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魏晋特殊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卓立于中国历史长河的魏晋风流。“言为心声”,《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对话便直露了魏晋士人的心声,彰显了魏晋风流,  相似文献   

2.
时代之梦     
[点评]文章材料丰富,信手拈来,写出了魏晋时代的特点和魏晋名士的风流,很有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3.
越中是唐诗之路的心脏地带,自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和文士雅客多隐居于此,中国的山水文学和山水诗就诞生在越中。大唐时代文士雅客纷至沓来,使昔日魏晋风流得以再现,其结果即是形成了今人所称的唐诗之路。从唐人诗文所载来看,他们大多是步魏晋人士的足迹来此访胜探幽的。可以说,魏晋风流在越中的活动是唐诗之路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与魏晋风流相比较,陶渊明在为人行事、饮酒等方面体现出一种节制和适度,这是一种与魏晋风流不同的人生风流。陶渊明的思想少有魏晋玄学的影响,而多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独特言行是个性率真的自然流露,不同于魏晋风流人物刻意追求的风流,没有魏晋风流的传播力,却有一种把生活艺术化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5.
杨晓霭 《家教指南》2001,(4):152-155
人物品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现象,魏晋时代成为一种审美活动,而对仪容的欣赏几近登峰造极。唐人承魏晋风流,也非常注意评价人物,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取敦煌歌辞所展示的女子情感世界的一个侧面,揭示了唐朝品藻人物的主要特点:看重英雄气度,倾慕侠士风流,追求俊美容貌。  相似文献   

6.
东坡词与魏晋风流关系至为密切。东坡词写到的魏晋人物,以陶渊明最为引人注目,另外还有孔融、刘伶、谢安、王羲之、谢灵运等等。东坡词用魏晋典故极为广泛,究其意蕴,既包含陶渊明归隐的思想,也饱含多情的风流,以及旷达的豪情。魏晋风流成为东坡词独特艺术韵味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来源之一。苏轼之所以成为完成词的比较充分的“士大夫化”的第一人,与他对魏晋风流的自然汲纳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黄凤玲 《双语学习》2007,(4M):103-104,106
《世说新语》记录魏晋士人任情风流,自是世人皆晓,而本文试图从中找寻一新角度,以透视中国女性于魏晋时家庭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魏晋风度"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转型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士风流,是魏晋玄学熏染下形成的独特人文风貌.然而,"魏晋风度"毕竟脱胎于腐败、动荡、堕落的社会,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思想与行为的矛盾,在张扬个性背后衍生出的浮华世风以及清谈误国等现实困惑,导致了时人对其批判和否定的言论不绝于耳.思想界对玄学的改造就是对现实批判的反弹和回应,其结果实际上也折射出了魏晋风度消极的一面.文章立足历史进行反思,亟待对全面认识"魏晋风度"起到一定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提到唐代,会使人想起盛唐气象;说到魏晋这个艺术的时代,不能不提及的是特色鲜明的魏晋风流。魏晋风流,或者又可以称为魏晋风度,是对魏晋士人的精神特质和言行风范的概括。《世说新语》以记载魏晋士人的言行逸事为主,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表现了魏晋风流。《世说新语》分类记事,篇幅短小,由南朝刘义庆编撰,是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和影响最大的一部。虽然叙事简单,…  相似文献   

10.
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以魏晋名士的形象来描写东邪黄药师这个人物.这类人生在乱世,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往往狂放不羁,甘愿隐匿于山林.他们追求的是外表风流,摆脱世俗束缚,以达到内在的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11.
作为表现魏晋生活的样态专书,《世说新语》以其玄远冷峻、高简瑰奇的笔法,精致凝练、生动隽永的语言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魏晋风流。士人们或以纵情山水,或以缠绵酒樽,或以沉迷清谈为外在表现形式,以超然脱俗的魏晋风神为内核,共同构筑起一个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极富于智慧、极浓于深情的时代。本文通过对《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生活事件的描写进行归类,总结出魏晋名流在气质、情感、行为上的相通之处,进而探析《世说新语》中魏晋风流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啸竹     
啸竹始于魏晋竹林七贤,王徽之时达到高潮,唐宋还有发展。啸竹不仅在竹林场域中创造特殊的音乐享受,也在竹我的相对中将竹脱俗的气质、高洁的品性化作魏晋风流。啸竹在世界化中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是人的大觉醒、大解放的时期。魏晋士人作为魏晋风度的载体,他们追求任情自适的生活方式,崇尚清谈、辨析玄理的生活习尚,以及人物品评的价值观念影响了该时期的世俗行为。《世说新语》作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揭示了魏晋时代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4.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15.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16.
阮籍在魏晋时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哲学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他那鲜明的魏晋风流品格和特立独行的品行,给人们留下了别样的风采.阮籍的美学思想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一般着眼于他的 《乐论》、《大人先生传》、《清思赋》等作品所反映的音乐美学思想,却鲜有人谈到他的生命美学.在此,根据阮籍"哭邻家女"这一本事,从生命美学的视角,以窥阮籍特有的生命美学之意识.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魏晋,也包括了三国南北两朝,明清,则指代明朝开国至清朝初期。其中包含了历史上两个有名的战乱时期,同时也是思想文化艺术上的两大活跃期,在这一时期,名士佳人鱼贯而出,文学流派各领风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归结为“魏晋风流”,而对于明末清初,我在此称其为“明清癫狂”。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记录魏晋士人任情风流,自是世人皆晓,而本文试图从中找寻一新角度,以透视中国女性于魏晋时家庭角色和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共36门,记录了东汉末年到刘宋初年士人的玄言清谈以及趣闻轶事,虽是魏晋时期文言志人小说,但融入大量口语,反映了六朝时期的语言面貌。在《世说》编纂的时代,政权走马灯似的更迭,社会动荡,人的自我生命意识觉醒。刘义庆编纂这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魏晋文人的诗酒风度、北宋初期文人的享乐意识,以及元代文人的浪子风流,都引起了当时文学风貌的变异。元初因统治者轻文重武,停开科举,以至于形成“儒人今世不如人”的局面。精神支柱的倒塌、生存环境的不安定、被政治抛弃后的失重和道德评判标准的失衡,引起了当时文人们思想的躁动,这种思想的躁动应该是元代散曲“蒜酪”“蛤蜊”风味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