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纯洁语言是不存在的。因为语言的使用者,人本身是多元的,使用语言的心态也是多元的;语言符号的形成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种社会习惯,习非成是的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语言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使之难以保持一成不变的纯洁;语言各种语体的存在也决定了语言不能纯净划一。因此,我们的语言规范工作不能再坚持纯洁语言的观点,而应该顺应语言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使语言规范化工作更贴近语言实际。  相似文献   

2.
“为祖国语言的纯洁而斗争”,这是中国的语文工作者长期以来所坚持着的。这个口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是不科学的,不利于语言规范化工作和语言研究工作。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语言纯洁性概念,这样做同样是有害的。正确对待语言的纯洁问题,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教科书必须注意语言规范●周明学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就发表了一篇社论,号召大家“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①40多年来,我国的语言规范化工作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令人痛心的是...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不纯洁的,语言规范化需要科学的规范观,前瞻跟踪观是衡量语言规范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文中严肃指出:"社会上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大陆的语言运用又是怎样呢?1992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请示》报告中指出:“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意识比较淡薄,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混乱现象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
略论语言的纯洁性和语言的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语言的纯洁而奋斗的口号,是不妥当的。其实,语言的纯洁状态从来就是不存在的。语言的生命在于作为交际而为社会服务,语言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要保持它的纯洁状态。语言的不纯洁,乃是语言的发展所需要的。那些有生命力的语言往往正是不那么纯洁的。对于语言文字运用,重要的并不是语言的纯洁,而是话语的真实、得体、可接受,富有表现力。言语污染是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的大问题。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同语言的规范有关系的。但是,言语污染同语言的规范并不是同一回事情。我们并不反对语言的纯洁,但是不希望用语言的纯洁的口号来束缚语言的发展和束缚语言运用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规范管议郑殿仁国家一向重视汉语规范化工作,早在1951年,《人民日报》就发表了《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接着在1955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同时中央提出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三大...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学家,他认为思想全都依傍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定型,语言和思想是“二而一”的;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绝对不能视为小节,谁都应该花气力认真学好;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化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及各行各业乃至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行都直接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实践。叶圣陶对语言的本质、功用和汉语规范化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为推进我国语言的纯洁、健康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语言规范化标准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浅表层面,这早已对教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不利的影响,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语言规范化的标准应体现教师行业语言的突出特点和教学工作对它的基本要求。其内容指标按程度可分为初、中、高级三个档次。这三个档次从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对教学语言的规范化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为真正优化教学语言的质量提出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语言规范化教育不容忽视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宪萍语言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使这一交际工具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普及普通话即是语言规范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其推广普通话的成果,师范毕业生使用...  相似文献   

11.
教材审查是纯洁祖国语言的重要环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评价研究室江明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美好的语言之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国家对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问题一直十分重视。早在建国初期的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正确地...  相似文献   

12.
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继续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语文》2001,(7):4-4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社论,题目是,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语文界习惯上把它称作“六&;#183;六社论”)。这篇社论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修改后批准发表的。它的发表宣告新中国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全面展开。在社论发表的同一天,《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社论和《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在全社会掀起了重视汉语运用规范和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这篇社论曾经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在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语言规范化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农村学校是语言规范化工作的主阵地和薄弱环节。由于受多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一些农村学校在语言规范化中存在语音不准、语句不通、专业术语不规范等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语言规范化的关键。提高语言规范化的实效性,可从积极营造语言规范化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学校语言规范化程度、加大语言规范化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期,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要求语言规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上语言污染的情况已十分严重,令人忧虑。本文运用大量的例证对语言污染的表现和成因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地治理语言污染、促进汉语规范化、努力做好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等问题谈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仅仅做到形体美、动作美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语言美。因为教师传授知识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没有规范的语言,就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做到语言美,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一、语言要纯洁语言的纯洁与否,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语言纯洁,措辞得体,能给人以愉悦、高雅的感受,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思想道德的水平。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要做到语言美,就必须纯洁自己的语言,也就是说,教师所用的语言必须健康、  相似文献   

17.
李雪青 《双语学习》2007,(11M):28-28
教师的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一项基本条件,因此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必须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列举出历史上各个时期人们为规范语言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一定成效,论证了语言规范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语言变异现象及其内涵和生成因素,阐述了语言变异的积极作用,最终得出结论:在开展语言规范化工作时,要顺应语言发展的规律,接受语言变异中的积极成分.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字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普通话推广工作,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本从普通话推广工作方针的调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形式等方面论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语言规范化工作产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九月二十五日上午,省语言学会第四届年会在淮南市开幕。这次年会,除了省语言学会会员八十余人到会之外,还特邀了全国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廖旭东、侯宝林等。这是一次学术研讨会,也是一次促进汉语言规范化的会议。淮南市委书记王乐平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对到会的专家、学者和会员,表示热烈欢迎。省教委陆庭植主任,就汉语规范化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认为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语言文字是不是规范化,反映了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文化水平。陆主任引用毛主席关于语言规范化问题的讲话,引用万里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