开农村,到大城市乃至国外发展,这是孩子们学习奋斗的目标。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就会影响孩子产生家乡落后,我们要远离它的想法。虽然农村的孩子长大后有的离开了家乡,但他们的根还在家乡。如果一个人不热爱生他、养他的家乡,长大后又怎么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学校里,辅导员是距离队员最近、对他们影响最直接的人。因此,根据农村少先队员的思想实际,及时、科学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他们爱家乡的情感,引导他们树立建设家乡的目标,是农村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孩子:拒绝卡通正阳县汝南埠乡洪山小学李学升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也许比某些教育专家更了解农村的孩子。他们是田野里散发着清香的泥土,不饰雕琢,纯真自然,喜欢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喜欢平和恬静、朴素温馨的清风明月般的日子,不管季节如何变幻,...  相似文献   

16.
“微”教育     
高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一方面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独特性,一方面又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他们既满足孩子的需求,又挑战他们的能力。这导致一种适应性——在焦虑的时候,父母清晰的规则会减轻他们的混乱感,而无聊的时候,他们可以寻求变化。 ——匈牙利裔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创造力产生于焦虑与无聊之间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第二代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他们的教育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而且是反复不断地进行的。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教育者,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父母及亲属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现在的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  相似文献   

18.
顾洪 《早期教育》2001,(21):31-31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游戏区域也从泥土地逐渐向水泥地过渡,直接与田野接触少了。孩子其实是非常向往农村绿色的田野、流淌的小溪、走动的家畜的,教师应该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教育作用。春天,万物生长,带领孩子们参与父母的种植劳动,教孩子怎样去种植和培育这些植物,让孩子有意识地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严丽荣 《师道》2008,(4):6-6
有报刊报道,武汉市某小学的几位学生家长向媒体投诉:他们的孩子因为班上有同学没交或没写英语作业,被老师留校并一起罚抄英语书。今年1月又有媒体报道,兰州市某中学鉴于4名初中学生逃课,学校开会决定:逃课学生的家长必须写出保证书,保证陪学生一起上课下课,否则就不让孩子上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郧阳”之名出现距今不足600年,它未曾作过市名;“郧县”并不年轻,其名问世早于“郧阳”200年;“郧县”得名“郧关”,“郧阳”之名由“郧乡”、“郧县”而来;“郧”字并不很生僻,将郧县更名“郧阳县”既有历史意义,亦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